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會當閒人就行了

move650807 wrote:
關於買基金內扣費用到底重不重要


今天很認真的,把我持有的基金,全部查一遍
剛好分成2種類型(如圖),也剛好都選到不需內扣費的“非ETF基金”…

所以只有手續費1.4%~3%,贖回時n年的管理費…
獲利超過340%,比預期的多,賺到了

如果不是您說明,我都不知道內扣費這麼恐怖,以後想買基金時會特別注意







(20210914 23:45 補充一張圖,資料來源中國信託)

由於不想透露太多私人資料,所以把基金名稱都塗掉
我其中一檔基金是=>富達美國基金(再投資)(美元)
手續費3%,內扣0%…我到底誤會了什麼??
真的很不好意思,我把嚴肅的理財版變成搞笑版

snare wrote:
今天很認真的,把我持...(恕刪)

謝謝你,我已經很久沒在理財版看到笑話了🤣🤣🤣
snare

呃~我做錯了什麼嗎?,不好意思,我理財知識只有幼稚園程度而已,沒關係,讓大家笑一笑我的無知也好…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反省中 = =

2021-09-14 23:00
snare wrote:
今天很認真的,把我持(恕刪)


我去moneyDJ查了一下類似你說的標的物如下:


你可以看一下這支基金有2個最主要的收費:
1.經理費:1.5%(每年收)
2.銷售費用(即手續費):5.25%(恐怖的費用,買賣時都要收)

也就是說我間單幫你算一下
如果你20年前投入100萬到今天會賺多少%?
本基金與追蹤標普500ETF(SPY)比較如下圖


基金:191.6%
SPY:249%
上面還沒算你買基金要付的經理費+銷售費用
光每年1.5%的經理費用,100萬20年複利差就可以達到31%
也就是說即使我們不看你那恐怖的5.25%銷售費用
20年前投入100萬在這支基金其實你只賺到191.6%-31%=160%
move650807 wrote:
我去moneyDJ查...(恕刪)

除了政府稅收單位之外,拔鵝毛技巧玩得最爐火純青的,就是金融業了🤣
pigstand wrote:
除了政府稅收單位之外(恕刪)


怕就怕很多人買基金被拔了好幾層皮卻不自知
snare wrote:
我只是運氣好,21年...(恕刪)


2000年大崩盤,應該有嚇死吧

看你買的時候好像是最高點。恭喜,撑過了
所以金融業的營收不斷創新高啊!

pigstand wrote:
除了政府稅收單位之外(恕刪)
5.25%~~太扯了吧!

move650807 wrote:
我去moneyDJ查(恕刪)
move650807 wrote:
怕就怕很多人買基金被...(恕刪)

某苦主二十年後得知真相…
也罷,後知後覺總比不知不覺好
為退休努力 wrote:
5.25%~~太扯了(恕刪)


基金手續費與管理費沒有最扯只有更扯~~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