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1704榮化下市

百略已交履約保證金,應該是快了

榮化的體質和買方也不是樂陞, 且價格讓所有的人都可以解套相信股東都是樂觀其成

oah1616 wrote:
478億榮化併購案...(恕刪)
JerryLee2005 wrote:
今天如果買在$51,...(恕刪)
這樣應該是四% 左右。。 如何算出十%呢?
leader44 wrote:
這樣應該是四% 左...(恕刪)


都說是年化了,當然是要換算成整年囉
我覺得現在的年化報酬是合理的, 這個還是有時間風險,像之前的矽品,搞個兩三年,資金會被套住。
這幾年的多頭,造就了一堆股神,分析財報的,看基本面的,走技術面的,存股的...不管怎樣做,這幾年總的來說,賺錢的人多,自然一堆人的報酬率都是用波來算,每波短的話數天長也不就是幾個月,報酬率都是2位數起跳,根本看不上年化報酬率這種說法
榮化併購的資金來源是向國內銀行辦理聯貸,以投保中心的舉動是否會對銀行團送審的時間的拉長???資料的補充說明??及增加聯貸條件的增加等等,對整個案件要如期在年底成就應該有點小拼。

leader44 wrote:
這樣應該是四% 左右...(恕刪)

JerryLee2005 wrote:
都說是年化了,當然是...(恕刪)


計算「年化報酬率」:

期初投入資金 3,549,000 元

經過幾年1年

期間每年得到的利息 203,000 元

最後拿回(不含利息) 3,689,000 元

總報酬率9.66%

年化報酬率-1.78%
今天回歸理性了,也補漲回來部分
昨順利撿到70張,再來就是看星期一的臨時股東會
看有什麼特別的禮物,加個收購價...但基本上不會了
年化報酬雖然不多
但今年散戶真的每個都有買賺到錢? 散戶都有買台積電?
財產的配置很重要,特別是在台股1萬1了,會不會崩盤誰都不知道
所以一定要保留現金部位,但現金放在銀行,年利率1%多太少
而併購案就是個好機會,讓現金部位Parking
但還是要慎選,這就是功課了
今年冠科及百略已處理掉的獲利已有60多萬了,年終9個月先入袋
機會永遠都有,確認風險作足功課

larryryo wrote:
計算「年化報酬率」:...(恕刪)


用這個公式:RATE(130,0,-51000,53000)*365 = 10.8%
關於本次榮化的股權轉換,身為小股東的下列問題。
1.大股東李氏家族,可藉由本案拿回39億現金,另持有掌握舊榮化之新公司更多股權(2018-09-08 00:58經濟日報 記者吳秉鍇/高雄報導)。
2.KKR和大股東李氏家族合謀,僅以現金200億(約每股22.21元代價,比現有35元淨值更低),並向銀行聯貸278億台幣(且台銀行利率低),藉KKR公司趕出台灣的原始小股東。
3."李氏家族必須承擔未來榮化公司下市後,股份無流動性、五年內無法發放股利",如前面1.所述,其五年股利以李氏家族拿回現金39億現金除以家族持股2.3735億股,每股獲利16.43元,分五年來算約每年3.286元/股,2018年配股也才2.9元/股。無股利之不利益說法無法成立。

所以請榮化小股東為了自己權益一定要想辦法反對53.1元股份轉換案,用盡蠻荒之力。
建議其收購價應該以7/20日發布收購案時之市價約48元+16.43元=64.43元方為合理。


請有買榮化的小股民(特別是樓主有買70張),請用TDCC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股東會電子投票平台https://www.stockvote.com.tw/或出席9/10股東會投下反對票
收購價應該以7/20日發布收購案時之市價約48元+16.43元=64.43元方為合理。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