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123

..當退潮時,才知道誰在裸泳..

巴菲特不只投資績效經得起考驗
很多睿智的名言也很值得玩味
goet0 wrote:
還蠻好笑的 不論甚麼...(恕刪)


以前的股市靠內線
現在股市監管制度嚴格

未來世界也頃向龍頭企業市場獨大

才會一堆公司被超買
傳統基本面分析的話,電子科技股通通都是泡沫
根本沒辦法解釋

還有人類生產力過剩等等問題

很多公司配合現在貨幣政策,看似不賺錢,其實是另類為世界服務
大到不能倒

跟只追求帳面利益的公司根本不能比

這些理念巴菲特也都提過
巴菲特的概念很偉大
只是他的波克夏團隊沒跟上時代
而他自己不操盤了

跟你說的散戶看新聞無關
"現在價值被低估"的股票"
"未來價值被低估"的股票"

這兩個講的是一樣的東西

"股票的現在價值"為何?
不就是未來獲利總和的現在折現值
"股票的現在價值"早就把未來的可能獲利反映在裡面了...
INNOCE wrote:
"現在價值被低估"的股票"
"未來價值被低估"的股票"

這兩個講的是一樣的東西

"股票的現在價值"為何?
不就是未來獲利總和的現在折現值
"股票的現在價值"早就把未來的可能獲利反映在裡面了...

你忽略的市場效率問題
文中我有說到巴菲特的年代資訊流通速度非常緩慢, 市場效率很低, 現在價值未必能正確反映未來獲利
以效率市場假說來看, 偏向弱效率市場
被低估的股票, 是大家得到的訊息不足, 還未price in的股票

現在市場效率高很多了, 現在的股價多半能正確反映未來獲利, 也就是半強式效率市場, 甚至是強效率市場
但總是會有誤判的時候, 因為"未來"沒有人能100%肯定
未來被低估的股票屬於這種即便資訊都被price in的情況, 依然被誤判的股票
EatsMyLife wrote:
以前的股市靠內線
現在股市監管制度嚴格

未來世界也頃向龍頭企業市場獨大

才會一堆公司被超買
傳統基本面分析的話,電子科技股通通都是泡沫
根本沒辦法解釋

還有人類生產力過剩等等問題

很多公司配合現在貨幣政策,看似不賺錢,其實是另類為世界服務
大到不能倒

跟只追求帳面利益的公司根本不能比

這些理念巴菲特也都提過
巴菲特的概念很偉大
只是他的波克夏團隊沒跟上時代
而他自己不操盤了

跟你說的散戶看新聞無關


所以電子股早晚會爆炸阿

只是還沒到爆炸的那一天 永遠不會死心
meridian wrote:
現在市場效率高很多了, 現在的股價多半能正確反映未來獲利, 也就是半強式效率市場, 甚至是強效率市場



現在固然資訊流通迅速廣泛
但是股價卻常常不見得能正確反映未來獲利

只要看看特斯拉就好了
在三個月的時間內
股價上漲一倍,然後不到一個月又下跌23%
這幾個月之中
特斯拉的基本面根本沒甚麼大變化
股價卻波動如此厲害
股價波動反映的並非未來獲利的變化,而是投資人的情緒變化罷了

要評估特斯拉的現在價值原則上並不複雜
只要能把特斯拉未來的可能的全部獲利折現到現在加總就可以了
(原則不複雜,執行卻很困難)

如果股價真能反映未來的真正獲利
以現在特斯拉的股價
反映的是未來數十年特斯拉將一帆風順,萬里無雲,無人可挑戰其地位
(有可能嗎?)
ETF的特點就是多殺多
何況ARKK是現在最知名的etf
去年散戶大舉買進ARKK讓管理資產翻了數倍

現在若被散戶繼續贖回
很多持股就會被多殺多
到時候就是遍野重傷啦!
ASF9999 wrote:
ETF的特點就是多殺多
何況ARKK是現在最知名的etf


ARK是主動式ETF
和老巴當時和人打賭的S&P 500 ETF大不同
我是還沒研究和一般基金有何不同
https://www.yuantaetfs.com/IndexFund/IndexExplain
INNOCE wrote:
現在固然資訊流通迅速廣泛
但是股價卻常常不見得能正確反映未來獲利

只要看看特斯拉就好了
在三個月的時間內
股價上漲一倍,然後不到一個月又下跌23%
這幾個月之中
特斯拉的基本面根本沒甚麼大變化
股價卻波動如此厲害
股價波動反映的並非未來獲利的變化,而是投資人的情緒變化罷了

要評估特斯拉的現在價值原則上並不複雜
只要能把特斯拉未來的可能的全部獲利折現到現在加總就可以了
(原則不複雜,執行卻很困難)

如果股價真能反映未來的真正獲利
以現在特斯拉的股價
反映的是未來數十年特斯拉將一帆風順,萬里無雲,無人可挑戰其地位
(有可能嗎?)


資訊雖然流通 但是正確性嘛? 我給一個問號

而且已經在市面上流通的資訊通常都是三手一樣 早就沒半毛參考價值可言
人類對投資的看法做法都在變。
當然如果投資理念能夠歷久彌新,能夠應付未來,那是最好不過的事。
但觀察近幾年巴菲特投資表現,並非很理想。
起初他說,他不投科技業,這樣的判斷能力,顯然已經跟不上未來的腳步。
他終究還是投了 IBM,
他投 IBM時,索羅斯的大將 Druckenmiller 正在放空 IBM.
Druckenmiller 看清楚 IBM 的未來,巴菲特沒這個能力。巴菲特最終賠錢收場。

現在一樣啦,
Cathie Wood 看得見的未來,巴菲特也是看不見。
科技業,不是巴菲特的專業,就讓賢吧。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