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怎麼寫 先看這幾個星期歐洲怎麼選? 六月底的G20怎麼開?
下面就是胡說的鬼話、笑話 別太認真 因為歷史經常在開玩笑
1 老大怕還沒死經濟、科技 就被老二超過
老二 則是一直在等老大老死 能不打就不打、能閃就閃
結果 老大是以之前打俄羅斯的觀點 選在此時出手 比的是一旦沒有我你會先受不了
. 受不了就找我談 然後就是走向俄羅斯、日本的歷史
但老二是國民黨用對付日本的手段 拖
. 比的是看你氣長還是我氣長(因為一開始的戰略就假定老大會老死 所以前幾年就搞內需)
2 西方的二個體制的對抗 a 二黨式民主(美國、英國、解嚴後的台灣) vs 一黨獨大的民主(台灣解嚴前、新加坡、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
3 反世界自由貿易(經濟弱的國家主張高關稅) 對抗 要世界自由貿易(經濟強的國家主張低關稅)
註:沒事多看歷史 英美的歷史故事
當英國產業革命已經完成相當一段時間后,英國才通過取消《谷物法》,開始了維護其工業絕對領先地位的貿易自由化進程:1849年廢除《航海法》,1860年取消所有貿易和關稅限制,並把自由貿易打造成自由、民主和和平的化身,勸說落后國家也實行自由貿易。
美國經濟在 1894年就崛起了,但其高關稅保護主義卻又繼續實行了四五十年,只是在其工農業帝國的穩固地位無法被其他國家所撼動的時候,也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美國才開始大力推行自由貿易,乃至到最后,美國總統喬治?布什在2001年5月7日的講演中把自由貿易神話成了“在道德上也是勢在必行的”。
到19世紀末,美國工業制成品的競爭力在國際上使許多國家難以招架,以至於1901─1902年在歐洲出現了大量的圖書,第一次向人們拉響了警惕“美國化”的警鐘。我們知道,英國是第一次和第二次技術革命的唯一領導者,但在 1875年開始的第三次技術革命中,美國與英國和德國卻成了共同的領導者,而到了1908年開始的第四次技術革命時,美國卻成了唯一的領導者。
高關稅過去在1980年代前一直是美國的經濟政策,共和黨支持通過貿易保護主義來保護國內企業的發展免受外國企業蠶食,而民主黨則支持通過貿易保護主義來保護農民和工人階級免受外國企業所剝削。1980年代隨著新自由主義的市場經濟發展,以及全球化的興起,兩黨皆轉而支持自由貿易。出處
註:台灣真的強嗎? 之所以這樣問實在是看到太多網友 覺得台灣可能可以一戰美國
因為被美國視為同等對手的對岸 很多網友覺得我們能勝?




註:非西方民主好不好?? 那要看非西方民主的地方是在北韓、委內瑞拉 還是在新加坡、沙烏地阿拉伯??
註:北韓的經濟有學問 要看是在俄羅斯很強時 還是俄羅斯倒之後 因為北韓的經濟曾經有亞洲前三、前五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