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請大大參與關於通膨、房價上漲、薪資問題討論(美國VS台灣)

有人會說
我們就比照美國直接把利率升到5%,美國可以,我們為什麼不行?

那美國可以直接印鈔QE,
你台灣政府就直接印鈔票,
然後全部拿去蓋公宅,
一個人發一間房子,
就沒有高房價問題啦⋯⋯

美國可以印鈔,我們為什麼不行?

討論請把金融系統搞清楚,
每個都把自己的理想當現實在討論…….
那乾脆就直接討論
「為什麼政府不能直接印鈔,每個人發一間房子?」
就好了……
財富、家庭、健康,目標120歲!
達克瓦

通通都發大安區啊!大安森林公園打掉,整塊地蓋100層摩天大樓,每人發一間,政府直接印鈔來蓋,土地也是政府的…..來看看有什麼後續問題?

2023-07-10 8:41
salonghair
salonghair 樓主

我想要花蓮和大安區各一間[100分]

2023-07-10 19:51
salonghair wrote: 有錢投資房產的大大會說,難道你希望你的房子賤賣嗎?
這問題我也思考了很久,如果有房產的是我也不願意賣低
但原因是,如果我賣低將買不回同等值(被炒高)的房產

何謂「賤賣」?房地產市場如果崩盤,那是全體降價,你的房子半價,別人的房子自然也是半價。何來「賤賣」之說?
台灣高房價,是高新屋價,中古屋沒有很高,蛋黃區除外。
嫌房價高的,像是嫌法拉利貴。
除了天龍國,每個縣市都有買得起的房子。
我是一隻遊戲人間的毛毛蟲,耐心的等待變身的時機。
joizli wrote:
中、美、韓現在是大跌...(恕刪)


對於過去十年的大漲,,,這個只算是拉回一部分...算不上大跌
Cavendish Lab wrote:
央行長期的低利率政策...(恕刪)


那麼簡單的事情,我國政府卻在作秀
我的部落格:http://huang-zhi-wen.blogspot.com/
sgxm3 wrote:
不是買不起房,是你想要的房你買不起。

大家都想住市區,甚至都會區。偏鄉甚至7-11只有一間的鄉下不能住了?我住的鄉鎮鬧區7-11就只有兩間我也活的好好的阿。
>>有些人的專業是要到一級城市的,譬如說台北或是紐約
除非薪水連三萬都沒有加上一些狀況。不然沒有人買不起的。
>>10年前可以用600萬買的房,現在同樣房型卻要1200萬(背貸款40年)
>>中南部很有感的是,北部投資客和外資炒房完後,本來一房有1.5倍的空間,現在一房只能放下一張床

有人說利率升到4%以上可以打房是事實,但結果恐怕跟你想的不一樣。
台灣公司毛三毛四不少,沒那個條件硬升利率公司倒一片經濟大衰退,大家都失業了房價也下來了有比較好嗎?
>>反過來說,房價一直高漲,租金一直上漲,商圈成本上漲,也是倒一片有比較好嗎?
>>請問你的偏鄉,便當有漲價嗎?我這邊的偏鄉便當從70直接漲到100,物價螺旋通膨,薪資凍漲有比較好?
salonghair
salonghair 樓主

錢變薄的意思就是什麼都漲,為什麼會漲?從租金開始循環通膨不是嗎?房子可以漲,但不是炒,因為只會讓其他東西漲更多

2023-07-10 15:45
sgxm3

政府打炒作,不打漲價。而打炒作是一直都有在做的事情,所以你不能說政府無作為。房子漲除了錢變薄,資產累積也是主要因素。人民資產不斷累積,房子價格就會漲上去。

2023-07-10 16:09
達克瓦 wrote:
我們就比照美國直接把利率升到5%,美國可以,我們為什麼不行?

那美國可以直接印鈔QE,
你台灣政府就直接印鈔票,
然後全部拿去蓋公宅,
一個人發一間房子,
就沒有高房價問題啦⋯⋯

美國可以印鈔,我們為什麼不行?

全世界利率 5% 的國家很多,
這些國家的經濟成長率和就業率也不如台灣,
他們一樣可以升到 5%。

只不過台灣政府錢多,水電油都可以補貼,
通膨指數靠窮人補貼企業,人為性的壓得夠低。
企業用超低價的水電油,大賺外匯,
台灣央行也正好用此藉口不調利率。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全世界利率 5% 的...(恕刪)


前面有提到
窮人夠多的國家,利率可以往上升,
因為人民普遍有以債養債的習慣,
美國就是這樣的社會型態,
卡債、房貸,先消費再支付的型態,
台灣是嗎?不是!
台灣是先儲蓄後消費,
花的是儲蓄,
即使用信用卡也是全額付清。

為什麼我說要說利率調5%的人,
你要有金融常識!
台灣的存放比不到70%,僅68-69%
即放款餘額/存款餘額<70%
目前存款餘額52兆
放款餘額35兆
若放款利率5%、存款利率4%
每年利息收入1.75兆
每年利息支出2.08兆
等於銀行業每年要虧損3300億,
這還是利率2%的存放比……
利率5%,存放比將降到50%以下,
沒人敢借錢了⋯⋯
銀行業每年的虧損要5000億以上,
基本上來說,
實行一年全台銀行都倒光了,
剩下公股銀行再由政府拿納稅人的錢去補貼…..

有人會說,
民國7-80年代利率還10%勒,
我金融業出身的我很清楚,
那時候存放比幾乎是95-110%
啥!110%!
對你銀行的存款根本不夠借,
要去拆款,
所以有金融業拆款利率……

台灣人很厲害,
不斷的賺進大把外匯收益,
存放比從100%以上,
降到現在不到70%,
大家滿手都是錢,
你叫央行怎麼調利率?

台灣跟美國能一樣嗎?
財富、家庭、健康,目標120歲!
達克瓦 wrote:
台灣的存放比不到70%,僅68-69%
即放款餘額/存款餘額<70%
目前存款餘額52兆
放款餘額35兆
若放款利率5%、存款利率4%
。。。。。
銀行業每年的虧損要5000億以上,

你這個理由不成立。台灣存放比從以前就不高,
我看資料,最早的87年時也不過86%,並沒有超過100%。

而且存放比更有可能的是,因為台灣賺得更多了,
不是因為大家不投資了。畢竟台灣就那麼小,
能有多少地方可以花錢或者做投資?

況且以前利率十趴時,銀行可是大賺特賺,哪會虧錢?

達克瓦 wrote:
沒人敢借錢了⋯⋯

沒人敢借錢是因為做生意賺不到錢,不是因為利率高。
但是在高通膨時,你錢放銀行,不做生意,結果會更慘。
所以拿錢出來投資生意的人一定是更多的,

不過高通膨,非政府所願,亦非選民所願,
反正台灣維持低薪低物價,正好可以外匯賺飽賺滿,
以台灣在國際上的政經狀況而言,也不能算是錯的國策。
台灣過去數十年來 生產要素中 土地 勞力 資本 & 企業家精神
土地 : 台灣地小人多 密度高
勞力 : 高素質勞動力多
資本 : 長年順差 不僅足夠內用還外流 超額儲蓄
企業家精神 : 一卡皮箱到今天企業爭戰全世界

內在因素 : 財富持續上升 再加上華人有土斯有財觀念 造成房地產是一個變相資金儲蓄池....
外在因素 : 人力成本 原物料建材成本 碳稅 建築法規 稅制.....等
這些持續推波助瀾

我只能說 房子 早買早好 碰意外低點要把握
通膨時代 要掌握資產 不然會被甩的更後面

沒房子的盡快入手
(有一派說用租的 租金將來漲幅會更可怕的)
(少子化房價也不會下降的)
只能說這麼多了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