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窮世代的窮忙族

meridian wrote:
你有看完嗎? 影片對(恕刪)



看到你舉挪威的例子就很好笑了,在北歐就比較高級嗎??皮膚白人就比較高貴嗎??資本結構就比較高嗎??
一個靠賣鮭魚 賣石油 賣木材 的國家是有什麼技術含量???
挪威是生產的出晶圓嗎?生產的出面板嗎??生產的出鏡頭嗎??
挪威到底是高級在哪??尤其是在油價只有40 USD的時代??
真正的重點是 北歐是 社會民主主義 的社會,所以住在北歐的人領的就比較多,慣老闆會被打壓,人才會被尊重

說台灣不在頂尖就更好笑了,全世界194個國家,會做晶圓的有沒有超過10個??會做面板的有沒有超過10個??會量產高階伺服器的有沒有超過20個??外匯存底超過台灣的有沒有超過10個??台灣人你不憤怒嗎???
cyberhunter wrote:
看到你舉挪威的例子就很好笑了,在北歐就比較高級嗎??皮膚白人就比較高貴嗎??資本結構就比較高嗎??
一個靠賣鮭魚 賣石油 賣木材 的國家是有什麼技術含量???
挪威是生產的出晶圓嗎?生產的出面板嗎??生產的出鏡頭嗎??
挪威到底是高級在哪??尤其是在油價只有40 USD的時代??
真正的重點是 北歐是 社會民主主義 的社會,所以住在北歐的人領的就比較多,慣老闆會被打壓,人才會被尊重

好~~到此我真的確認了, 你沒看完且沒看懂那個影片, 而且你不懂資本主義

一個國家生活高級與否並不是工業決定的, 是資本決定的
盧森堡有什麼很厲害的工業你說說看? 可是它人均GDP世界數一數二
因為盧森堡左手進右手出賺價差的產業很厲害, 然後就能讓掃廁所阿姨都領超高薪

並不是說西方國家工業有多厲害, 西方國家工業比起東亞也不見得贏, 而且若你有去深入體會, 會發現亞洲人比西方人勤奮多了, 但是西方人憑什麼領高薪又低工時?
金融化這個詞你應該去查查, 他們只是比東方國家金融化的更深更早而已

俗話說有錢就是大爺, 當用錢把球員裁判都收歸為他們的人, 你想要突破現況需不需要問問國際金融資本肯不肯讓你這樣做? 大家都想高薪, 所以台幣可以隨便亂印? 外資持有4千多億美元台幣資產, 亂印導致巨幅貶值, 國際資金要不要撤出? 然後你的產業怎麼辦? 全球化的時代可以關起門來自己玩嗎?
結果你的眼界還只放在國內勞工跟慣老闆之間, 給你影片也看不懂......難怪被吃得死死

另一個影片在給你看看, 認真看完啊, 或許這個可以加深你的感受
meridian wrote:
大家都想高薪, 所以台幣可以隨便亂印?


大家領高薪根本不必印任何台幣,也不需要國際資本同意,工資的高低只是供需的問題,減少勞動力供給工資自然會上漲,現在只要請70萬外勞回家,降低台灣的勞動力供給,工資立即會飆升,人人都可以有工作,人人都可以領高薪!

至於你講的金融化,更是一個大笑話,生產力才是經濟的硬實力,最老牌的金融化霸主:英國,玩了上百年的金融化遊戲,現在還不是越玩越窮越玩越弱,現在英鎊兌台幣連40都不到了,金融化耍耍花招玩玩遊戲短期是可以忽弄,但長期還是要靠生產力,生產力才是真實力

至於那些領高薪的歐洲國家,沒有真正的硬實力,領高薪遲早還是會被打回原形的,希臘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高薪與否,也不是看名目薪資,還是應該看購買力比較準。
台灣PPP還不錯,不能只看數字大小。
窮忙族全世界都有,挪威也有。
窮忙的問題根源不在於基本薪質的多少,而在自身的競爭力。
即使在非洲,只要你的競爭力是前10%,你就不會是窮忙族。
而就算你是挪威人,只要你的競爭力是後面的10%,你一樣是窮忙族。
1.僱主怕給太多,你自己出去開業⋯所以給你餓不死,富不了的薪水
2.外勞持續掏空台灣!應該限制外勞匯出額度
人間五十年、下天の内をくらぶれば、夢幻のごとくなり一度生を得て成せぬ者はあるべき か
cyberhunter wrote:
大家領高薪根本不必印...
,金融化耍耍花招玩玩遊戲短期是可以忽弄,但長期還是要靠生產力,生產力才是真實力
(恕刪)


一路跟到這裡, 終於忍不住來發言幾句表達己見:

在經濟理論基礎上, 小至一個群體, 大到一個國家, 生產力不是真實力的原因, 只能說是真實力的表徵. 真正的實力在充沛的資本. 這一點 meridian 的說法是比較中肯, 並且諸多數據可以佐證的.

大多數人不願面對卻又不能否認的事實是: 資金永遠站在主動的地位, 而勞動(生產)力則是處於被動的腳色. 即便是社會主義下的勞動力依然還是處於被動的腳色. 沒有資金的推動, 生產力是完全不值錢的資源. 這一點我們不用看遠甚至不用借鏡西方文明, 光看中國(近代)歷史就很清楚.
cyberhunter wrote:
看到你舉挪威的例子就(恕刪)


我認真的,台灣的確是個寶島,很多人只要有機會常常去外面闖看看
就知道為什麼了。

日本跟韓國完全是不幸的國度,中國跟台灣都是對年輕人稱得上友善的。
香港可以去死了。
香港今天很慘根本跟中國共產黨沒什麼關係,這個地方的資本結構有問題。
加拿大一樣不適合年輕人,美國只要非常聰明的年輕人我覺得仍有機會。
今天又看到一個討論台灣低薪的問題,
剛好昨天也跟朋友聊到這個方向,而
我立即的回應是,那在台灣當老闆最好了
,因為員工便宜又好用。

所以看問題要從兩個對等的角度來思考,
勞動力也是一種商品,任何的商品在產出
很高的地方,價格自然會被壓低,所以
才會有國際貿易的商情。

人可以選擇在本地的低薪,或是雕琢自己
成為更有價值的商品,讓全世界的買主
爭奪。

如果一個人職能的呈現只是一般般,何能
強迫買方付高價購買 ?
台灣低薪問題成因複雜,大致如下

1.教改失敗
普設大學,人才競爭力下降、吃苦耐勞程度下降,藍領階級大幅減少,導致低階勞力工作年輕人不願意做。

2.外勞政策
因為教改失敗造成的低階人力短缺,卻用大量引進外勞來填補勞力缺口,導致白領工作僧多粥少,因而薪資下滑。

3.產業外移
製造業外移中國、東南亞,造成國內就業機會短缺。

4.costdown政策
企業為了增加獲利及國際競爭力,不斷採取costdown政策,壓縮供應商獲利,間接壓縮員工薪資。

5.企業經營資本化
傳統小型企業、商店在目前以量制價的社會競爭下無法生存,大型企業壟斷市場,導致青年創業困難,企業主剝削受僱者薪資變成常態。

6.觀光旅遊業轉型失敗
政治因素導致台灣轉型發展觀光旅遊博弈產業失敗,許多投資者轉攻內需住宅市場,拉高房價,突顯低薪問題。

7.勞工保護政策
日益嚴峻的勞工政策,導致企業主減少產業投資,無法有效增加就業機會。
tany3472 wrote:
台灣低薪問題成因複雜(恕刪)


降低成本會壓低到員工薪資完全是公司的手法錯誤。
這是兩回事!

我的天啊,到底資方真正優質的手法是有多難被社會大眾知道...
可能這論壇很多人沒好好了解過這個社會。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