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rd004 wrote:
本人就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三明治族
我跟我老婆的爸媽也沒幫我們做過教育基金的規劃
從大學開始學貸、生活費什麼的都是自己來
體會過沒保險跟沒提前規劃的困擾
想給小孩一個不一樣的未來
目前雖然是雙薪家庭
但也只是一般上班族
年收入加總勉強破百
除了存放銀行跟一些小額股票投資之外
想額外幫小孩存個教育基金
除此之外也想留點預算規劃一些保障
怕哪天突然走了沒能留下甚麼照顧他們
研究一下後對投資型保險有點心動
因為知道用投資型保險提高壽險保障是最划算的
而且每個月定期定額幫小孩子存基金
長期下來應該也相對安全
不知道各位高手能否幫忙檢視
這樣的理解是否正確
是否有甚麼陷阱
以及是否有推薦手續費較低的險呢 ?
投資 就是 投資!
保險 就是 保險!不要混在一起做撒尿牛丸
你要平穩的投資,就買高股息ETF、市值型ETF(自己比較一下)
任何產品只要加上「保險」兩字...尤其是「投資型 保單」
第一年的繳費,大多被業務員收走(他的獎金來源),接下來兩三年也被收走很多 %
買基金、買ETF,不想被銀行收取高額手續費
請找政府、金管會辦的「基富通」
講完了,剩下的就交給「時間」慢慢發酵

用孩子紅包存錢投資(建議0050),留夠自身退休金照顧好自己身體,不成爲孩子負擔即可。給孩子太多,孩子無法獨立,易成為啃老族
Ps.之前有親耳聽過人撒嬌和父母要汽車和出國留學的,人有出國,但奧迪當下是被拒絕了,後續不知
投資:
建議保險歸保險,投資歸投資
留夠6-24月緊急備用金,有閒錢再投資,不借貸很重要,才不會出現大跌時必須強迫出場而慘賠
個人有小額買過黃金存摺、美金、基金、股票、投資保單->投資保單最不建議
當年和朋友都有買
朋友年繳遇到基金大跌
解約出場損失淨值和大筆解約金
我月繳有分批入場也有滿期
但十多年也只小賺幾萬
大部分獲利都被保費和手續費吃光了
滿浪費時間的,還把你的資金卡死
之前買基金大跌從-40%放到最高120%最近90%出場(有接刀子攤平,十幾年才出場,建議不要學人接刀><)
標的其實和投資保單一樣,但成績差很多,投資保單基金賺錢無法出場,只能轉換,買基金放著不出場沒事,投資保單買基金放著會一直扣保費
買基金請用外幣,別用台幣帳戶,便宜時買夠外幣,才不用再考慮是否賺了淨值賠了匯率,出場時間又拉長(本人台幣購買基金就遇到此困擾)
投資建議買股票(0050)優於買基金,手續費較低
保險:
1.不要終身險,請選定期險
除了終身小額壽險可買最低額度10-20萬當主約,讓你掛其他重要的定期險附約避免附約中斷
2.不要期滿領回
羊毛出在羊身上,你要保障(理賠)還想領回保費(不出錢),那就是高保費低保障,你借保險公司很多錢,資金卡死,保險公司給你少少的保障,數十年後再還你貶值後的錢
3.不要一次繳清
繳完錢大概率公司和業務愛理不理,而且通膨問題,貨幣會貶值,現在的1000比10年20年後的1000值錢多了,為何要先繳?
一但有了上面3不選項,同樣保障的保費可能就會跳4倍到20倍不等;同樣預算的保障(理賠)可能剩1/5~1/10
除非有鉅額遺產要轉移,有錢人的世界不懂所以不在討論範圍
4.優先保大人,預算真的真的很充足再考慮小孩:經濟支柱>主要勞動力>小孩
大人出事家庭經濟狀況劣化,還會斷保,同狀況小孩出事主要是傷心
壽險:
小額終身壽險10-20萬當補貼喪葬費,再輔以短中長定期壽險500-1000萬,一年期意外險500-1000萬,隨小朋友長大,額度也自動降低了(短期、中期、長期壽險陸續到期,孩子長大時父母剩終身壽險),不要賭親友和孩子的品格
操作如下:
實際金額和年期請依需求自行配置
。終身壽險10-20萬:
超貴買最低即可,當主約用讓重要CP值高的定期附約不斷保,補貼孩子喪葬費
。一年期壽險300-500萬:
年輕時最便宜,額度又彈性,年老保費若變貴可考慮停保,不一定保證續保,可能遇到停售,請看清合約,到不同保險公司找
。10年期壽險200萬
。20年期壽險200萬
。30年期壽100萬:
孩子大學或大學畢業應該就沒有壽險需求了,但如果預計有2-3個孩子,需以最小的來抓年期
意外險:
可考慮拆成2-3張,人生可能不只出一次意外,但理賠過該保單可能會結束不再保障
1張賠死傷殘->基本額度即可,注意保證續保
1張賠死殘->不賠傷是為了降低保費拉高保障額度
保險只是用來轉移風險,不是用來賺錢,注意不要造成家庭經濟負擔,年輕時不破財可存錢即可,不用一步買到位,因年老通常很貴,賠的錢沒比保費高很多倍,反而會造成經濟壓力,可以考慮停保,把錢留著養老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