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lionray wrote:
如果能判斷出誰在豪小...(恕刪)
維基上很多不錯的東西,但要用在適當的地方。
其實大道至簡,有些道理簡單到你覺得不可思議。有些道理你覺得還蠻正確,但卻不願意去做。
比方說巴菲特好了,不少人說學巴菲特,難道真要超越巴老的績效或詳知巴老的深淺(?)才算有收穫嗎?只要比自己原先的績效更好、又真能賺錢,不好嗎?巴老料很多,挑自己能懂的學,方向對了,大概就是效果打折,多少能賺。
又說綠角,本來自己選股買股賠錢的,學他股債平衡、定期定額投入指數基金,不也更好嗎?
找對人學習不是壞事,怕找錯人呢?買股有模擬盤呢。哪個人可信,你可以真金白銀的驗證,也可以用模擬盤去檢驗。實驗精神國小就有在教了,放著不用能怪誰呢?
再講白一點,先濾掉沒有對帳單的,操盤績效無法通過中長期驗證的,這樣就可以刪掉絕大多數秦假仙,剩下通過的再來挑,或許老師就在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