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1萬美元如何變成5100萬美元?

andy520hebe wrote:
3.Buffett用被動式投資(ETF)贏了與主動式基金經理人的十年之約,但很大成份歸究於對賭的十年正處於金融海嘯後的QE經濟復甦週期 ; 如果是在大空頭的下行週期,其實未必會贏!


SPY雖然不完全等於美國股票市場,但也有約70%的比例了,視作美國市場的績效表現應無異議。

就算是空頭,也未必就能贏市場。那個經理人十年績效能否贏市場還是個未知數。

除非那個經理人能預知未來,知道未來十年空頭所以十年空手來贏市場。
複利是變有錢最好的方法之一,可惜的是,許多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許多人卻不去用,主因是沒有耐心,或是沒有掌握到獲利的方法。

說實在的,自己不想用心去學,還經常酸來酸去,殊不知自己一次又一次錯過獲利的機會與時間。

我個人就是一位善用複利的投資人,真心建議善用複利的效應。

時代不同,現在可能很難一萬美元變5100萬美元吧~
seykota wrote:
投資1萬美元指數基金變成5100萬美元的故事

猜想

70年後(2090年),北韓投資大師金菲特在公司股東大會上教育大眾要堅持長期股票投資。他舉了個例子說, 如果在2020年投資1億北韓元 (KPW) 到的北韓XX指數基金中,在2090年後,所有的現金股息用於再投資,到今天帳戶總值是1萬億北韓元。

至於當年2020年投資1萬美元到美國的S&P500指數基金中的報酬?美國2090年時不知已破產四、五次了
Iloveleica wrote:
複利是變有錢最好的方法之一,可惜的是,許多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許多人卻不去用,主因是沒有耐心,或是沒有掌握到獲利的方法。

說實在的,自己不想用心去學,還經常酸來酸去,殊不知自己一次又一次錯過獲利的機會與時間。

我個人就是一位善用複利的投資人,真心建議善用複利的效應。
...(恕刪)








Iloveleica wrote:
複利是變有錢最好的...(恕刪)


Iloveleica大是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對啊,長期投資才是王道,沒耐性的投資人會錯過長期高很多的報酬
1+1=3 wrote:
一美元=一英兩=台銀今報43250元
43250x10000=4億3仟2佰5拾0000元
買黃金比較有用


其實這整樓就這篇講的最有價值。我不是說巴菲特講的沒有價值, 而是巴菲特講東西的大家早已耳熟能詳, 比這樓更好例子更多, 結果這樓選了76年這樣的週期的例子, 大家開始酸, 樓主也看不出來為何而酸, 還繼續加碼老子。這種超出一般人的平均壽命甚遠, 且超出一般正常人經濟能力(從20歲開始又能有70幾年前的1萬美元,你能說立足點不夠好我也認了)的例子, 這不是個用來鼓勵人心的好例子。

回頭來看這篇, 5100萬美元約15.7億台幣, 用15.7億除以上面的4.325億, 得到3.63倍。這代表什麼呢? 花了76年, 苦心積慮自己一直照著76年來的S&P500的成分股變動辛苦調整(要記得早年沒有ETF,一切要自己來, 基本上這點就回答了文中問的為什麼幾乎無人能做到), 領到股息還要不能忘記再投入, 然後得到比黃金好3.63倍的結果。大家知道72法則, 把3.63倍再加大用4倍來算, 翻成2倍就是38年, 這代表上面那個辛苦的努力, 年報酬率比買了黃金什麼事都不用幹的結果好(72/38)%=1.89%。當然你要說複利效果讓這個1.89%在76年後變成4倍的差距, 我倒是沒意見, 畢竟這是事實。

眾所周知, 黃金和某些房地產相比, 報酬率是不如的, 黃金主要代表平均通膨的結果, 好地點的房地產報酬率會超過黃金, 假設當年用1萬美元(1950開始好了,比文中的1942還晚開始)買信義計劃區的農地擺到現在, 簡簡單單超過5100萬美元不是問題。

現在知道大家為什麼要酸了嗎? 這個例子仔細分析其實是一個很糟糕說服人不要努力長期投資股市(如S&P500)的反效果例子, 根本會被支持炒房的人拿去當反例宣傳, 巴菲特好的名言更多, 拿這個76年的例子來貼還用老子酸別人, 真的沒有必要。

PS: 2019/02/02 13:00 #34 #35樓已針對, 但想到這篇還沒更正,特來更正。上述關於黃金部分的段落(本文第二段),由於未查證資料正確性就加以引用,導致該段落內容錯誤,此處公開宣告該段予以做廢,需要正確數字可自行計算,原文保留不刪除亦不更新,以保留討論過程之原貌。
複利只不過是一個計算式
就像這裡的很多菜鳥都會說不要買車買房
拿來投資年報酬5%、10%、15%以上的很容易找
幾年後就怎樣怎樣的
問題是你真的找得到好標的嗎
股市說穿了就是一個類零合遊戲
零合遊戲就沒辦法每個人都贏錢
第二次證所稅讓台股生態改變了
明顯的資金往外流成交量大縮
我也在那次看破將部分資金流往房市
每個月的現金進帳看得到花得到
昨天問同事說年終獎金進來了沒
怎麼好像都沒看到進帳通知
同事說上星期早就進來了
還被同事虧說我都沒在花薪水沒在刷簿子
忘了誰說過
複利就像核彈一樣威力強大
核彈每個人都會說
但不是每個人都會製造
股市也一樣
要從一兩千檔中找出有複利效果又要放個幾十年
這種押中的機率好像比簽中樂透還難
因為股市中賺大錢的很少看到
但中樂透的好像每天都會發生
只是想提醒
年輕人不要想一夕致富
也不要好逸惡勞只想輕鬆賺
在股市裡打滾數十年一無所有的多得是
別一頭栽進股市
像某K一樣把全部資金都存股市
投資本來就首重風險考量及資金分配
不能因投資影響日常生活品質...那還不如不投資
那麼投資房地產之後我有放棄股市嗎
當然沒有,股票只是投資組合中的一小部分
我投資的目標很簡單
沒有要買私人飛機
只要退休後能有一筆穩定收入
有塊農地可以做健康的
還開得起車養得起車換得起車就可以了

seykota wrote:
看來巴菲特說的不錯,一萬美元76年後確實變5100萬美元了。但是巴菲特舉的隻是例子,是個最理想的情況,跟中大獎一樣。其實這種投資成功是不可複製的。美國今天資產超過5000萬的人隻有幾萬,其中大多數靠自己闖業或拿高薪。單靠股票致富的人並不多。可見當年1942年沒有什麽人能買1萬指數基金一直拿到今天。看似一件很簡單的事,幾乎無人能做到。為什麽呢:


阿文說我爺爺當年就是這樣在台北買土地的阿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