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台達電與鴻海的存股計算

pigstand wrote:
持續觀察,直到鴻海3...(恕刪)

真要比較 (假設語氣),除了大大這個角度外,自從我2021/11/6發文說二檔不能這樣比之後的第一個營業日11/8來看,至今時隔逾一年,台達電從260上下,走升到2023/1/17封關日的286,而鴻海卻從2021年同一日的107.5,走跌到封關日的98.1(如二附圖),一年不算短吧,銀行融資逾一年都叫中長期了,這樣看起來或比起來,台達電也沒那麼不堪呀,不需為了拱鴻海而貶台達電。

不過,我的重點不是說誰好誰壞,也不是要來吵架引戰的,只是要強調沒持平看,什麼都能比較,但屬性不同,比較就沒意義。



twhenry318

其實不是為了拱鴻海而貶台達電, 而是想突顯鴻海的市場價值被低估, 投達不如投海。台達電的市場價值已經高到天上了, 如果再以現價投資, 風險值會大於投資價值, 看投資人是要冒險? 還是求穩健獲利?

2023-01-30 11:21
1paper

不猜高,不摸底已經是幼幼班的議題了,有多少成長股是股價遠高於淨值的?鴻海穩定獲利是領息為主吧,這是領自己的錢不是獲利,況且機會成本、時間成本算了嗎?他的論點只是無知壯膽而已!

2023-01-30 19:25
「市值高於母公司」,泰達電壹年漲163%,市值高於母公司台達電。

**「日經/聯合」
據日經新聞報導,過去一年,泰達電股票飆漲163%,上周四首度突破1,000泰銖(約29美元)。今年1月,市值超越泰國觀光業的台柱、目前全球最有價值的機場營運商泰國機場公司(Airports of Thailand),成為泰國最大的上市公司。

泰達電看好EV業務,早在比亞迪、長城汽車和特斯拉等電動車製造商進軍泰國之際,即計劃將EV事業擴增一倍。泰達電在電動和混合動力車的零組件供應上占有先機,早在疫情爆發前,即進軍EV市場,提供電源轉換器,長期目標是供應控制電動車速度和扭力的整套電力驅動系統。

泰國政府2020年2月成立一個委員會,希望改造當地已成熟的汽車供應鏈,為生產電動車在內的零排放車輛做好準備。

據日經報導,投資人一開始對政府的努力不感興趣,而 新冠肺炎疫情更進一步抑制了投資人的信心。不過,長城汽車2020 年從通用汽車(GM)收購組裝廠後開始生產,比亞迪去年 9 月也簽署協議在泰國成立東南亞第一個生產基地後,電動車成為投資人熱議的話題。

去年 2 月,泰國政府宣布電動車獎勵計劃,將進口關稅降低多達 40%,將乘用車的修訂消費稅從 8% 降至 2%,還為買家提供每輛車 70,000 到 150,000 泰銖的現金補貼。

台達電董事長海英俊 2 月 23 日告訴投資人, 2009 年開始投資電動車領域以來,電動車事業今年將首度實現獲利。海英俊表示,泰達電今年將在匈牙利建立一家新工廠,以滿足電動車和伺服系統供應鏈在地化的需求。目前為止,電動車領域仍只是台達電事業的一小部分。

泰達電去年淨利增加 129%,並對未來六個月維持正面展望。泰達電也是疫情導致供應鏈瓶頸的受益者,電力電子業務部門去年貢獻 77% 的營收。

不過,投資人質疑,泰達電股價是被業績無關的因素和電動車概念所推高,並不值目前高達78.53倍、較最接近對手高出將近一倍的本益比。

Eastspring Thailand 投資長 Yingyong Chiaravutthi 告訴日經:「市值高於母公司,這沒有道理,所以我們對這檔股票看法保守。」
weber2654 wrote:
「市值高於母公司」,...(恕刪)

分享一下~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