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廠工程師有分很多類,平均薪資最高的是軟體工程師,普遍都在兩百以上。樓主所說的設備製造,大概只有一百上下,除了少數知名大廠有比較高,但是要破五百,基本上不可能。就算是艾斯摩爾,也沒那麼高。-------------------------------------------------醫師也分很多類,在醫院,還是自己執業,就差很多,可能就差十倍。科別,排多少診,都是影響薪水的因素。
positivesyndrome wrote:聽鄰居說他兒子在某設備廠,剛進去三年,年收就已經超過五百萬,其他半導體工程師也隨便一入行就輕鬆破五百萬⋯⋯真是太令人羨慕了。看來最好的投資應該是選到對的科系與工作。而買股票也應該是買這些公司才對,買傳產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才漲回來… 我兒子高中&大學的同學,不是讀醫(牙)學系就是頂大電資,畢業後沒有人一入行就輕鬆破五百萬。除非大學畢業後去美國留學,並進入FAANG之類的大公司當工程師,然後美國的年薪換算台幣才有可能破500萬,在台灣就算是去聯發科當工程師剛入行年薪也沒500萬的一半.
工程師在台灣社會沒有醫師好, 就算薪水高也不代表甚麼,台灣醫護界女性質與量普遍比工程界的女性好太多了,這也是很多人有能力都會往醫界發展, 看看檯面上某XX指揮官不就知道了,醫師的頭銜對台灣大多數的女性還是有無比的吸引力,
positivesyndrome wrote:聽鄰居說他兒子在某設(恕刪) 看起來工程是沒有一個不是500萬 我看乾脆講1000萬好了 薪水比美國矽谷更好 那還需要去美國工作嗎不管是不是吹牛 聽聽就好 不是每年在過年~ 一直刷科技業多少多好 無薪假的時候 大家就知道
應該是這麼說,高薪的工程師,身體出問題的時候,鐵定要看醫生,放無薪假的時候,更需要看醫生,所以到底誰比較好 ,實在很難說。。各行各業都有其專業,某些更是相輔相成,互為表裡,我家隔壁有間透天,長期專租,房東卅年下來,早己回本(房價買高者別學,基礎不同),其中一租戶從事抽水肥,算一般人的嫌惡勞力活,但他賺的買勞力士也該沒問題;平常是破爛水肥車(該是買二三手)+一台銀色Lexus RC輪流借停路邊;有工作時就開水肥車出去,下班再開Lexus遊車河,房東只有開TOYOTA,這就是價值的不同,造成不同的需求,也算是社會的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