鈔能力 wrote:
警告所有文章,皆為個(恕刪)
電~~~發電之後沒有當場用掉, 又沒有儲存起來就浪費掉了
因此我一直支持Tesla的原因就在此..........
Tesla Powerpack system 未來一定會大發.....
五級金賀 wrote:
美國我的我沒涉獵
如果是台灣的
目前也不紅,我也不說白是哪幾家
畢竟現在大眾只喜歡那些目前的議題漲超快那幾檔
甚至自己也很厄腕
明明池裡就有晶焱晶宏茂達康舒等等
想想,就算現在讓我賺了,我以後還是賠回去
所以我其實早已布局在鈔大說的"電"
不漲不跌的少了點趣味
但大概就是怕...升息之後造成的股災,連這種不漲不跌的也跟上
矛盾啊,呵呵
基本上您說的都是投資人真實需要考量的東西
不小心賺的錢,真的都很有機會賠回去
~~投機股,參與題材投機,最重要的是技巧~~
稍有不慎,分身碎骨
績優產業股,則由持續成長的盈餘去推動股價
~~並不沒有風險,但,大致上,獲利只是早晚,跟多寡的問題~~
每一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方式
只要能夠穩定獲利,都是上選
共勉之
所有文章,不涉及實質投資建與推介,或任何股價之臆測及規劃,嚴禁引用筆記內容作為任何投資決策之來源
twinhead13 wrote:
每幾年都會有一個圈錢的新名詞被創造出來,例如奈米啊、共享啊、大數據、AI之類的
一個一個來檢視好了,看這些新名詞到底有多深入人類的生活、造成多大的影響、適不適合投資
奈米說了十幾年有了吧?
當初最讓我心動的不是什麼科幻片裡才有的奈米級微型機器人,那太扯蛋了
而是奈米級塗料或表面製程,因為奈米級太小、塗層太光滑了,不只水滴連灰塵都很難附著在物體上
於是奈米科技的普及,將能讓你的車子永遠不用洗~
然後十幾年後的現在呢? 別說車漆了,連一個奈米的風扇葉都沒有,害我家冷氣每年都要叫人來洗貫流扇
共享呢?
共享雨傘還是共享單車?算了反正都是同樣的下場
就算是Uber有一部份算是共享的理念,但是最後也是淪為一種新型的職業或兼差
和當初吹的震天價響的共享概念可是天差地遠
大數據
其實客戶購買記錄、客戶喜好分析,這些事幾百年來一直都有,為什麼突然就變大數據了?
因為在這個時代,資料可以很方便的賣錢了
這些記錄說好聽一點是「建立大數據提供更優質服務」
說難聽點就是「喂我這有客戶資料,誰想要賣他們東西?那個岡本~想要知道誰在網上搜尋保險套嗎?來這邊付錢買廣告喔」
現在我要google個東西都要小心翼翼,如果忘了開無痕模式,接下來一個星期手機裡就會滿滿那個東西的廣告
這還真tmd方便啊
AI
AI是能自主建立學習的邏輯,利用模糊算法和近乎無限次的嘗試發展出新的辨識和判別方法、建立最佳化的解決方案
而不是像現在什麼鬼功能都給你冠上一個「AI」
會辨視人像的叫AI相機、會幫你開冷氣的叫AI家電
連會幫你關機的電視,是不是要叫AI關機?
等等,那不是叫「自動」嗎? 那就是「自動關機」吧!?
一顆元件叫感應功能,多了叫自動功能,再多幾顆叫全自動,然後叫智慧,現在要叫AI?
不是吧?AI不是這個意思
一個飯煮熟了會自動跳起來的大同電鍋,現在豈不是要叫AI電鍋?
AI這個詞被炒熱之前,相機就會自動辨識人臉了不是嗎?
一樣的功能怎麼"自動辨識"就變"AI辨識"了?
總結就是,不管什麼新名詞,最終都會被商人濫用而失去本意
而元宇宙嘛~
現在談那個還太早,臉書改名META也只是一個理念性的宣示意義
畢竟現在的科技連個VR都做不好了
我個人認為元宇宙的觸發最少要有幾個科技點:
一是腦神經接口要能夠反輸入,並且達成高精度的視聽觸嗅味的五感體驗
頭戴VR?別搞笑了,你乾脆跟已知用火的原始人談火箭回收計劃
二是去中心化可持續開發的開源系統架構
那是啥?很抱歉我也不知道,我知道的話祖克柏早來約我一起吃飯了
而不是在這裡瞎扯蛋
鞭辟入裡見解,字字入心,回文的內涵價值,超越本篇小弟的本文
在此感謝大大,提供這麼精闢的說法給讀者們閱讀
再次感謝
所有文章,不涉及實質投資建與推介,或任何股價之臆測及規劃,嚴禁引用筆記內容作為任何投資決策之來源
1.直接瀏覽,所有相關產業的公司,有哪一個公司,接觸大量的相關基礎建設的業務,且最重要的是,公司盈餘營收持續的上揚,我不管你接多少單,賺很多錢,是必要的條件
2.我知道,百分之99%的投資人,不可能像我一樣,會花半年時間,看完美股將近5000掛牌公司公司的財報
因此,也不要灰心,您或許可以採用最簡單,最順水的方式去研究
因為,您已經知道,電力,將是未來最大的財富來源
從今天開始,只要您,看到相關跟電力有關的報導,立刻採用最高級的緊戒姿態,去深入了解那個報導,那個產業,那家公司
電力產業,將是至少五年以內,產業絕對不會出問題的方向
因此,就算你是明年才發現,有一家很有潛力的公司,他都依然要持續的成長
很著急的人,直接地毯式的去找公司
有耐心的人,等待新聞找到你
以我個人來說,四年前,我在01論壇直接公開了我在台灣最看好的公司
台達電
四年後的今天,我必須說,台達電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我們只需要知道一件事情
~~不管多好的公司,遇到大盤修正,他都必然跟著修正~~
但是聰明的人會知道,如果股價出現了甜蜜點
該做些什麼事情
我還是更希望能看見更專注於電力管理的公司,畢竟,越專注於電力,他可以搶佔位來電能擴張的份額越高
當然,我還是以國際股市為主,畢竟,台灣都是末端產業,真正高端的獲利公司,是品牌及國際市場
以上分享
所有文章,不涉及實質投資建與推介,或任何股價之臆測及規劃,嚴禁引用筆記內容作為任何投資決策之來源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