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請教大家對於AI商業應用和股票飆漲的看法?

salonghair wrote:
對於目前巴菲特爺爺不...(恕刪)


你被「話題」牽著走了….
什麼是「話題」?
像AI、電動車、少子化、能源危機、烏俄戰爭……

這些都是干擾你決策的資訊話題,
他會影響你做出錯誤的判斷。

例如;
少子化為何房價一直漲?
烏俄戰爭為何股票一直漲?
AI是真假需求?

其實你只要跳脫出話題,
單純只看漲跌,
漲的就買進、跌的就賣出,
跟著市場趨勢走,

什麼投資都是大贏家⋯⋯
設備的東西.
買不起相機的話.
去看說明應該也不難吧.
google.youtube都有.






有錢又會寫程式的話.貴的電腦買一套來玩 AI打 AI也可以啊


另外我覺得很奇怪的是
明明adobe 訂閱一個月花不到1000元
按下去就能知道什麼是 AI的東西.
卻要花那麼多時間在板上一直問.
一值要別人說服你.





真的沒那麼必要.
1000元而已早一個禮拜體驗到AI的厲害
投資決策就贏別人一個禮拜了.
昨天台積電 ADR也是大漲.
1000元隨便都有啊 .

花點錢投資自己沒那麼難.
不要像那些看不懂AI又一直唱衰的人
說自己書念很多.
結果花點錢體驗一下 AI都不願意.
mark0826

大多數唱衰的都是沒接觸產業面的(投客只會看盤)都是這樣的,不意外。從智慧手機剛上市就是這樣了,多少2G用戶說是有多少一天到晚在看影片在上網,手機就是打電話發訊息而已,要拍照有數位相機...SO?

2024-03-15 11:22
好像是產業升級這件事

二戰美國的馬力
這個國家引擎的效能跟數量

現代台灣的算力
這個國家計算的效能跟質量

以後還會有更強的
取代目前所有已知
炒作........ 終歸泡沫!

基本面才是王道!
大部分的AI都很笨,只有生成式AI 超出我們的想像,要發展成人類的得力助手還要很久,但這對股票投資就夠了,因為下個題材還沒出來
AI 不可否認已是未來大趨勢,但現在股價反應太大......沒上車的可以觀望,等此股價穩定後賺價差,總比套住動不了來的保險
以色列新創公司開發AI商業應用相關水果採集裝置.

能判別水果熟程度可24小時工作,採集速度較人工快20%.



另外Walmart也宣布於2026將65%門市改為自動化.

目前AI應用已經可以取代部分人力了,未來應用面只會越來越廣.
salonghair
salonghair 樓主

這個爪子設計厲害[100分]

2024-03-02 16:35
mark0826

國外有研發連路面清掃,水溝清淤都是用無人機自動車了。

2024-03-15 11:23
AI很厲害,可是目前我需要兩種,離我現實最近的,電腦上01網站,我看文章要滑鼠點,聽說有出AI電腦?能不能不用滑鼠點,我眼睛看到哪游標就跑到哪篇文章?不想看了眼睛眨一下就上一頁離開?AI這麼厲害他應該知道我喜歡瀏覽甚麼網頁文章,我不想看的都不要出現在網頁上,比方01上方有十幾個討論群組,有些我根本沒點進去過,就不要列出來占版面,尤其是廣告,可以嗎?



還有相對科技執法交通違規,有沒有出一種科技執法交通違規檢舉,我只要丟行車紀錄器影片去資料庫,就如同現有的科技執法會自己搜尋違規內容開單,我可以不用花幾個小時剪影片上傳,科技執法開出來的罰單也少爭議。
mark0826

你的這需求一點都不先進,天才史帝芬霍金那個時代就已經有的東西,用臉部的微表情(眼球軌跡)操作電腦(滑鼠輸入)。至於判斷你喜好跟厭惡的資訊,這GOOGLE瀏覽軌跡也已經行之有年了。

2024-03-15 11:28
黃仁勳談超級AI:「類人類」5年內出現

這也許可以給我們一點啟發,AI的瓶頸不在於能不能而在於我們如何定義目標而實現在訓練上

目前AI已經可以通過律師資格考試,如果5年後AI能通過任何一項醫學測試,代表人類許多商業上的活動也能被取代而省下許多投資,未來AI能幫忙的領域,人類還在摸索,不用也不能在此時此刻弄清楚全貌。

至於股市的飆漲多有炒作成分,但拉開5年、10、15年的投資週期,AI領域必會帶來豐厚的報酬,投資者要想清楚的是自己的長期投資策略,短暫的隨市場起浮不是這個坡道保證的獲利。


Life is like a snowball. The important thing is finding wet snow and a really long hill. – Buffett
salonghair wrote:
但是就玉山金這些套用AI的方式,跟產生利潤好像沒什關係呀
內部會議使用AI不會產生利潤
增加客人才會增加銀行財務,進而轉投資增加銀行利潤...(恕刪)


客服是很花錢的,你養一個人在那邊接電話,事前要有足夠訓練,看懂公司一大堆說明文件,會操作公司的資訊系統,就算這個人日薪只有一千元,平均一小時服務了六個客人,那回答一個問題的直接成本約二十元,所有成本攤平後可能高達五十,更不用說找不到夠多便宜人力來接電話。

如果改用AI來做客服?
mark0826

很多線上客服都有了,前幾年就有了,一開始只是QA的問答集形式,現在導入AI後會更活潑解決更多問題。

2024-03-15 11:30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