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stery wrote:請教前輩,可否麻煩幫...(恕刪) 我不是前輩,從過去兩三年經驗看大概是配獲利的40_50% 左右所以預估明年富邦配2.4左右,中信約1元其實殖利率都大於5%,沒什麼好擔心的
dajenwang wrote:如果真這樣搞不就坐實(恕刪) 只要公司不倒只要公司賺的錢夠發股利只要買的股價夠低沒有什麼不可以買的股票難就難在買在最低價的股票至於存股策略,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驗我的策略只有一個,平衡跟轉嫁風險把持有最低那一張當作目標把買貴的價差轉嫁到別人身上從別人身上賺到多少錢,可以養幾張把成本壓低到最低的股價,我就買幾張,絕不多買當然股價太貴我也不會進場,都是覺得股價可以接受才會進場我手上的中華電 102~110都有但每張成本我都是計算102買貴的價差,都是別人幫我出的有的是用定存利息,有的是用資本利得(賣鴻海賺的價差)
Yaude Huang wrote:難就難在買在最低價的股票至於存股策略,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驗我的策略只有一個,平衡跟轉嫁風險把持有最低那一張當作目標把買貴的價差轉嫁到別人身上從別人身上賺到多少錢,可以養幾張把成本壓低到最低的股價,我就買幾張,絕不多買 你對團結力量大做了最好的詮釋
我記得銀行的壓力測試,金管會一直都有在做,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年中也做過,那時還說我們銀行體質好XD,所以這次的壓力測試,只要你買的股票在前半端的根本不用擔心,退一步說壓力測試不過,資本適足率要提高,導致股利少發也是強化該銀行結構,暫時獲利變少而已但先蹲後跳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