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請問公司私幕資金再請投信代操,每月給1.2%的報酬,會有哪些風險?

nijawang wrote:
最近朋友說有投入不少(恕刪)


投信,是經過金管會核准,領有牌照的,將資產信託給保管銀行,才能叫做投信
有牌的投信可以對特定人募集私募基金,但絕對不可能保證獲利,保證獲利一定被重罰撤銷牌照

這邊提到的絕對不是投信,演比較像的會花個50萬港幣去香港弄一家投資公司,所以還會有公司成立的相關文件
也是有可能聯公司核准成立的文件都拿不出來,這就顯得比較不專業一點

相似案例已經發生不知多少次,百分之兩百萬是龐氏騙局
請Google:Madoff或馬多夫
應該是目前史上最偉大的龐氏騙局
龐氏騙局都長差不多,只是可以騙多久

很簡單的邏輯,如果有人可以保證年獲利14.4%
這個人自己賺就好,槓桿加大10倍,10年肯定變成超有錢的人
幹嘛這麼辛苦幫別人打工
買, 叫你不要買的都是害你的

我去年投了5000萬, 都已經回本還賺了1000萬
今年打算下10億, 把我家的地全部拿去抵押
反正0風險嘛!
標準詐騙行徑
等他覺得(騙的)資金夠了你就知道接下來會花生甚麼事
1.錢投資的太少難免錢賺得少&慢!
2.有錢就all in 下去,good luck !
跟詐賭一樣,先讓你賺一些錢.
等你押大時,後幾次收網.
後幾次也才幾分鐘而己,頃家當產
內政部一直在喧導投資型詐騙己耀升ATM詐騙.
而且投資型詐騙又比較不容易定罪.
會给點小利.............等你入金大額後,就跑人了
nijawang wrote:
1、公司捲款?2、包裝精美的老鼠會?3、養套殺?4、高收債?

2 and 3 and 4
然後 變成 1

保證收益,嘖嘖嘖.....
nijawang wrote:
最近朋友說有投入不少資金在一家公司的私募基金,而且說多是
*1 讓資金不多的一般人投入。
說是合法方式,但不公開也不打廣告,多靠介紹。
運作方式是該公司募集資金後,再交由投信代操,
*2 每月固定給1.2%的報酬,其它費用就由該公司負責。


*1 *2 都有問題。
那個黨執政後公開炒股投機
政府也不太管
再加上通訊軟體太發達
每天都接到好幾通電話拉群組的
之前還會客套回說很忙或沒玩股票
現在接到都會煩了
只要一接電話叫不出我名字的
一開口說:你好...
我就直接掛電話了
接下來立馬封鎖+黑名單
感謝各位的回應!
真的不是我要投資啦!
我一直認為看起來太完美的,從來不會是屬於我的。
只是我是想該如何讓對方了解風險有多大。

聽到的方式是對方公司募集資金,再轉給投信公司代操。
不是他們公司自己操作。

前面有提到違反銀行法,不過創投也不是銀行,
但他們還是有募集資金投資,那他們不會違反銀行法嗎?
蔬食抗暖化,減碳救地球!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