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中國光刻機是不是又有新的進展!

突破?是!
從也是這產業的技術人員來說,
這突破是有點驚人,更應該說是背後的意義!換句話說,幾年後他真正的EUV很可能會做得出來且緊張的是ASML!
因他是用相同於EUV的概念去做DUV(為何這很驚人?)

實際大陸早已能做出可量產的DUV,ARF/KRF,但限於專利,做拿去賣或量產都會被告且重罰,所以他量產機只停在365nm.
(之前在大陸就已經聽上海微提有做出且能測試,只是不能賣)
傳統DUV包含更往前光源做法全都是汞燈為源,靠鍍膜濾鏡把其他頻譜光擋掉而只有特定光能穿越(所以關鍵跟專利都在鍍層材料-材料要分析出成分其實很容易,只會在鍍層厚度均勻性..上技術差異,就像大立光跟其他的差異),

而他會這樣做純因汞燈+濾鏡已確認193後下不去(因ASML 改EUV做法),就轉激發式光源!

所以他開始用相同模式去測試其他氣體激發繞過鍍層專利!

剩下就是聽到的能量,其他還有光源能量輸出穩定性與過熱問題,但那塊改法ASML走過且大陸有靠當初台積過去那位拿到一台EUV,要仿造提能量與散熱就不會難. 但開始找其他光源激發,甚至是開始找混合氣體激發(雖理論上這做法能量輸出穩定性較易有問題)!

但已開始做相同做法且初步模式=整個*架構*算成功,代表已經有設備能測試那塊,剩下就是將來真正的氣體用何?與誰先找出EUV下一代的氣體並申請專利,畢竟EUV再往下,一樣會是相同模式,但需再改其他氣體.

已有人做出=有模式能套用(能量提高,散熱..),反推測他的真正目的根本不在做出可量產的DUV(因DUV能直接買),實際應是在找各特定頻譜激發源,與EUV更下一代的氣體激發源!

至於3nm的理論說法,只是在指精度誤差極限與實驗室最低,但實際量產應不行!

如華為中芯的7nm就4重,台積在沒EUV前也是用多重,因193+浸潤單次最小只能20出nm,再往下全都是多重,每多一次可當能縮1/2而產能也至少砍半!越多除誤差良率風險越大,曝光機與配套產能也等比下降,生產週期也越長,那一段成本也等比增加,尚不提晶圓廠空間有限!

So...重點完全不在DUV而是已做出那種架構的設備雛形!
跳過光刻機



在復旦大學集成晶元與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的凈化間里,穿著實驗服的科研人員正在向記者演示手中的晶元。

二十幾塊金黃色的晶元整齊地排列在透明的托盤上,看起來平平無奇,但其中卻隱藏著大玄機。 每個晶元中都集成了5900個基於二維半導體材料的晶體管,這也是目前國際上二維邏輯功能最大規模的驗證紀錄,此前的記錄是115個晶體管,一舉提升了51倍。

復旦大學教授周鵬、研究員包文中聯合團隊突破了二維半導體電子學集成度瓶頸,完成了從材料到架構再到流片的全鏈條自主研發,成功研製出全球首款基於二維半導體材料的32位RISC-V架構微處理器。 團隊將之命名為“無極(WUJI)”,寓意從無到有、沒有極限。

我在等手刻1奈米晶片上市
中國當然做的出來
他門連戰機都能仿造出性能一樣的
光刻機相關機密 中國一定有辦法拿到
KuaP wrote:
「理論上」可做3奈米...(恕刪)


實驗室都是可以的

看看三星的晶圓良率
中芯測試首台浸潤式國產DUV 外媒估技術規格落後艾司摩爾17年,類似荷蘭半導體顯影設備大廠艾司摩爾(ASML-US) 在2008 年推出的Twinscan NXT 1950i。 外媒估技術規格落後艾司摩爾17年

乾 DUV 得出來 .
浸潤 DUV 也出來 .
不過 EUV ??
EUV 太難做了
tteffuB 特肥吧

真的太難了,英美德日法義都做不出來,只會取笑落後的大陸做不出來。

2025-09-23 20:52
中芯現在測試宇量昇的DUV

比較好奇的是跟華為非常密切的新凱來EUV的珠穆朗瑪峰專案


ufal0071 wrote:
突破?是!從也是這產...(恕刪)
三星能拿到光刻機都無法超越 TSMC 中國就算研發出 光刻機 良率是個大問題
大陸在突破路上的難點還真多,
難怪歐美日躺平了,
還有一個用偷的。

liyuer

在新材料方面也是大陸推進,看什麽時候正式進入市場

2025-09-24 9:54
不是做出來的問題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