jeasonsam wrote:中國 用供給端 算gdp...(恕刪)問AI的,給你參考一下:
🌍 GDP(國內生產毛額)是如何計算的?讓我們用清楚的方式拆解:
GDP 是衡量一國在特定時間內生產的所有最終商品與服務的市場價值。各國在計算時大多遵循聯合國制定的《國民帳戶體系》(SNA,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使用以下三種主要方法:
📐 1. 生產法(Production Approach)
又稱“產值法”,以各行各業的產值減去中間投入(例如原料成本):
- 公式: GDP = 各產業總產值 − 中間投入
- 優點: 可看出哪些產業貢獻最大,例如製造業 vs. 服務業
- 常用於: 行業分析和比較
🧾 2. 支出法(Expenditure Approach)
最常見的方法,從消費者、企業、政府的支出角度衡量:
- 公式: GDP = C + I + G + (X − M)
- C = 消費(Consumer Spending)
- I = 投資(Investment)
- G = 政府支出(Government Spending)
- X = 出口
- M = 進口
- 特色: 能從消費、貿易等角度觀察景氣
💰 3. 所得法(Income Approach)
將所有生產活動創造出的報酬加總,像薪資、利潤、租金等:
- 公式: GDP = 薪資 + 利潤 + 地租 + 稅收 − 補貼
- 常用於: 分析所得結構與分配
🌐 補充說明:
- 各國統計單位會綜合以上三種方法交叉核對,確保數據合理。
- 有些國家還會公布 名目GDP 和 實質GDP(經通膨調整)。
—
如果你想了解台灣是偏向哪種方法,或想分析哪個產業貢獻最多,也可以深入探討!要不要看看台灣的近年GDP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