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人退休的時候最應該擁有哪種資產?

人生準備理財計畫, 不要為自己的金錢準備理財計畫

錢其實剛剛好 夠用就好, 如果因為貪心 資金上下起伏太大, 其實也不利於人生

共勉之
ThedevilVivid wrote:
人退休的時候最應該擁有哪種資產?



月退休金。活多久領多久。
退休就定存, 債卷, 藍籌股囉, 高報酬一定伴隨高風險, 退休就別跟人看那些東西了.
全都是月月領, 分攤風險的組合~
每個月都有錢領, 也不會太集中繳到健保補助

資金上下起伏就不會太大
月月: 高股息 0056+00878+00713 ;
月月: 債ETF 00725B+00679B+00712;
月月: 00773B 美國金融債
給你參考;
健康 等於 時間

有時間 才能做任何事
我以後退休
也是每個月都有台幣6位數入帳
之前看到了提早退先領80%的退休金
可以提早5年領
已經比延後領 先拿許多錢


新北市三重區有4條捷運線,蘆洲線已通車~機場線~新莊線已通車~環狀線CP值最高,謝謝.
很有錢,甚麼都好說。
O
生什麼都沒帶來
死什麼都帶不走
前半生證明自己的能力
下半輩子努力想開看透貪嗔癡

盲點:錢花光了人還沒死 XD
繼承遺產
然後傳承下一代
生涯斜槓的兩個數字 !!

看到一個預估數字 , 提到因為 美國的國債快速增加 , 再加上升息的關係 , 未
來幾年其財政的支出 , 利息所佔的比率將超過 19 % !!

也就是說 , 往後的 美國人所繳的稅 , 將有5分之1 要用在償付利息上面 , 而
且還沒有償還負債的本金.

執政者最不喜歡的施政 , 應該就是貨幣緊縮的升息政策 ..

但是為了要對應更加麻煩的 ' 怪獸 ' , 這也是不得不執行之下策.

而這個怪獸 , 就是 ' 通貨膨脹 '.

無意間看到有人在討論 , 近幾年來車市推出越來越多的大型休旅車型 , 就有人
留言提到 , 大車跟小車的油耗差不多 , 當然要選空間大的車子.

而我也常看到很多人會把車子塞滿各式各樣的東西 , 增加油耗.

人一生的財庫 , 就像是一個大陶盆 , 如果我們對細微的消耗跟花費不會給予關
注 , 讓儲水不斷的從縫隙流出 , 長久下來就很難累積足夠的財富.

昨天聽到一位在傳統菜市場擺攤的年長者 , 自己爆料過去幾十年下來 , 在簽賭
六合彩上面 , 花費超過了 600 萬元.

而如果他的人生可以重來 , 懂得花點心思在理財上面 , 或許他現在就可以有超
過千萬的儲蓄 , 生命的格局自然可以大大的不同.

常有人言 , 後悔藥 , 最難吞嚥 , 早點習悟 , 慎思多慮 , 對人生必有助益.

聽到一個節目 , 受訪的是一位醫師 , 提到他 3 年多來第一次到 美國探訪他在
美國讀書的女兒 , 不料她女兒在上台領畢業證書後 , 下台卻是走向她的男友 ,
互相擁抱 , 而不是長久以來供養他的老爸.

雖然這位 爸爸的心裡很難接受這一個情況 , 但是他自己也要換位以她女兒的角
度來思維 , 那就是當她一個人孤獨的在陌生的國度求學時 , 真正可以為伴的不
是付帳單的親人 , 而是男友.

我個人就認為 , 優秀 , 是不需要去符合一般人所接受的標籤 , 閱讀學習應該是
一種自我的要求和生活的習慣 , 把小孩送到國外念書的做法 , 我並不認同 , 重
點是要有智慧 , 可以把自己的人生安排的很好 , 生活的很自在 , 過程並不重要.

醫生的工作基本上就是長工時且壓力很大的類型 , 而如果當事人又喜歡出國旅遊
, 甚至於會在國外置產 , 那就不僅是工作忙碌 , 就連休閒渡假也是一直在飄泊 ,
, 一直在趕行程 , 拼命的賺錢 , 也拼命的在花錢 , 如果不慎讓身體跟心理負荷
不了 , 發出警訊 , 那可能就為時已晚了.

聽到兩個人的對話 , 提到有一位他們認識的人 , 對機械的相關事務很容易上手 ,
基本上就是一位很稱職的幫手 , 深受雇主的喜愛.

但是不論自己專業的領域如何的成功與順遂 , 我們還是要能有另一項修習 ..

那就是自己所累積的流動資產數字 , 以及穩定且低風險的盈利數字.

看到一個影音的廣告 , 宣傳要避免遇到地雷股 , 就要看技術線型的走勢 ..

我直覺就認為有詐 , 因為股價短期的交易數字 , 是會受到人為的操作而改變 ,
尤其是小型的冷門股更是明顯.

我自己選擇股價的兩個首要條件 , 會是長期且穩定的配息 , 以及本業的營運展
望 , 因為這才是好公司最基本的審核標準.

有趣的是 , 這兩個數字 , 其實是交互影響的 , 常常聽到有人會去追逐飆股 ,
花很多的心思去探尋小道消息 , 想要跟上主力所炒作的股票.

其根本的原因 , 就在於本金太少 , 才會想要高報酬 , 而往往也是如此 , 才會
跌跌撞撞 , 很難賺到錢.

所以理財最難就在於固守理性與邏輯的基本信念 , 就算是投資的金額不多 , 也
應該求穩定的獲利而不是暴利 , 因為長久穩定的財務增長 , 遠比大起大落來的
好 , 因為這樣才能感覺到心定與和悅.

聽到有人提到一個投資誆騙的案子 ..

主事者從 美國進口商品到台灣販賣的貿易公司 , 因為經營不善 , 無法及時匯付
國外款項 , 所以對方拒絕出貨.

這位先生就誆騙投資人入股 , 金額累積到 700 萬新台幣 , 再捲款潛逃.

我們應該有一個認知 , 那就是 , 可行的商業模式 , 多會在一開始就可以有盈利
, 所以也不會急需新的資金投入 , 此外如果經營的細節都無法掌控與了解的狀
況下 , 也不應該輕易的投注資金.

上星期去 金山一家新開張的自助火鍋店 , 因為該店的佔地寬廣 , 停車方便 , 所
以原本的店就常去 , 現在換另一個新手經營 , 感覺應該是自己還有工作的斜槓投
資 , 但是其經營的模式有問題 , 無法展現區域特有美食的魅力 , 火鍋的菜色跟
湯底都還遠不及市區的水準, 而且價格跟裝潢也沒有競爭優勢,很難有成功的機會.

台灣的經濟發展至今 , 幾乎所有的產業都要面對來自全世界的競爭.

餐飲自然也不例外 , 最近全球的龍頭 麥當勞都要緊縮門店數 , 減少內用的座位
, 就應該瞭解現在的時機 , 沒有極為出色的競爭利基最好還是不要冒然嚐試開店.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