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日經新聞報導,半導體生產設備與設計軟體是美國廠商壟斷.中國中芯也一樣被美國商務部的禁令約束.換句話說,即使中芯有能力代工,也一樣不准接收華為訂單.否則,沒有了AMAT與Lam Research, 中國中芯也立刻要關門.因此,華為不但高階Kirin990無法由台積電代工,連低階的Kirin 710A也不准由中芯代工.https://zh.cn.nikkei.com/china/ccompany/40591-2020-05-18-04-36-46.html在台積電及中芯國際及其他代工廠商的尖端半導體的製造工序當中,半導體設備企業的美國應用材料公司(AMAT)、泛林集團(Lam Research)還有設計工具等的産品不可或缺,所以會進入美國新的出口管制範圍之中。在美國商務部公開的官方新出口管制文件中,特別載明除非是5月15日之前就開始的生産,並且可以在9月14日晚12時之前出貨,才可以不用申請許可,其他所有的生産,都必須申請美國的許可,才可以出貨給華為。對華為來説,台積電的供應被視為這一年來被納入實體清單後的重要生命線。華為旗下的晶片設計與開發企業——海思半導體在智慧手機CPU(中央處理器)和5G基地台半導體等開發方面擁有世界頂級水平的技術,但製造一直依賴台積電。此外,中國缺乏先進的半導體製造技術,成為應對中美高科技摩擦的弱點,中國以舉國之力加快「國産化」。作為最重要肩負者的華為與台積電的合作現在充滿不確定性,同時就算華為要轉由中國國家支持的中芯國際來進行生産,中芯國際因為半導體設備也依賴美國,同時面臨與台積電一樣的管制。
中芯立刻獲得中國政府注資,因應未來的挑戰.未來沒人說得準.但是過去20幾年,中芯有錢,也有人. 年年虧錢,中國政府年年補錢.目前依舊是遠遠落後在台積電與三星之後.半導體製程可以努力砸錢與挖人,努力研發與優化.持續設法趕上台積電.至於要挑戰上游被美國壟斷的半導體製造設備與設計軟體,那就太搞笑了.https://iview.sina.com.tw/post/22742832美中晶片戰爭未歇,中芯國際(SMIC)15日在香港交易所公告,中國國家集成電路基金Ⅱ與上海集成電路基金Ⅱ分別向中芯南方增資15億美元及7.5億美元(新台幣共約680億元),用於資本開支。美國政府15日公布出口新規定,意圖切斷中國電信設備大廠華為與海外供應商的關係。替華為代工的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深陷美中科技冷戰,能否持續向華為供貨,決定權可能掌握在美國手中。路透社先前曾引述知情人士報導稱,中國電信設備巨擘華為因應美國可能祭出更多封殺措施,正逐漸將自家設計晶片的生產工作,從台積電轉移到中國的中芯國際。中芯國際公告稱,中芯南方是一間12英寸晶圓廠。因預期先進製程的市場需求持續急增,中芯南方的目標是將產能由每月6000片增加至3萬5000片,以滿足未來的積體電路晶圓代工生產需要。中國基金報引述業內人士看法認為,中芯國際獲大基金重金注資以及加快融資節奏,背後是中國國產晶圓自主化的進程正在加快;而美國針對晶圓出口的限制不斷升級,更是進一步加大國產替代的緊迫性。中信證券電子團隊則指出,過去一年華為在IC設計端已基本實現自行研發替代、或是由非美國供應商的轉換,但華為在製造端仍高度依賴台積電,且上游半導體設備、EDA軟體仍被美國廠商壟斷,因而成為美方重點施壓方向。公告指出,增資後,中芯南方註冊資本將由35億美元增加至65億美元。公司透過中芯控股持有的中芯南方股權將由50.1%下降至38.515%;中芯南方將由國家集成電路基金、國家集成電路基金Ⅱ、上海集成電路基金及上海集成電路基金Ⅱ,分別擁有14.562%、23.077%、12.308%及11.538%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