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qs13458 wrote:
別再買大盤指數了如果(恕刪)
配股 & 配息再投入你都沒算, 太不專業了

我這裡可以提供S&P500從1925~2022的total return, 也就是配股配息再投入的回報
97年來回報率是1.3萬倍, 年化報酬率是10.2%
而且現在並沒有偏離趨勢線喔!

而最慘的是1928年買入, 1943年才會完全解套, 套了15年, 中途解套又套回去就不算了
第二慘的是1999年買入, 2011年才會完全解套, 套了12年
在沒有偏離趨勢線的情況下, 最多套6~8年就解套了
看到這個有沒有覺得, 指數投資all in加上後續定期定額投入就是王道
若單筆投入放50年最差也能賺30倍, 最多可賺300倍
考慮配股配息後, 要套30年根本不可能
台股沒有過去配息數據, 12682買了大盤指數(假設那時候有的話), 推估2009年就完全解套了
vqs13458 wrote:
首先這筆錢你要套30年都不用根本不可能 如果30年你都用不到這筆錢 那這筆錢對你而言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可有可無 即便透過定期定額或者分批購買 買了12682套住19年 也是太久了 根本不可能不用到
其次 人性能不能熬得過長時間虧損 看不到轉正的盡頭? 更別說人可以活多久都不知道 還在放在那邊等他哪一天可能轉正解套? 這就是為什麼從未聽過有人在1990年左右購買大盤轉正解套過 現實跟理想差別
最後 你說沒計算配股配息? 那你是不是又沒計算購買力? 30年來通貨膨脹多少 你以為配息配那一點點夠嗎? 就算存銀行都有利息 且要投資指數 也不是現在這種明顯就是高點 即便可能會在漲 但也絕非低點
你的這些話都假設指數化投資人是投資新手,而且沒啥學習就上場投資了,沒有根據這些狀況有所對應的方法。只要是拒絕學習的投資人,不管用什麼投資方法都會失敗好嗎?不會僅限於指數化投資人。
市場報酬率在投資年限越短,標準差越大,反之越長標準差越小。而市場報酬率年限拉長至二十年以上後完全都是正數。
所以散戶就是要長期投資,因為預期報酬就是正數。而二十年長期投資本來就要用閒錢。
當然也不是說五年十年後就要用的錢就不能投資了,只是這筆錢債卷比例就得拉高,減少未來報酬率波動程度。
至於三十年都用不到的錢就沒有意義可有可無這種蠢話你自己留著吧,不然你三十年後的退休金或年金別領阿?這錢也是三十年內用不到的啊?
人性本來就非常非常非常不利於投資,無論是何種投資方法皆然。不然股市為何八成都是敗給市場的輸家?為何股市報酬分佈是正偏態而不是常態分佈或負偏態?
投資心裡或行為財務學就是在探討這些問題,不管使用哪種投資方法都應該要學。
最後,股市報酬率除了七零年代的惡性通膨那時期,報酬率都是遠大於通膨的。而且如果在七零年代鍥而不捨的投入,之後帶來的報酬更是豐盛。
麻煩去了解一下年化報酬10%,二三十年的情況下可以為財富帶來多少增值好嗎?
高點高點,這話每年幾乎都有人在喊,然後呢?你有本事長期抓對時機買低賣高嗎?你要不要看看全球股市長期以來漲了多少?
台灣自己就漲不少了。如果三年前有人聽信你的鬼話,現在看他會不會砍死你?

最後最後,去查一下牛熊市的定義和歷史,不要用自己腦補的定義和虛構的歷史和人討論好嗎。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