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幾歲的時候開始投入理財最剛好

對年輕人來說,"理財"是很枯燥乏味的,尤其是在沒什麼"財"的時候!
不過早點接觸理財的知識是有益的,如果你想早日踏上財富自由的境地!
刪...刪...刪...刪...刪...刪...刪...
mclea wrote:
每天都看到朋友限時動...(恕刪)

買零股為什麼會當韭菜?我是剛畢業兩年時買股
建議定期定額買定存股,買到一百萬時如果想操作價差再賣掉一些去玩
以我的經驗五年前我100萬放著我買的股票不賣現在至少變成250萬,但我頻繁進出反而只賺了大概15到20萬而已...所以現在主要持股120W定存股都只買進不賣了,買個月分三次共買進3.5萬自選的定存股,另外10萬拿去玩價差,有個參與感
理財喔? 不一定要投資股票才算理財吧,投資自己或是賺錢存錢都算理財吧

說說我個人的經歷,高中的時候因為很喜歡文具跟轉筆藝術,透過空服員親戚進了不少日本貨來轉賣
那時賺了些零用錢(以高中生來說一個月5000應該算多了)

大學的時候玩耳機跟音響,因為空間調音有些見解跟想法在MyAV認識不少發燒友 (醫生、企業家 等
因此透過一個機會認識德國某線材商,老闆請我幫忙在台灣做一些推廣(那時算是獨家代理)
那時候體會到音響界的高利潤 大二的時候已經月入6位數了
後來因為有在研究區塊鏈買了些虛擬幣

以上算理財嗎? 我只知道有些事情急不得 投資自己其他附加價值會慢慢感受的到

另外我念的是理工科不是唸商的
0歲就可以開始理財。父母幫忙存點小錢買零股0050或vti、spy也好,長期投資不需費神研究。

大學生一樣可以儲蓄、投資,跟專注自己發展可以並行不悖。
當精子的時候,先看爸爸有沒有錢,沒錢就不要硬衝了
理財 不等於 投入股市 或是 其他風險金融産品

理財觀念愈早建立愈好
重點是建立正確的金錢的價值觀

只是現在一堆打這招牌的
都是拉人去投機 或是詐騙⋯⋯
mclea wrote:
每天都看到朋友限時動(恕刪)

投資自己也是理財的一種.
有錢投資金融商品, 沒錢投資知識.

不要以為投錢才叫投資, 投資的知識還要走在前面.
也不是要多大筆的金額才能投資 , 你的幾千幾百的存銀行也是投資.
投資管道千百種, 你不去接觸怎麼會知道, 誰來讓你了解? 找銀行理專? 那是有錢沒地方花的標準選項, 專門幫你削減資產的.

話說回來, 大學裡的每門課都重要嗎? 鬼扯 , 起碼一半以上是廢話 , 你一輩子可能都用不到.
別以為在學校裡面學的是專業... No, 那是業餘知識.
專業要進到社會後才會真正學到, 等你進社會打滾三五年後, 你就會開始吐槽學校老師教的是什麼東西... 根本跟不上外面的世界.
華佗就問扁鶴:腦殘無方,奈何! 扁鶴曰:毋憂!吾有一方可解此疾.砒霜一帖令其轉生. 贊曰:一劑解千愁
自身的經驗分享
我2004年上大學時讀商科, 加上本身就對賺錢很有興趣
未滿20歲前收入來源當然是從小到大的壓歲錢
和寒暑假的打工收入
累積到19歲時也不多,大約近30萬
但大一大二就會去書局看"第一次理財就上手""第一次買股票就上手"等
閱讀了許多菜雞理財書
滿20歲當天自己迫不及待去開戶
開啟了至今十幾年的投資經驗
雖然不是少年股神
也經歷了金融海嘯腰斬再腰斬
但初期的經驗和獲利等同寶貴
操作至今三十幾歲了
雖不有錢
但也過得還算優渥了

所以理財越早認識越好
不一定是要丟大錢進去
起碼讓自己處在市場裡面
對人際、視野、心性、非工資收入
都有很大的幫助
在娘胎裡就投入理財最好,真心不騙,贏對手十幾二十年,光戰勝通膨就贏一截,
等大學或研究所畢業時,已存好房地產自備款,甚至人壽健康相關保險費都已繳清,
出社會輕輕鬆鬆與同齡競爭,只要認真工作就可以住好、吃好、玩好,
又有閒錢繼續投資理財,又有本錢競爭優秀的另一半。
這才是贏在起跑線。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