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4430 wrote:
imsharpliE...(恕刪)
您不用刻意回覆
您覺得您夠了解並且符合自身需求就足矣
但您越解釋只會越突顯您金融常識不足
金融商品本身就有一定風險
發生機率、機會之不同而已
配置之時空背景、本金多與寡
所做出的選擇自然也有所不同
即使定存銀行
中央存保 也僅有三佰萬理賠額度
先回應您的不足
債券保本定義公開說明書已寫得很清楚
〈債券發行機構未發生違約情事,於到期時,將返還100%原計價幣別本金〉
意味在到期時,在未倒閉情況下,返回票面金額
請問股票有如此背書或約定?
金融股國泰人壽1975元、三商銀三家也創下千元股價,請問這四家目前股價多少?
至今是否又有保本?
你可能會說不要扯這麼遠
我們就看這20年內



就請問您持有10~20年間,是否有保本?
倒閉這問題您也很有趣
A級以上債券統計近40年
包含2008年,違約率最高不過僅0.39%

資料來源:mr.market
ETF近十年內下市已經超過33家
(不含上市櫃公司)
https://www.twse.com.tw/zh/index.html
而在面臨倒閉、下市、清算時
債券受償順位,也優先於股票(普通股)

意味在同樣面臨倒閉、清算後的情況下
債券持有人受償之順位遙遙領先普通股
另外雷曼兄弟事件
受災戶為連動債
什麼叫連動債?
我知道您不懂
所以幫您查好了,也畫重點了 ~不用謝

不好意思,我孤陋寡聞
我不清楚您所持哪家好棒棒債券
有限定每月1天或每兩週一次才能贖回
小弟願聞其詳
我也還想跟您分享
瑞士信貸所發行債券
台積電也持有不少
我想不論是您還是我
應該都無法做到像如此規模的團隊
風險管理、預警機制
深入全球產業、掌握經濟脈動

市場本來就自負盈虧
當初的選擇 不就是自己所盼來的
就486持1億多部位
針對
ETF跟銀行股,配息/股利都不是固定,
配息/股利要課稅、二代健保
配息/股利都來自於本金
ETF跟銀行股並沒有保本特性
上述,我認為486判斷很正確
唯獨沒將資金拆多家優質公司來做配置
資金過度集中單壓在單一公司
(也許有?報章媒體消息不一定真實)
更何況,此資金部位 還可議價
更可金市交易
不論成本、價格、各條件
都遠優於你我他
懂?我看您一點也不懂
只看見惱羞成怒
完全沒根據 、沒意義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