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資產客群:本調查報告之高資產客群於此定義為可投資資產超過新臺幣三千萬元以上之客群。本研究中若未特別註記幣別
之資產或投資金額,皆以新臺幣進行計價。
前述可投資資產為個人投資性財富(具備較好次級市場,有一定流動性的資產),包含個人的金融資產和投資性不動產。
(1) 金融資產:包含現金、存款、股票(上市櫃公司流通和非流通股票)、債券、基金、保險、透過國內金融機構進行的境
外投資、信託、黃金、創投基金等;不包含自住不動產、非上市櫃公司股權及耐用消費品等資產。
(2) 投資性不動產:指為賺取租金或資本增值或兩者兼具之目的而持有之不動產,需扣除掉負債 / 貸款餘額後,計算該資產
之淨值
仔細看一下什麼是該報告中的高資產客群?
自住房貸出三千萬現金,你也是高資產客群了,因為自住房的貸款完全不在定義中。
只有投資性不動產才扣除貸款額。
早期留下來的精華店面或透天,賣掉都是3000萬到上億起跳,
這些40年前的房子可能也才300~500萬,
一棟房子,光是時間帶來的增值,就能讓一個家庭瞬間擁有三千萬以上的資產。
安排最基礎安全的投資佈局,追求5%就好,
一年利息就是150萬,本金可能會高高低低,但那150萬是躺著進來的,
上一代爺爺有眼光懂買精華地段,你們家族就會成為有錢人之一。
「早期買對資產」和「長期持有」,遠超過努力工作幾十年的存錢。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因為自住房的貸款完全不在定義中
你確定?我懷疑所以找了一下
,本報告對高資產客
群訂立以下條件:
1. 資產規模需扣除自住房地產的價值,扣除後的資產規模
為其隨時可以用來進行投資行為之資產;
2. 扣除金融負債的部分,避免高估高資產客群的資產規模;
3. 資產規模達到新臺幣 3,000 萬以上即為高資產客群;
4. 依據通膨調整 2024 至 2025 年的數據,將高資產客
群的個人資產的標準定為新臺幣 3,300 萬元以上(以
2017 年新臺幣 3,000 萬為計算基準,透過消費者物價
指數 (CPI6 )計算公式,得出其貨幣價值相當於 2024
年 3,300 萬元)。
將國富統計中之總資產(扣除金融負債的
部分)中的房地產總值,結合家庭收支研
究報告和內政部不動產資訊揭露的住宅資
訊,估算自住房地產的總值,並將其從總
資產中扣除;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