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沒人借錢,導致矽谷銀行倒閉

英英間LKK wrote:
一般認為,這家銀行投資相對保守,資產組合風險不高,其資產組合中很大一部分是低風險債券。


這才是最大的風險吧,
2021 年是 美元零利率,債券的最高點,卻將高達 60% 的公司資產放在債券
自作孽不可活,這樣亂搞的銀行,倒了剛好而已。





-------------------------------------------------------------------------

而SVB之所以倒閉,導火線正是美聯儲的激進加息。在2020年疫情時期,美聯儲「無限QE」放水,大量資金流向初創企業,掀起一波科技初創的熱潮,不少科技股的股價都水漲船高,主要客戶為初創企業的SVB亦因此而受益,客戶存款爆發性增加, 2020 – 2021年間從700多億漲到近2000億美元。

一般來說,傳統銀行會從客人中吸納存款,然後放貸,賺取利差。然而,SVB則沒有這樣做,而是將改為將存款投資,大量買入美國國債和抵押債券(MBS)。根據資料,SVB的1400億新存款,其中超過60%,即近800億是被用來買入長期債券。以長期債券佔總資產比例來說,佔60%的SVB是全美最高,甚至比佔42%的第二高更高出一大截。下圖正顯示了SVB是如何瘋狂的買入持有至到期 (HTM)的投資組合,從2019年第四季度的135億美元增加到2021年第四季度的990億美元,足足增加了700%。

順帶一提,原來SVB的CAO曾是雷曼的CFO。我們也許發現了SVB倒閉的真正原因,這男真的"梅開二度",不知巧合還是故意啦。

資料來源: 黎家聰:矽谷銀行(SIVB)倒閉 真正原因竟是……
看完後今天新聞只能說美國政府真是高招 順勢接手矽谷銀行所有債券

美國政府原本就會扶植獨角獸新創公司 再來債券原本到期就能原價贖回

只是因為擠兌問題導致矽谷銀行現金不足(因為錢都拿去買債券)

現金流美國政府自己印鈔票根本沒這個問題

真是高招!
所謂的金融風暴就是,人家美國銀行倒閉,我們股市暴跌出錢賠付....
x365555

股市不跌,投資人怎會進場,股票要「爆量」下殺,才會有人「爆量」接刀。[^++^][^++^][^++^][^++^]

2023-03-14 21:04
dkny0705 wrote:
看完後今天新聞只能說美國政府真是高招 順勢接手矽谷銀行所有債券
美國政府原本就會扶植獨角獸新創公司 再來債券原本到期就能原價贖回
只是因為擠兌問題導致矽谷銀行現金不足(因為錢都拿去買債券)
現金流美國政府自己印鈔票根本沒這個問題
真是高招!


美國政府自己印鈔票,
美國公司美國人滿手美元,
但美元兌外幣會下跌,
正常來說,美國升息會讓美元上漲,
但現在是升息後美元還下跌,
美國政府要付更多利息…

至於金磚五國、沙烏地阿拉伯…已盡量不用美元了…

至於美元為什麼要升息?要抑制通膨。
美國為何要抑制通膨?要制裁俄羅斯。

問題源頭沒解決,後面就只能擦屁股,看能不能把滿地的屎擦乾淨?



俄烏戰,俄羅斯知道是陷阱,走進陷阱裡又走出來了!
但美國/G七/北約國還在自設的陷阱裡設陷阱…

架設陷阱有風險,可能搞死自己,請詳讀使用說明書!
ria.ru dzen.ru 瀏覽器全頁翻譯沒被歐美改編的俄文吧!
Cavendish Lab wrote:
近十年來,拜低利率之賜,矽谷新創公司獲得大量資金挹注,因此不需向矽谷銀行借錢。疫情期間,矽谷新創公司可能因為獲利增加,於是在矽谷銀行存入了更多錢。矽谷銀行在錢只進不出的情況下,只能把客戶的存款拿去買債券。不幸的是,Powell的激進升息讓債劵價格大跌,矽谷銀行於是週轉不靈,一夜倒閉。


SVB 在低利率期間,買太多長期債放才是問題。
在低利率期間,買太多長期債:往上沒什麼賺錢的空間、但往下的跌價風險很高。

和沒客戶借錢沒什麼關係。
wessley wrote:
如果你搞清楚現今銀行借貸的關係....其實錢只有一份....所以一旦擠兌....一定掛
2023-03-13 7:57


這和現代銀行與舊銀行無關,銀行本來就會把存戶存進來的錢借出去,
不是在後院挖個洞埋起來。


.
linchen245

問題是錢太多沒人借也沒有夠資格的客戶來借咋辦???[茶][沙發][滾來滾去]

2023-03-14 11:15
boshun wrote:
2021 年是 美元零利率,債券的最高點,卻將高達 60% 的公司資產放在債券…
根據資料,SVB的1400億新存款,其中超過60%,即近800億是被用來買入長期債券。以長期債券佔總資產比例來說,佔60%的SVB是全美最高,甚至比佔42%的第二高更高出一大截。


然後還放了一堆長期債券。

放債券本身不是問題,但放「長期債券」是問題。
註:「長期債券」一般指至到期/ Duration 超過 10 年者。
「年數」是一種財務上的槓桿,高年數就有高度利率風險。

風險管理問題,不管是理論上或是實際上。

----

這是銀行需要較多規制的基本原因。

一般企業:我知道有這個風險,我選擇承擔這個風險以賺我的利潤。
這是我的經營決定,若虧太多,我自己承擔!

銀行金融:我知道有這個風險,我選擇承擔這個風險以賺我的利潤。
這是我的經營決定,若虧太多,存戶與我一起承擔!
boshun wrote:
因此SVB 購買大量的 MBS 債卷,等於是房貸業務,


MBS 基本上是房貸衍生商品。
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而房貸,本質上是高年數/長期債商品。
至尊星 wrote:
好奇存款在多,最高也只保証可以領到25萬美(雖然好像美聯儲出手了)
那是不是以後欠款愈多,也有破產上限,還一部分囉!


這部份討論中,大家擔心的是開了惡例。
故目前美國政府在強調:這次救濟是保存戶、但不保銀行經營者與銀行股權價值。
然後也不會犧牲納稅人權益。

但大家都會想:以後呢?銀行規制呢?

上週 Senate / House 對 Powell 的質詢才剛有議員在問:
是不是對小型銀行設下過多規制與管理的負擔,減損它們的「競爭力」。
jamesz wrote:
美國國債絕不可能違約,原因就是美元是美國自己印的


如果它想作的話,是絕對有能力付美元還債。

但目前狀況是,法規與政治問題。
要還債要符合預算與法規。
而對修改法規及預算的同意與否,被作為政治談判的交換籌碼。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