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川普有什麼資格談●「公平貿易」?工資就不平等了


abc003 wrote:

川普所謂的貿易規則不過就是如此「即雙重標準」
當條件有利於我就搞自由貿易,當條件不利於我就搞保護主義重新構造世界貿易規則退出WTO

關於人權也是相同的雙重標準 科索沃戰爭就是如此
從2014年邁丹開始烏克蘭政府就是違憲上台的,使用群眾暴力推翻政權上台的,上台還用軍隊和屠殺頓巴斯平民,大量證據證明BM-21多管火箭砲炮彈常常故意落在餐廳 學校 住宅區裡 而且是刻意對平民的無差別攻擊,包括支持班德拉(納粹主義)傭兵還有烏東之前發現大量屍體被掩埋的萬人坑 整個村子被屠殺 包括許多小女孩,這個陳文茜從來不會報導過只會聽西方在那裏洗腦,還包括上台後政府支持納粹把一顆人頭寄送到反對派的家中母親這樣的事情,而對於當初政變上台的政府根本不調查,烏克蘭違反明斯克協議幾十次甚至有多名烏東高官被恐怖攻擊殺死,例如汽車炸彈和路邊炸彈,這個西方媒體從來沒譴責過烏克蘭政府,只看到陳文茜再說俄羅斯違反明斯克協議,就跟白頭盔一樣大量西方造假新聞掩蓋了真相一樣,至於那個英國中毒案件,瑞士實驗室調查結果顯示根本就是美國和英國情報局的毒物,包括敘利亞3次生化武器攻擊事件,西方都是這樣造假,等到1-2個月調查結果出來之後往往沒人關注,所以才說這些西方媒體90%左右的新聞都有誤導性,75%是假新聞,50%左右是嚴重顛倒是非黑白

1.美國在19世紀就是靠偷大英帝國技術和貿易保護主義崛起的
當時19世紀英國禁止工業車床出口到美國 美國就派商業間諜去偷大英帝國技術
如果要提產業保護 那麼美國也是在用軍事預算補貼波音的民航工業
2.研發的預算必須來自市場的壟斷 就拿航空工業來說
波音和空巴壟斷了全球市場份額 沒有市場份額和獲利你拿甚麼東西研發技術 必然是在惡性循環之中永遠被已開發國家剝削
就拿台韓美的半導體工業來說 沒有市場占有率和技術就沒有利潤 沒有利潤就不可能再投資到研發和資本支出當中
3.那是中國的眼光比較長遠
知道要用一帶一路拉拔一下第三世界國家,減少他們被歐美帝國主義的剝削
最終才可能打破帝國主義的壟斷模式
所以川普完全沒資格談「公平貿易」光「兩國資本工資就相差5~6倍」還談平等貿易?
你看看你看看這和開發中國家工資差多少倍?
比印度高快20倍 比中國高6倍
根據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2017年印度人均GDP僅1983美元,印度人均年工資2000美元
美國平均為59000美元 最低年工資27000美元 中位數工資至少也有4萬美元以上
甚麼叫民主?
已開發國家8億人口只佔全球10%
控制全球80%財富 統治世界的65億人口算是民主嗎



說到顛倒是非黑白 這個中共說第二 沒人敢稱第一 今天美國稱霸
你中共不爽這套規則可以獨立發展 不是對共產主義很有自信 建立一個
世界共產主義聯盟阿 中共當帶頭老大 規則自己定 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何必在人家底下受氣 喔喔 搞共產主義會讓人民吃不起飯 會起來造反
這制度不是很先進 怎麼會這樣勒


那加入資本主義的懷抱 又不守規則 仗著自己塊頭大為所欲為 被制裁了
還是死性不改 wto能夠強制中國執行嗎 不行的話面對一個不守規則的流氓
人家另起爐灶不是剛剛好而已

說到人權 中共是最沒資格講人權的 槍口只會對國內人民 遠的文革 死了幾百萬
大躍進幾千萬 計生幾百萬 近的64上萬 法輪功無法估計
為了極權統治 中共可以無所不用其極的殘害人民 不聽話就抓起來 敢反抗就讓你消失
上次老兵維權 回去少了好多人 人哪裡去了 政府敢公布嗎 眼睛盯著外國人權
自己國家搞好了嗎 只會宣傳外國不好 不會增加中共統治的合法性啦
nickmice wrote:
樓主講解的十分清楚,在此表達感謝!
可否再深入談談社會主義中的創新要如何達成?資本主義的種種弊病雖令人厭惡,但這是人類目前提升生產力的最佳方式,即使是老共仍不可避免地利用資本主義的競爭優勢提供創業與創新的來源。
歐洲國家的制度在亞洲是相對陌生,其生產力不及美國是事實,這些國家的社會主義現狀若無法與美國競爭,大陸的社會主義有何不同之處能超越美國呢?
對於台灣的亂象,撇開政治的統獨爭議,樓主可否提供見解,台灣的未來發展方向為何?


我有發表過如下觀點,未來其實馬克思已經預測過了

已開發國家內的中產階級人數將減少,無產階級的隊伍將擴大


世界革命將會在已開發國家內部發生,無產階級失去的只是鎖鏈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


儘管資本主義演化到國際無產階級主導的社會主義階段可能需要30年左右的時間
台灣人其實不存在●所有民族都是虛假的幻想

人工智慧導致共產主義●唯物史觀基本原理

駁倒●收租不是社會米蟲論●


中美貿易戰根本原因●是隻永遠吃不飽的兔子

《大失敗》資本主義必定滅亡的根本原因,馬克斯主義經濟學原理The Root Cause of the "Great Failure" of Capitalism to Perish

沉思行者 wrote:
說到顛倒是非黑白 這個中共說第二 沒人敢稱第一 今天美國稱霸
1.你中共不爽這套規則可以獨立發展 不是對共產主義很有自信 建立一個
世界共產主義聯盟阿 中共當帶頭老大 規則自己定 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何必在人家底下受氣 喔喔 搞共產主義會讓人民吃不起飯 會起來造反
這制度不是很先進 怎麼會這樣勒
2.那加入資本主義的懷抱 又不守規則 仗著自己塊頭大為所欲為 被制裁了
還是死性不改 wto能夠強制中國執行嗎 不行的話面對一個不守規則的流氓
人家另起爐灶不是剛剛好而已
3.說到人權 中共是最沒資格講人權的 槍口只會對國內人民 遠的文革 死了幾百萬
大躍進幾千萬 計生幾百萬 近的64上萬 法輪功無法估計
為了極權統治 中共可以無所不用其極的殘害人民 不聽話就抓起來 敢反抗就讓你消失
上次老兵維權 回去少了好多人 人哪裡去了 政府敢公佈嗎 眼睛盯著外國人權
自己國家搞好了嗎 只會宣傳外國不好 不會增加中共統治的合法性啦


你的想法我過去已經回答過


1.這套玩法蘇聯已經玩過 一國社會主義是不可能的

馬克思認為因為已發發國家資本有機構成比較高,世界革命首先將在那裏發生

但是列寧在20世紀初「觀察到帝國主義具有壟斷妨礙競爭的持久優勢」 會延長資本主義國家的壽命

因此認為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本質上是一種壟斷的腐朽的社會結構


abc003 wrote:
人工智慧導致共產主...(恕刪)



我之前也和網友討論過:「共產主義並不是烏托邦而是人類歷史發展必然規律」
投資房地產會導致經濟衰退●許多人的合成繆誤


chalupa1 wrote:

若是如此,我是對共產主義經濟能否達到 「歷史五段論」中的第五階段,感到非常悲觀,原因很簡單:
按Game Theory,這是典型的Prisoner's Dilemma,
雖然每個人知道「合作-Marxism」會使所有人有最大收益,
但若是只有我「合作-Marxism」 + 別人「背叛-Capitalism」,我的損失會最大。
反若是我「背叛」,我的損失不是最大/可能還有收益。
所以,若我是理性的人,假設別人也是理性的,而且能有自由選擇,我會選「背叛-Capitalism」


我不是隨時有空24小時在線上 回文有時沒看到 如果看不到你可以回兩次----

這種矛盾性是在資本主義生產中才產生的,賽局理論中的囚徒困境正適用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

你可能會說共產主義經濟下人類生產的積極性會受到影響(但是沒有任何國家實行過共產經濟體 包括蘇聯)

但是那不是共產主義經濟,不管是蘇聯的計畫經濟或者是北歐模式的社會主義

本質上都不是共產主義, 是「中國是初級社會主義經濟」 或是「瑞典 芬蘭 可以等北歐國家稱為發達社會主義」

「共產主義經濟是一種把個體利益和整體利益結合的一套制度」 就不會有你說的資本家和無產階級的矛盾性

不會有賽局理論中-囚徒困境的產生,至於如何達到這種狀態 ??底下我會說明


原始社會中的氏族和公社可以是共產主義經濟是因為 ,當時社會生產力不發達 不需要大分工

根據亞當斯密的理論國富論 經濟就是在專業分工之下得到效率的提高

西方的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 說過如下的話 ----------

如果一個人來完成生產鐵釘或針,所有生產步驟他一天可能可以做10個針或鐵釘
(比如找鐵匠製作)

如果把鐵釘的生產拆解成1000個基礎的步驟

讓一群工人在工廠的流水線上分工合作

人均產量一天可能可以生產1000個鐵釘 相比之前的手工生產10個1人完成所有製程 單位產量提高100倍

人均產量在分工之下效率得到極大的提升 成本被降低

這就是資本主義生產戰勝農業時代手工業的原因


但是也因為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 導致勞動者本身不擁有了生產資料

發生「生產資料所有權」和生產者勞動者之間發生的分離現象

在中世紀 許多農民本身就有生產資料 在英國也有許多小農 小店主本身是有自己的生產資料可以自己玩成生產和銷售

而分工的效率提高帶來的提升導致「生產資料所有權」掌握在資本家手上 和實際生產者的分離

馬克思就觀察到這種矛盾性的存在

這種制度的未來會如何會產生的結果雖然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了成本

但是也就是資本有機構成會提高 利潤率會在競爭之下變得越來越低

----------------共產經濟如何達到在公有化生產資料條件下的把生產者個體利益和整體利益的結合

首先共產經濟的實行必須是在資本主義生產極端發達的國家之內 這是一切的先決條件
(而且到了他的末期無法再繼續擴大在生產 資本有機構成越來越大)

19世紀的馬克思一開始就不認為會在俄國和中國這類國家發生,可能在未來的大英帝國發生

因為這些農業國家「資本有機構成」太低也就是說沒有先進的生產力當時是農業國家

連列寧的導師普列漢諾夫也持這種觀點 (因此後來和列寧分道揚鑣)

而托洛斯基甚至認為俄國根本不可能在國內建成一個發達社會主義 更別提是共產經濟

因此需要不斷輸出革命到西歐 在波蘭卻遇到慘敗

後來史達林把它(托洛斯基)暗殺在墨西哥,而托洛斯基也反對獨裁者即史達林模式的計劃經濟

而史達林是想在一國之內建成共產經濟還且還是在落後的經濟體之內(最終走向的是計劃經濟-即國家資本主義)

但是這模式本身還是必須同資本主義的外部世界性競爭

只有成本最低的和勞動生產力最高的經濟體能在這種經濟競爭中生存下來

冷戰70年的歷史已經證明這一點 一國之內不可能建成共產經濟


如果一個國家把所有勞動者的工作崗位全部換成機器人 歷史上不斷反覆出現的變革

1.在狩獵採集時代人類的生產是分散、共享的原始氏族社會
後來為了發展農業和水利建設出現了中央集權型態的國家
(因為集中大規模生產比分散更有效率 農業的單位土地產量比採集狩獵更高
但卻需要中央集權的國家投入土地改良興修水利如大禹治水 這是經濟基礎改變第一次改變上層建族)

2.例如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以前各國是農業社會,一國的總就業人口農民有90%的人口比例

後來圈地運動導致農民全部失業,並進入了城市進行工業生產 這是經濟基礎的改變導致上層建築和社會組織的改變

3.第二次和第三次工業革命是電氣化的時代和資訊化的時代

製造業本身的勞動生產力不斷提高 需要的人工越來越少

因為在一個21世紀的現代化國家 ,服務業有時可以達到81%人口 製造業只占19%人口 農業站1%就業人口

4.第四次工業革命是即將發生的變革---------------

服務業就業人口本身可以全面性的被AI人工智慧所取代

想想看22世紀可能出現的狀況,一個國家就業人口最多的低端服務業完全消失

無人車自動駕駛 自動化物流 無人零售商店 大數據醫療 大數據金融分析

因而不需要司機 倉儲物流 不需要零售店員

連高端服務也不需要太多醫生 金融從業人員

總之強人工智慧可能戶吹現而全面性取代人類所有工作種類

在這個社會下勞動生產本身就變成沒有必要

因為生產完全100%自動化 連管理階層的高級工作崗位90%也被自動化

這時候社會普遍大規模失業 就需要無條件基本收入 和生產資料公有化制度

否則社會100%人口都將沒有工作可以做這是一格極端的完全永久性失業狀況

所有收入都將壟斷在資本家手中

至於你說的生產者和資本家的之間的矛盾性這時已經消失了

因為沒有人類去生產

共產經濟在生產力不發達的社會實行會導致「勞動積極性被破壞」

而在一個全不由機器人完成生產的100%失業率社會就不適用這種矛盾性

因為人類根本不需要勞動 生產只需要案一個鈕就自動完成 全球沒有半個人類在進行生產勞動

只是公平的分配機器所生產出來的產品

即使一開始是資本主義的生產模式 最終將演化成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階段

這於這種演化是如何大成的 也可是無產階級大革命 也可能民主制度下重新選舉完成的演化

但是哪條路線走得通 要看當時的資本家肯不肯變革自己

如果資本家堅持讓全球75億人口餓死 自己壟斷所有生產資料 並且不需要任何勞工

那75億人口在資本家眼裡就是多餘的、過剩的就業人口 已經完全不需要 會完全餓死

這種經濟基礎產生的上層建築變革,過剩人口將推動共產經濟





chalupa1 wrote:
然後請不要再引我們的討論文了 謝謝
真的 您很多用語 我很多是看不懂的 很燒腦的


你看不懂就代表你很多基礎不了解就妄加批判 ,這是你需要做功課來理解這些"專有名詞"

經濟學有經濟學專有名詞 你要閱讀其他人文章要先有這些基礎 理解這些"專有名詞"

打個不恰當的比喻
就好比一個宗教人士和唯心主義者不懂物理學的人

連國中物理的基礎名詞都不懂,就開始批判量子力學和相對論

開始批判物理學是反上帝的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專有名詞

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是什麼

經濟基礎決定社會上層建築的架構如何運行,他們之間的關係是生產關係所決定的

生產關係也就是生產的方式

狩獵採集--氏族社會 是一生產關係

農業社會--中央集權國家 是一種生產關係

資本主義工業生產---現代化共和國 是一種生產關係

高度AI自動化----社會主義經濟

全面AI自動化---共產主義經濟


上層建築

這是唯物辯證法和歷史唯物主義哲學的基本概念

所以才說樓上批判馬克思是空想社會主義和烏托邦是錯誤的

他的分析是基於科學的共產主義經濟就有現實上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只是社會資本有機構成太低 和落後生產力還不能適性先進的社會生產關係就必然會崩潰

如蘇聯解體這樣

如想想在狩獵採集社會強行推動資本主義生產會如何??

比如你在1萬年前的原始社會讓1000個部落的人口強行實行資本主義經濟去推動汽車 和智慧型手機生產

但是這種強行推動會導致那1000個部落的經濟崩潰

人還要靠打獵維生 採野果子 社會沒辦法達成規模經濟生產力也不構

但是你激進的改變太過先進的生產關係 卻叫1000部落單位的人口去生產晶圓廠和面板廠

那1000部落人口就算把晶圓廠蓋出來生產了CPU自己卻會活活餓死

他需要打獵 採野果來生存 你去叫他用資本主義生產CPU 汽車

資本主義生產制度就根本不適合當時落後條件下的生產力


必須先發展農業 也就是第二階段還沒走完你就想跳到第三階段

共產主義經濟和發達社會主義經濟也是如此

他的底層就是經濟基礎需要高度發達的生產力來支持

不管是馬克思和恩格斯、普列漢諾夫 等人正統馬克思主義者支持的

至於那些修正主義的馬克思主義不再討論範圍

蘇聯經濟的崩潰是因為它的生產關係太過先進、上層建築太過超前200年而崩潰


而生產力太落後用22世紀的生產力關係方法上層建築去維持19世紀的生產力

共產主義不能適應環境就是因為太過先進而崩潰(如同我那個狩獵採集社會去強推資本主義生產手機的例子一樣)

要維持高度發達的社會主義 人均GDP至少要有4-5萬美元這樣的水平

中國就很務實了 知道自己人均才9600美元只能稱自己是初級社會主義國家

也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chalupa1 wrote:
謝謝 讓我慢慢問同...(恕刪)

chalupa1 wrote:
==== 我在這copy (1) (2) 部分 以有完整性===
大概是2100年以前 為了進入第四階段的後期達到第五階段的目標 達到「資本主義生產極端發達」階段
全球每一個國家要
1) 努力去做一些事:
如 加速提升生產力 我們要「生產極端發達」
如 研究創新更進步的AI/機器人 (最好更低價 每個人都可以有) 我們要「生產極端發達」
2) 努力地避免一些事:
如 一些事會影響「勞動和創新的積極性」 以致拖延「生產極端發達」的發生
如 放任自由的資本主義
在第五階段以前:
「資本主義生產極端發達」是目標 以上的(1)部分是加分 (2)是減分
====
當然 有其它的(1) 或 (2) 的選項 都是可討論的
現在加上一條
-- 在第五階段以前 「資本主義生產極端發達」是目標 以上(1)是加分 (2)是減分
-- 在第五階段以前 不能放任自由的資本主義 因為必定會產生反作用力 ==》 放任自由的資本主義 是減分
-- 在第五階段以前 "一切的先決條件"未滿足前,共產經濟是不合適的 因「勞動積極性被破壞」 是對「達到第五階段的目標」 是有傷害的
-- 大概是2100年左右 依生產力提升的狀況 全球世界可能達到 「第五階段」
我假設您對以上沒有很大的爭議 要麼就是要多加幾個限制條件 但不會全部推翻 我也嘗試要向您確認好幾次了 是吧


意思近似但不準確

「資本主義生產的極端發達」應該修正為「物質生產力的極端發達
這種物質生產力的發達可以是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結合的一套制度加速提高了生產力,不完全是資本主義提高的結果
例如社會住宅、醫療健保、免費免及高等教育制度 甚至是在「發達社會主義階段」提供的無條件基本收入
讓窮人也能真正100%真正釋放出創造力而勞動 和真正有能力做自己有興趣想做的事情 而不是為了基本生活物資而勞動
想當工程師的就去當工程師 想當科學家就去當科學家 想當藝術家者就去當藝術家
而不是「為了維持生存而維持必要勞動時間」導致「無產階級」永遠處於一個生產力被壓制的階段

等等等社會主義制度之下加速的推動提高生產力 ,真正100%完全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只會造成衰退和經濟危機而已

chalupa1 wrote:
就這點「資本主義終會滅亡」 ---
若是 資本主義 在第五階段以前滅亡 :
A==> 具有人道關懷的真正共產思想的人 是不會以輕鬆看待「資本主義滅亡」 因為窮人會受苦更多 (共產思想是由關懷窮苦人出發的 是吧)
B==> 就算「資本主義終會滅亡」的觀點被證明是對的 具有人道關懷的真正共產思想的人應該不會以勝利的心情看待
(請問您同意 以上A/B嗎?)
一個 Great depression時期 經典的照片
換一個角度 (沒有住所/食物)
C==> 事實上 在第五階段以前 "一切的先決條件"未滿足前,共產經濟是不合適的
D==> 在第五階段以前 共產經濟 不是選項之一
(請問您同意 以上C/D嗎?)
==> 「資本主義生產極端發達」是目標 目前2018因沒有其他選項 我們是需要資本主義 所以才能有美麗的「2100」 (但放任自由的資本主義 是減分)
==> 資本主義 在第五階段以前滅亡 2100年的預估值只會向後推 是減分


上層建築有時候並不會自動的變革,因為存在許多反動的階級和既得利益者

舉個例子,在滿清帝國末期 「封建君主制」影響產業資本家的發展

馬克斯在共產黨宣言中也指出過 產業資本家也曾經起過革命推動進步的作用 主要是看到當時「資產階級革命」
資產階級革命

但是在一百多年的發展後來卻自己成為反動階級

再看看第二階段的社會上層建築和反動勢力影響過第三階段的生產力發展所以有了辛亥革命 自強運動 維新變法等等

不推翻滿清就不可能完全實行現代化,因為這是一種「上層建築」對「現代化工業國家生產力和經濟基礎發展的阻力」

想想看裹小腳不廢除、造個鐵路都要因為破壞風水而被強制拆掉、

當時拉根電線都要被朝廷保守派批判成不忠、不孝 拿孔孟思想和八股文來批判那根電線違反忠孝仁義

慈禧太后是中國第一個有汽車的人 當時說:「這東西跑這麼快要吃多少草啊?」

但是司機前座和慈禧平起平坐於是叫司機跪著開車,想想看這種第二階段的上層建築完全僵化了部改革,當時不革命還有救嗎?

同樣的道理:
當資本主義的生產力發展如果受到了某一種阻礙,反動既得利益者的偏袒就應該發生變革甚至革命

可以是和平的變革(例如普遍的高素質公民透過選舉)、但是台灣不比北歐這種狀況發生的機率很低因為沒有普遍高素質公民

也可以透過革命和戰爭以武力推翻上層建築,但是永遠應該作為萬不得已的最後手段

如果既得利益者堅決反對變革以適應新型態生產力的發展「無產階級革命」還是必要的

第三階段到第四階段中後期,有可能是和平演變而避免了自由放任的經濟危害,也可能是革命

例如前陣子台北市房地產主反對社會住宅 既得利益者害怕會導致房價下跌

卻不知道許多歐洲國家50%人口居住在社會宅 例如瑞士有一半民眾根本就住在相對便宜的社會住宅沒打算買房

甚至台北市政府還把社會住宅經營權主讓給建商和包租代管業者等營利團體

而價格(85折)是貴到沒有資格稱為社會住宅的程度


這就是一種反動階級再阻礙生產力發展 讓更多資本被浪費消耗在炒房這件事情上
abc003 wrote:
我之前也和網友討論...(恕刪)


中美貿易戰的根本原因●是一隻永遠也吃不飽的資本兔子

以下是前幾天對對網友的回覆

1.中國能在過去維持經濟高速成長的秘訣在於,中國儲蓄率佔GDP比重為50%,而美國人幾乎不儲蓄,古典經濟學中的賽依法則儲蓄=投資,但這是在沒有國際資金流動的情況下,為什麼會有經濟成長?歐美的消費主義本質上只是把自己的資本消費掉不會增加勞動生產率所以才有70年代的停滯性通貨膨脹,經濟成長本質上是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造成的,勞動生產率可以表述為每一單位的勞動產出更多數量的產品,勞動生產率為什麼會提高?原因在於不斷對自己的實體經濟進行投資&研發和擴大再生產,因此生產資料的數量和品質可以不斷提升,但是投資自己的經濟的經濟來源最終來自儲蓄,不管事國內儲蓄還是外國人的儲蓄,從國際資本帳範圍來看儲蓄=投資,但是以一國範圍來看儲蓄大於投資的比例就是超額儲蓄率,會有超額儲蓄產生是因為本國人民的儲蓄被投資在外國的經濟上,中國國內儲蓄率有50%不需依靠大量外國資本投資,美國人本身不愛儲蓄是依賴外國投資來推動其經濟成長的,這也是美國為什麼這麼在乎熱錢的流入,但是資本主義的生產規律就是不斷擴大在生產,產品會以更低廉的售價被生產出來,因此可以消費的更多,因此利潤率會降低,而中國的產能過剩導致低端產品(如鋼鐵 水泥這些)這些銷售不出去,因此前幾年才有供給測改革,中國工資也在提升降低了資本家的剩餘價值率M/V(即利潤和工資的比率),在低端製造業(鞋子 襪子 衣服雨傘這類產品)領域面臨越南、印度 緬甸印尼等低所得國家競爭,因此中國的戰略就是盡快升級到高端製造業領域,但是全世界的市場份額是有限的,



在外行看來,影響一國淨出口的因素似乎有以下幾項:
本國商品和外國商品的價格
匯率
貿易協定
貿易壁壘
本國和外國的景氣循環
但在事實上,決定淨出口的因素只有兩項:
國民儲蓄 國內投資

淨出口=國民儲蓄-國內投資(NX=S-I)
原因是:GDP=C+I+G+NX
∵Y=C+I+G+NX
∴Y-C-G=I+NX
∵S=Y-C-G
∴S=I+NX
∴NX=S-I (各字母代表的意義為:Y——GDP,I——國內投資,G——政府購買,NX——淨出口,S——國民儲蓄。)


資本兔子定律
有一隻資本兔子會不斷無限的吃草不斷長大,吃光了自己國內的草之後開始吃全世界的草,但是又有其他兔子競爭,英國兔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吃全世界的草 德國兔子在和英國兔子競爭全世界的草因此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接著來說一次大戰前的公債。僅僅靠守信的話,政府發行的各種債券還是沒法吸引人們去購買,這裡還需要一樣東西,就是回報,而且必須是高回報。英國政府所做的,其實和現在的企業沒什麼本質區別,簡單描述就是:發行債券或者股票→融資→投入項目運作→獲得收益→割取部分收益用於分紅→債券信用上升、股價上漲→發行新債(新股)→更大規模地融資→上更大的項目。遵循這樣一個正循環,一個企業便開始「做大做強」了。這個循環中最關鍵的環節,就是「項目運作→獲得收益」。具體到近代,對於叫做「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那家「企業」來說,它在當時的「項目」就是從當地人民或是其他列強手裡奪取殖民地,然後作為資本家工廠的原料產地及產品傾銷市場。而它的「投資者」則包括王室、貴族、資本家、平民百姓以及大量的國外投資人。在英國一次次的對外戰爭以及隨之而來的黑奴貿易、鴉片貿易等種種勾當中,所有的「投資者」都分到了一份「紅利」。

資本家從殖民地以極低成本獲得原料,投入生產,再把產品傾銷回殖民地,獲得利潤。資本規模擴大,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國家實力進一步增強,於是資本家和政府合夥去搶更多的殖民地回來,獲得更多的利潤。如此週而復始的循環中,「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公司的殖民地「生意」(經濟)越做越大,競爭力也越來越強——套用證券交易中的說法,這就是在「多殺多」。這樣一來,荷蘭、西班牙、法國……一個又一個競爭對手被英國人打翻在地。英國開始海外殖民擴張的時間其實比歐洲其他國家要晚很多,但制度上的優勢讓英國後來居上,積累了雄厚的資本。基於這些資本,英國又率先開始了工業革命,進入到了工業時代,由此在生產上進一步得到了優勢。

用政治經濟學裡的話來說,這裡面所反映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資本的擴張性」,不過要是這麼寫的話估計大家就沒興趣往下看了,所以這裡我們要換個說法。打個比方,有一種叫做「資本」的兔子(這裡我們先不去考慮生物學方面的合理性),對比以前的品種,這種兔子胃口超好,有多少草一次都能吃進去,而且生長迅速,理論上說沒有極限,越吃個頭越大,個頭越大,就需要吃越多的草……

最開始的時候,「資本」兔子肯定會先對窩邊的草下口,因為這樣最省事,但是窩邊草的數量畢竟有限,而且吃光了的話會危及兔子自身的安全,於是兔子就開始到更廣闊的地方去找草吃。

打從15世紀開始,在英國就生活著「資本兔子」,它們從窩邊草開始下口:先是兔(羊)吃人運動,之後失去土地的老百姓進入到了資本家的工廠裡做工。然而英國國內乃至歐洲地區的市場是有限的,為了提高利潤,資本家就拚命壓低工人的工資,延長勞動時間,越是這樣,工人的購買力越差,資本家的獲利空間越小,於是資本家越是要壓低工資,這顯然是一個遲早要走不下去的死循環。而且人不是機器,套用後來的一句話說:「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會有反抗。」資本家不把工人當人看,工人們自然就要反抗,最早是消極地破壞機器,到後來發展成工人們團結起來組織罷工,給自己爭取權利,以至於到了19世紀20年代,工人們掀起了著名的憲章運動。總之,窩邊草再繼續吃下去,是要危及「資本兔子」的安全的,而且窩邊草也快被吃光了,於是「資本兔子」開始去吃遠處的草——當然這是為了表述方便,事實上資本家不管是窩邊草還是窩遠處的草,一直以來都本著是草就吃的原則,只不過不同的時間段,吃的力度有所不同罷了。這裡所說的「遠處的草地」就是殖民地。19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英國憲章運動,其直接產物之一是1840年鴉片戰爭,英國工人待遇的逐步改善,社會矛盾的緩解,說到底並不是因為資本家慢慢變文明了,這是以開發中國家人民(當然那時還沒「第三世界」這個詞)的災難為代價換來的。


20世紀第二次工業革命至少讓資本主義延壽了100多年,

但是馬克思所遇見的經濟學規律將在幾個世紀的時間內更長的時間內體現出來

19世紀末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化學工業 電氣化 農業產量的增加 人口紅利 以及後來的30年代大蕭條

和二次世界大戰後嬰兒潮增加的人口紅利,都是給資本主義延壽的原因,但是這種擴張不是沒有極限的

因為到了一定程度,如果還不變革只會造成人類被永久奴役而已


美國是一個霸權主義國家,造成全世界人民的許多苦難,但是要看清現實才能更好的評估狀況

2.美國的貿易赤字來源於其利潤---即剩餘價值跨國轉移剝削全世界人民,依據特里芬悖論New Triffin Dilemm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riffin_dilemma
這困境最早是由比利時裔美國經濟學家羅伯特‧特裡芬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該悖論的規律指出一個國家的貨幣要成為國際儲備和結算貨幣,就必須要輸出赤字,例如美元要成為國際貨幣,必須要有美元從美國國內流出才有可能,那就會產生貿易赤字,但是美國有赤字代表美元匯率太高美元的購買力被高估才有可能,於是形成邏輯矛盾,一國貨幣要形成國際貨幣一定要有大量赤字,匯率一定要被高估,那製造業的基礎可能會被掏空,例如中美韓日台的三角貿易,美國出口一隻蘋果手機 賺走大量利潤 但是在中國富士康的工廠製造,進口韓台日的零組件,中國提供的勞動力最多只賺到了附加價值很微薄的組裝代工費用,而關鍵零組件卻要和日韓台進口,最後出口到美國,蘋果公司的利潤就變成美國的貿易赤字,按造這個邏輯iPhone變成中國的貿易順差,所以美日韓台的跨國資本主義公司的利潤藏到中國的貿易順差裡面去了,經濟學中,或者普通大眾觀念裡,一個普遍的謬誤是,貿易順差好,貿易逆差不好;貿易逆差有害本國經濟。關於貿易逆差和順差,一是在清代關於鴉片貿易帶來的貿易逆差;二是目前中國大量的外匯儲備和對美順差,這兩個貿易差額現象都帶來激烈的爭論。巴斯夏在160年前,就指出了該觀念的錯誤。在該書第十三章《貿易差額》中,巴斯夏舉了兩個例子來說明:一位法國商人出口了50法郎的葡萄酒到英國,在英國賣了70法郎,接著用這70法郎買了煤炭,然後又進口到法國,賣了90法郎。該商人賺了40法郎,但是法國對英國的貿易逆差卻是40法郎。
假如裝載葡萄酒的貨船在海上沉沒了,商人損失了40法郎,但是,法國海關的記錄結果卻是貿易順差40法郎!

最近的中美貿易戰的危機基本上是資本主義危機的一種模式演化而成,本質上是美國內部貧富差距越來越大資本積累和集中的趨勢造成的必然結果,為了維持資產階級的統治不得不找個假議題把內部危機轉化為外部危機,民族主義基本上都是非理性的為了把內部資本剝削窮人的矛盾轉化為外部矛盾,貿易赤字本質上是世界各國再對美國輸出剩餘價值造成的,也是特里芬悖論的結果,因此形成貿易經常帳赤字但是金融資本卻是淨流入,而貿易戰只不過是藉口,本質上是資本擴張爭奪世界市場份額所引發的危機,美國的民主早就已經是代理人模式,背後是財團金主提供政治獻金和控制國會是由說集團,寡頭媒體控制意識形態,川普只不過是懶的用幕後控制的方法自己跳出來選的差別而已,和那些躲在幕後控制的民主黨基本上都是相同的偽民主,資產階級的代議民主制必然成為一種偽民主,民主的前提是經濟民主和社會主義制度最後顯示出西方經濟學的虛偽,為什麼西方在談論馬克思更多從人道角度出發而不敢研究馬克思提出的數學經濟模型出發,原因在於他們想掩蓋資本家剝削勞動者生產剩餘價值的理論,就好比你研究牛頓和愛因斯坦的理論不看他的數學方程式去管他的私人領域之事一樣可笑比如牛頓和誰結婚生幾個孩子都是她的私事,如果說資本論第一卷是討論剩餘價值如何生產,第二卷是如何流通,資本論第三卷中提到資本主義有一個長期規律就是資本有機構成提高會造成利潤率下降的規律
Tendency of the rate of profit to fall 想理解這個原理可以參考
Tendency of the rate of profit to fall
對於解釋最近全球化和西方國家反全球化例如脫歐的深層原因很有幫助


6建議看一看本書資本主義生產大衰退的根本原因.
大失敗 資本主義生產大衰退的根本原因
能夠好解釋這個問題找出西方經濟學的缪誤,不管是凱因斯的經濟學還是新自由主義本質上都不能解釋的問題


解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學理,
馬克思的利潤率公式P'=M/(C+V)
總價值W=C+V+M
P'=利潤率
M=剩餘價值
(C+V)等於所用的資本總量
C是不變資本,V可變資本就是工資, 而C是不變資本例如機器設備和廠房 利潤率P',簡單來講就是所用資本總量和賺到剩餘價值的比率
如果資本家不壓抑V 即提高M/V剩餘價值率, P利潤率會有長期降低的趨勢 因為所用的資本(C+V)中的C不斷提高而分母不斷變大 利潤率的降低很大程度上是C不斷提高的結果使的分母(C+V)變大,導致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導致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降低了社會總「平均利潤率」 即使V的絕對量不變還是會降低利潤率 而如果美國資本家要壓抑V工資 ,提高剩餘價值率M/V(即剝削率)也是存在美國國內的工會的抗議政治上的阻礙等等因此美國會走向帝國主義從國外輸入剩餘價值和利潤,但是現在中國製造業升級會擠佔他們高端市場的利潤(和剩餘價值份額),就算剩餘價值比率M/V不變 即資本家不壓縮工人的工資比率,總資本(C+V)中的C提高也會降低總利潤,及資本有機構成的不斷提高是長期降低利潤率LTFPR規律的原因 也符合馬克斯的觀點 之所以說LTFRP規律「與常識相違背」,是因為對許多人來說如下觀點似乎在直覺上是顯而易見的,即一個更有效率的資本主義就是一個賺錢更多的資本主義。這一直覺由於如下事實而得到強化,即技術先進的公司比技術落後的公司賺錢更多——通過採用比其競爭者更為先進的技術,單個公司的確提高了它的利潤率。然而,如果說這意味著當整個經濟體的生產力提高,整個經濟體範圍的利潤率也將會提高,那就犯了一個邏輯錯誤——合成謬誤。 這裡我舉幾個類似的例子。在看台上如果你站起來,你會看得更清楚;但如果每個人都站了起來,那麼並不會每個人都看得更清楚。如果你獲得了碩士學位,你將得到一個更好的工作並且掙更多錢;但如果每個人都擁有一個碩士學位,那麼並不會每個人都得到更好的工作並且掙更多錢。 合成謬誤(Fallacy of Composition)是薩繆爾森提出來的。微觀上而言是對的東西,在宏觀上並不總是對的;反之,在宏觀上是對的東西,在微觀上可能是十分錯誤的。如,一戶人家教育小孩刻苦學習,考上大學,成了人上人,但家家都這麼做,卻無法如願只能造成學歷的貶值。對個體而言是正確的事情對總體而言可能未必正確。如果不瞭解這一點,一個人就很容易掉進合成謬誤(FallacyofComposition)的陷阱。在日常生活中,合成謬誤的現象比比皆是。比如在觀看演出的過程中,前排的人為了看得更清楚一點而站起來,後排的人也不得不站起來,當所有的人都站起來之後大家都沒有看得更清楚,相反每個人的福利還大為下降。再比如,只有一個家庭購買轎車會大大方便出行,而當所有的家庭都擁有了自己的私家車之後,道路上可能車滿為患。資本有機構成的不斷提高是降低利潤率的主要原因也符合馬克斯的觀點 (但是利潤總量的增加和利潤率降低可以同時存在)

假設生產原來需要兩個工人,現在需要一個,那肯定是因為技術變了。如果勞動時間和工資沒變,那麼有機構成顯然上升了一倍。東西還是賣1000塊,那麼毫無疑問,一開始利潤是會上升的,因為你節省了一個人的工資或者說勞動力價值。但是這時候你的技術在這個時候不普及,別人都用兩個工人,你用一個,自然會賺到。當個別資本家應用新技術使得資本有機構成提高,他是可以通過暫時不變價格來提高利潤率的,但其他資本家看到這個資本家賺的這麼多,也採用這個技術,然後就是生產這個產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降低,售價降低,直到利潤率回歸平均利潤率。在這個過程中假設剩餘價值率不變是為了敘述問題的方便。 不過問題也在這裡,如果假設了剩餘價值率不變,當全社會的資本有機構成c/v提高,那麼平均利潤率就會呈現降低的趨勢。剩餘價值率或者剝削率的提高,在資本論裡是被歸為阻礙利潤率下降的因素之一,除此之外還有單位生產資料價值因技術進步不斷降低。也就是因為技術進步,不變資本c的價值量也在減少,抵消了因廣泛應用機器而產生的資本有機構成(c/v)的提高,此外還有對外貿易、股份資本等等。但馬克思認為這些因素只能延緩平均利潤率的下降,首先就是剝削率已經達到了極高的地步,再提高也只能通過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來提高,比不上資本有機構成提高的速度;關於單位生產資料的價值因勞動生產率提高而降低,從而抵消資本有機構成提高,馬克思的論證思路是這樣的:雖然單個機器價值下降了,但由於機器越來越複雜,整個機器體系的價值是趨於上升的;原材料裡的農業生產資料(比如麻布、酒精)產出時間長,其降價的速度比不上資本有機構成提高的速度,因此單位生產資料的價值的降低只能起到延緩作用,這個論證由於化工工業產品替代了一系列農業產品而失去效力,但經驗證據表明即使化工產品替代了農業產品,生產資料價格的降低速度也快不過資本有機構成提高速度,平均利潤率還是呈現下降趨勢的,具體的實證分析可參見《大失敗:資本主義生產大衰退的根本原因》 利潤率的降低很大程度上是C不斷提高的結果使的分母(C+V)變大,導致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 只要實體經濟利潤率下降到一個程度實體經濟就沒有投資,會湧向高利潤率的金融和房地產等虛擬資本去做非生產性的投資(這是一種資源浪費),因為資本主義完全是靠利潤在驅動的,投資實體經濟沒有低潤率,那麼實體資本累積率就會變慢,而虛擬的資本不斷累積就會造成泡沫 那麼只要一點點如匯率波動,利率波動 企業破產的機率就大增,在1950年代就算是績效不好不賺錢的企業也能維持很高利潤率比較不容易破產,而現在的環境實體經濟幾乎沒有投資喜歡金融投機和各種延伸商品因為回報率更高 這就是因為利潤率太低 投資固定資產回報的周轉率和時間太長 而這種經濟模型是安德魯克萊曼的觀點


許多人不要被資產階級洗腦已經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 和洞悉世界的能力了














生產力的發展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會影響到社會頂層的架構

也就是「上層建築」包含意識形態國家架構道德觀等等一切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

在農業時代和封建時代因為土地繼承制度和生產工具的繼承 孝順有它的合理性

而當時的社會生產關係也就形成了傳統道德觀念

甚至有三代同堂 裹小腳 女子無材便是德的觀念

但是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改變了生產關係和組織方法

也就越來越少的大家庭 父母也可能是無產階級

因此西方的制度和社會福利保障體系架構就是在這環境產生的


是符合現代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
馬克思主義哲學以唯物主義的立場檢視社會的發展,認為人類社會是架構在其賴以為生的經濟活動上。經濟組織的架構和生產模式被視為是人與人之間的社會、政治、法律、和道德關係的根本來源(或至少發揮了主要的影響),這些社會關係進而構成了馬克思所謂的上層建築。隨著生產模式的進步,既有的社會組織和關係變得沒有效率並且與經濟活動產生衝突,這種衝突進而發展為階級鬥爭[3]。依據馬克思主義的分析,由無產階級勞動操作的高效率機械化生產模式,在生產過程中替少數持有生產工具的資產階級產生了剩餘產品並成為剩餘價值,此種剝削關係進而轉化而根本性的矛盾,隨著矛盾的擴大,社會的革命必將發生。

歷史唯物主義又被愛德華‧伯恩施坦稱為是「由經濟角度對歷史的解讀」[8]以經濟為出發點檢視人類社會的發展和和賴以謀生的生產方式。歷史唯物主義主張一個社會的基本特色(社會階層、政治架構、意識形態)是根基於經濟的活動上,亦即一個社會的上層建築。公民社會組成了一個社會的底層架構,而政治和法律系統則構成上層建築,底層架構透過政治活動、宗教和哲學與上層建築做連結,並且調節上層建築的運作和社會整體的意識。物質生產模式的發展與既有的生產關係產生衝突,這種衝突於是促生社會革命,進而改變經濟根基和上層架構[9]。

蘇聯後期編寫的《聯共(布)黨史》認為這些社會經濟的衝突在歷史上曾一再透過階段性的模式發生:

原始共產主義:集體狩獵採收的部落社會
奴隸社會:由部落發展至城邦,貴族階級產生
封建主義:貴族階級為統治階級,商人逐漸衍生為資產階級
資本主義:資產階級為統治階級,維持並僱用勞動階級
社會主義:勞動者產生階級意識,透過無產階級革命推翻資本主義專政,以無產階級專政取而代之
共產主義:無階級而無國界的社會




「社會不是由個體構成的,而是由眾多社會關係所建構出的集體,個體的角色是由這些集體關係所定義」
—— 卡爾‧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1858年

歷史唯物主義

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出現,或者稱為唯物主義對於歷史上社會現象的持續影響和延伸,移除了傳統歷史研究最重大的兩個盲點。首先,傳統歷史學只檢視人類歷史行為的意識形態動機,卻忽略了支配人類社會關係的客觀法則…第二,傳統歷史學忽略了佔大多數的「人民」的活動,而歷史唯物主義則以自然科學一般的準確性對人民的社會條件和生活進行研究,以及改變這些現況的潮流。



基本上社會底層的貧困是因為生產關係的不對等造成的,資產階級有辦法透過提高子女的教育提供他們遺產和贈與的資源

以此來製造機會不平等的競爭,後代的資產還能創造大量被動收入和現金流躺著賺錢

這種競爭透過世代間的正反饋效應放大,不斷的世襲貧窮

而剩餘價值是有限的,來源於有限勞動力的剝削

一個資產本家投資可以改善他個人的生活,但是所有資本家都投資只能造成社會整體的無產階級貧困化

因為剩餘價的實現是需要有足夠多的無產者付出代價,才可能讓頂層的人不勞而獲

如果以為所有人都投資就都能實現剩餘價值,就是犯了合成繆誤 好比股市


股市上強勢效率市場的本質是因為利潤的來源是許多人去爭奪「有限的剩餘價值份額」,而「剩餘價值即利潤」的來源是有限的,取決於有沒有足夠多的勞動力價值被剝削,因此門檻被逐漸拉高,這就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殘酷性,取決於有沒有足夠多的資訊和知識未開化的散戶的退休心和養老金等著儲蓄被坑殺,「越多散戶的市場實行技術分析」就越好賺錢,但是隨著市場的演化越多人去爭奪有限的剩餘價值,市場會變得更有效率,因此陷入了零和博弈的過程,一般人以為所有人都投資股票就能夠賺錢的心態,這是一種「合成繆誤」,當一個資本家投資股票可以實現剩餘價值,當所有人也都這麼做的時候卻不可能所有人都實現剩餘價值,因為總要有足夠多的散戶被剝削才能實現,在弱勢效率市場技術分析有用,是因為有足夠多的散戶可以坑殺,中國市場技術分析有效是因為1970年代中國還在文革,當時台灣已經開了股市當時散戶也很多,而台灣現在是屬於半強勢效率市場,只剩下專業的內幕消息還能賺錢,基本上散戶已經死光了對股市態度很冷淡,因此短線也就不可能光靠簡單的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賺錢實現剩餘價值,只剩下大型機構和法人的對做,雖然長期價值投資還是有效的只是利潤率降低和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LTFRP規律是資本主義的長期趨勢,合成謬誤(Fallacy of Composition)是薩繆爾森提出來的。意即,它是一種謬誤,對局部說來是對的東西,僅僅由於它對局部而言是對的,便說它對總體而言也必然是對的。在經濟學領域中,十分肯定的是:微觀上而言是對的東西,在宏觀上並不總是對的;反之,在宏觀上是對的東西,在微觀上可能是十分錯誤的。如,一戶人家教育小孩刻苦學習,考上大學,成了人上人,但家家都這麼做,卻無法如願只能造成學歷的貶值。對個體而言是正確的事情對總體而言可能未必正確。如果不瞭解這一點,一個人就很容易掉進合成謬誤(FallacyofComposition)的陷阱。在日常生活中,合成謬誤的現象比比皆是。比如在觀看演出的過程中,前排的人為了看得更清楚一點而站起來,後排的人也不得不站起來,當所有的人都站起來之後大家都沒有看得更清楚,相反每個人的福利還大為下降。再比如,只有一個家庭購買轎車會大大方便出行,而當所有的家庭都擁有了自己的私家車之後,道路上可能車滿為患。



最近的中美貿易戰的危機基本上是資本主義危機的一種模式演化而成,本質上是美國內部貧富差距越來越大資本積累和集中的趨勢造成的必然結果,為了維持資產階級的統治不得不找個假議題把內部危機轉化為外部危機,民族主義基本上都是非理性的為了把內部資本剝削窮人的矛盾轉化為外部矛盾,貿易赤字本質上是世界各國再對美國輸出剩餘價值造成的,也是特里芬悖論的結果,因此形成貿易經常帳赤字但是金融資本卻是淨流入,而貿易戰只不過是藉口,本質上是資本擴張爭奪世界市場份額所引發的危機,美國的民主早就已經是代理人模式,背後是財團金主提供政治獻金和控制國會是由說集團,寡頭媒體控制意識形態,川普只不過是懶的用幕後控制的方法自己跳出來選的差別而已,和那些躲在幕後控制的民主黨基本上都是相同的偽民主,資產階級的代議民主制必然成為一種偽民主,民主的前提是經濟民主和社會主義制度

abc003 wrote:
我有發表過如下觀點,未來其實馬克思已經預測過了
已開發國家內的中產階級人數將減少,無產階級的隊伍將擴大

世界革命將會在已開發國家內部發生,無產階級失去的只是鎖鏈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
儘管資本主義演化到國際無產階級主導的社會主義階段可能需要30年左右的時間
台灣人其實不存在●所有民族都是虛假的幻想
人工智慧導致共產主義●唯物史觀基本原理
駁倒●收租不是社會米蟲論●
中美貿易戰根本原因●是隻永遠吃不飽的兔子
《大失敗》資本主義必定滅亡的根本原因,馬克斯主義經濟學原理The Root Cause of the "Great Failure" of Capitalism to Perish


笑死 左一個馬克思 又一個馬克思 又是西方崩潰論
問題中共的制度跟西方相比 沒有優勢耶 連自己精英 有了錢都趕快叫子女移民
投奔即將崩潰的西方世界 有了錢都趕快搬出去 投奔已開發國家去了 連習主席
的愛女明澤 都要前往腐朽的資本主義國家哈佛大學就讀 怎麼不去念北大清華阿
真的要比較 西方制度不用完美 只要比中國好就好 就像蘇聯跟美國對抗
隨著時間流逝 制度差的就會被歷史淘汰


然後說到中國內部 權貴資本主義引起的社會矛盾 這要怎麼解決
權貴掠奪中國資產 分配不均造成的怨氣要怎麼處理
被世界各國踢出國際供應鏈 失業人口要叫他們做什麼行業?
經濟不景氣 失業人口眾多 社會保障幾乎為零 這些人上街頭
要怎麼處理 靠武警還是坦克車
都已經坐在火山口了 還有精神說西方崩潰 這是傳說中的阿Q精神嗎

沉思行者 wrote:
笑死 左一個馬克思 又一個馬克思 又是西方崩潰論
問題中共的制度跟西方相比 沒有優勢耶 連自己精英 有了錢都趕快叫子女移民


川普說過如果美國也能有中國的制度 我1天就能解決美國長久以來的問題

中共近日提出修憲建議,內容提到要取消國家主席的任期限制,等同於將習近平國家主席的任期無限延長,消息一出後,也被外界嘲諷說,習近平是想要稱帝。但這看在美國總統川普眼裡,可說是相當羨慕,竟說「美國有天也該試一試」。


根據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2017年印度人均GDP僅1983美元,印度人均年工資2000美元

美國平均為59000美元 最低年工資27000美元 中位數工資至少也有4萬美元以上

甚麼叫民主?

已開發國家8億人口只佔全球10%
控制全球80%財富 統治世界的65億人口算是民主嗎?


就以經常帳餘額來說

中國的貿易經常帳佔GDP比例 並沒有比德國 台灣 韓國 更多


以下是經常帳餘額 經常帳=資本帳+貿易帳




經常帳盈餘佔GDP的比重 台灣每年800億美元 GDP卻只有5600億


來自瑞士信貸的資料 世界各國每名成人的人均財富









各大洲的財富分布比例





全球前8富豪財富>50%地球人財富總和!

全球前8富豪財富>超過50%地球人財富總和!

全球貧富的鴻溝一年比一年大,根據英國NGO樂施會(Oxfam)發表的最新報告,過去一年內全球的貧富差距可能再創新高,以比爾.蓋茲、「股神」巴菲特為首的全球前8大富豪,其坐擁的資產總和,竟然比全球50%的底層人口還要多。

樂施會表示,儘管去年的趨勢與2015年的報告大致相同,意即全球金字塔頂尖1%所掌握的資源,仍比其他99%的財富總和來得多;不過在2015年,全球50%底層人口所能支配的財富,約等於全球前67大富豪的資產總和;但到了2016,天秤兩端的差距卻更為懸殊——過半人口擁有的所有資產,竟比不上全球前8名富豪的名下財富。



報告中的「8大富豪」,包括: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美國,淨資產750億美金),流行服飾Zara集團創辦人奧特加(西班牙,670億),「股神」巴菲特(美國,608億),墨西哥電信大亨卡洛斯史林(墨西哥,500億),Amazon的貝佐斯(美國,452億),臉書的祖克柏(美國,446億),甲骨文的埃利森(美國,436億),以及前紐約市長、彭博媒體集團的彭博(美國,400億)。

然而貧富差距在一年內加劇,是富豪更有錢?還是窮人變更窮呢?樂施會表示,之所以從「67人打一半地球人」,惡化到「8人就夠了」,是因為在過去一年內,研究團隊發現中國與印度的貧窮人口比原先估計得更多、他們擁有的財富也較預估「更為窘迫」,因此在修正數據之後,天秤上的數字才會高速失衡。

著有《二十一世紀資本論》的法國經濟學者皮凱堤(Thomas Piketty)曾舉美國為例,指過去30年間,美國社會底層的50%人口,其實質收入增長率「近趨為0」;但同時,美國金字塔尖的1%,收入增長卻超過300%。

樂施會表示,貧富差距所形成的階級,將越來越難翻轉;未來20年內,全球前500大富豪傳給自己的繼承者們的財富,總值或將超過2.1兆美元——這一數字,將比印度的年總GDP還要多。

報告指出,資源分配的結構之所以失調,其中的主因包括了稅制的不公、企業失控的逐利文化,與惡性循環的裙帶資本主義...等等。而分配失序下的社會怨懟,於2016年間也延燒成政治上的不安新浪潮,並透過英國脫歐公投、川普當選等事件,於已開發中國家中一一引爆。
參考
List of countries by wealth per adult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countries_by_wealth_per_adult
瑞士信貸 安聯國際等 甚至是各國的政府都有統計資本存量稱為國民財富統計、 統計中國人均資本存量在2萬美元左右 中產階級人口10%,大多是北上廣有房產的, 美國人均資本存量38萬美元資產 ,中產有幾十萬美元資產很正常,而且均勻分佈在股票和金融資產+房產不只偏重房地產,已開發國家中產占人口比例50%,大學畢業生比例中國10% 中國約有1.4億大學生 即使已24~35歲青年來說最多也只有25% 西歐、日本、美國 甚至俄羅斯都是50%大學生佔總人口比例得益於前蘇聯的教育政策(即使俄羅斯也是開發中國家),以各國每千人汽車自有率來說美國是每千人910人輛汽車佔90%一個家庭3部汽車很正常,日本59%、歐洲是50% 韓國是45% 台灣為35% 中國是15%每千人154輛汽車,但是如果中國要達到已開發國家水平石油消耗量可能會增加3倍,人均GDP方面約9000美元以PPP計價一攬子商品來說約1.5萬 美國是6萬 歐洲是3~4萬 收入水平差距以購買力計算也有3~4倍,各方面指標都顯示中國是開發中國家,
每名成人的平均數和中位數總財富的國家名單含股票 房產 金融資產等

每名成人平均財富由國家2017年

是指由國家以上$ 200,000(十一月2017)每位成人平均總財富[1]
國家/地區 平均財富
冰島 $587,649
瑞士 $537,599
澳大利亞 $402,603
美國 $388,585
新西蘭 $337,441
挪威 $320,475
盧森堡 $313,687
丹麥 $281,542
比利時 $278,139
英國 $278,038
新加坡 $268,776
法國 $263,339
瑞典 $260,667
加拿大 $259,271
愛爾蘭 $248,466
日本 $225,057
意大利 $223,572
奧地利 $221,456
荷蘭 $204,045
德國 $203,946

通過瑞士信貸(2017)列表[1]
排序 國家 總財富(10億美元) (USD) 每名成人平均財富(USD)每名成人中位數財富
60 冰島 144 587,649 444,999
13 瑞士 3,630 537,599 229,059
9 澳大利亞 7,329 402,603 195,417
1 美國 95,960 388,585 55,876
北美 101,005 374,869 59,127
27 新西蘭 1,162 337,441 147,593
24 挪威 1,283 320,475 130,543
61 盧森堡 141 313,687 167,664
23 丹麥 1,286 281,542 87,231
17 比利時 2,453 278,139 161,589
4 英國 14,073 278,038 102,641
25 新加坡 1,199 268,776 108,850
6 法國 12,969 263,399 119,720
18 瑞典 1,994 260,667 45,235
8 加拿大 7,407 259,271 91,058
32 愛爾蘭 853 248,466 84,592
3 日本 23,682 225,057 123,724
7 意大利 10,853 223,572 124,636
22 奧地利 1,562 221,456 57,534
15 荷蘭 2,692 204,045 94,373
5 德國 13,714 203,946 47,091
29 以色列 1,054 198,406 78,244
26 Hong Kong 1,193 193,248 46,079
14 Taiwan 3,568 188,081 87,257
10 韓國 6,987 160,609 67,934
37 芬蘭 686 159,098 57,850
歐洲 79,639 135,163 14,851
12 西班牙 4,845 129,578 63,369
90 馬耳他 41 119,802 67,980
30 希臘 1,007 111,684 54,665
53 卡塔爾 218 102,517 71,118
71 塞浦路斯 92 102,384 20,902
49 科威特 292 97,304 37,788
35 葡萄牙 750 89,437 38,242
39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603 78,803 19,712
66 斯洛文尼亞 105 62,920 42,195
世界 280,289 56,541 3,582
36 智利 687 52,829 20,141
45 捷克共和國 440 51,472 23,083
56 利比亞 181 45,103 24,510
84 愛沙尼亞 45 43,158 27,522
115 文萊 13 43,151 14,064
117 巴哈馬 12 41,203 9,806
69 烏拉圭 100 40,376 20,376
48 匈牙利 312 39,813 30,111
94 毛里求斯 36 38,937 23,035
33 沙特阿拉伯 772 35,042 11,555
65 阿曼 114 34,592 10,461
98 巴林 34 30,803 8,561
67 哥斯達黎加 104 30,240 13,370
31 波蘭 859 28,057 10,302
64 斯洛伐克 121 27,842 20,717
85 拉脫維亞 44 27,631 17,828
76 立陶宛 64 27,507 17,931
2 中國 29,000 26,872 6,689
43 秘魯 545 26,729 8,483
73 克羅地亞 86 25,756 18,058
70 黎巴嫩 99 24,161 6,452
78 巴拿馬 61 23,340 8,239
158 多米尼加 1 22,871 6,371
44 馬來西亞 477 22,804 7,087
147 安提瓜和巴布達 2 22,490 6,529
21 墨西哥 1,835 22,346 8,737
135 巴巴多斯 5 22,098 8,433
34 南非 761 21,849 5,136
28 土耳其 1,068 20,061 5,087
127 黑山 9 19,607 13,981
79 格魯吉亞 57 19,430 9,874
38 哥倫比亞 643 19,354 7,461
拉丁美洲 8,107 19,049 5,159
41 阿根廷 561 18,966 7,411
160 格林納達 1 17,523 4,625
16 巴西 2,545 17,485 4,591
68 保加利亞 101 17,394 11,782
19 俄國 1,888 16,773 3,919
51 羅馬尼亞 256 16,344 8,282
105 納米比亞 21 16,101 3,216
63 突尼斯 123 15,540 7,161
110 加蓬 17 15,168 7,367
81 薩爾瓦多 57 14,443 6,906
154 聖盧西亞 2 14,296 7,497
114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14 14,028 7,579
57 埃及 178 13,165 855
75 約旦 68 13,099 6,014
62 厄瓜多爾 132 12,844 5,644
104 蒙古 24 12,530 7,526

abc003 wrote:
川普說過如果美國也能有中國的制度 我1天就能解決美國長久以來的問題

中共近日提出修憲建議,內容提到要取消國家主席的任期限制,等同於將習近平國家主席的任期無限延長,消息一出後,也被外界嘲諷說,習近平是想要稱帝。但這看在美國總統川普眼裡,可說是相當羨慕,竟說「美國有天也該試一試」。
根據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2017年印度人均GDP僅1983美元,印度人均年工資2000美元
美國平均為59000美元 最低年工資27000美元 中位數工資至少也有4萬美元以上

甚麼叫民主?
已開發國家8億人口只佔全球10%
控制全球80%財富 統治世界的65億人口算是民主嗎?
就以貿易經常帳餘額來說
中國的貿易經常帳佔GDP比例 並沒有比德國 台灣 韓國 更多
以下是貿易經常帳餘額
經常帳盈餘佔GDP的比重 台灣每年800億美元 GDP卻只有5600億
來自瑞士信貸的資料 世界各國每名成人的人均財富
各大洲的財富分布比例
全球前8富豪財富>50%地球人財富總和!
全球前8富豪財富>超過50%地球人財富總和!
全球貧富的鴻溝一年比一年大,根據英國NGO樂施會(Oxfam)發表的最新報告,過去一年內全球的貧富差距可能再創新高,以比爾.蓋茲、「股神」巴菲特為首的全球前8大富豪,其坐擁的資產總和,竟然比全球50%的底層人口還要多。
樂施會表示,儘管去年的趨勢與2015年的報告大致相同,意即全球金字塔頂尖1%所掌握的資源,仍比其他99%的財富總和來得多;不過在2015年,全球50%底層人口所能支配的財富,約等於全球前67大富豪的資產總和;但到了2016,天秤兩端的差距卻更為懸殊——過半人口擁有的所有資產,竟比不上全球前8名富豪的名下財富。
報告中的「8大富豪」,包括: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美國,淨資產750億美金),流行服飾Zara集團創辦人奧特加(西班牙,670億),「股神」巴菲特(美國,608億),墨西哥電信大亨卡洛斯史林(墨西哥,500億),Amazon的貝佐斯(美國,452億),臉書的祖克柏(美國,446億),甲骨文的埃利森(美國,436億),以及前紐約市長、彭博媒體集團的彭博(美國,400億)。
然而貧富差距在一年內加劇,是富豪更有錢?還是窮人變更窮呢?樂施會表示,之所以從「67人打一半地球人」,惡化到「8人就夠了」,是因為在過去一年內,研究團隊發現中國與印度的貧窮人口比原先估計得更多、他們擁有的財富也較預估「更為窘迫」,因此在修正數據之後,天秤上的數字才會高速失衡。
著有《二十一世紀資本論》的法國經濟學者皮凱堤(Thomas Piketty)曾舉美國為例,指過去30年間,美國社會底層的50%人口,其實質收入增長率「近趨為0」;但同時,美國金字塔尖的1%,收入增長卻超過300%。
樂施會表示,貧富差距所形成的階級,將越來越難翻轉;未來20年內,全球前500大富豪傳給自己的繼承者們的財富,總值或將超過2.1兆美元——這一數字,將比印度的年總GDP還要多。
報告指出,資源分配的結構之所以失調,其中的主因包括了稅制的不公、企業失控的逐利文化,與惡性循環的裙帶資本主義...等等。而分配失序下的社會怨懟,於2016年間也延燒成政治上的不安新浪潮,並透過英國脫歐公投、川普當選等事件,於已開發中國家中一一引爆。
參考



笑死 川普跟你開玩笑你還當真了 川普還說習主席是他的好朋友
貿易戰還不是一樣打得轟轟烈烈 中國人搞不清楚美式幽默嗎??

然後要嫌人民主制度效率不夠 怎麼不回頭看你共產極權 出了錯誤
要怎麼修補阿 1949年以來 出了多少運動 死了多少人 走了多少
歪路 現在路走不下去了 全部要推給西方國家 都是帝國主義亡我
之心未死 自己從來不檢討 然後宣傳在那吹牛 五毛在那洗地 一切錯誤
都不是政府的問題 到要看看宣傳能不能讓房價永遠高高在上 讓人民都有工作能
安居樂業


然後講到財產就更好笑了 這些富豪都是依法做生意 依法納稅 禁得起人民
檢驗 中國的權貴官僚財產能公開一下嗎 看這些所得是合法還是非法
幾萬億美金搬到國外了 這一定找的到的

我知道你不敢講中國 講了說不定會失業 我直接幫你講好了 中國不是沒錢 是改革
開放的經濟成果 不是被權貴瓜分 就是在一年年中 奢侈腐敗浪費掉了 這些
中國政府 都不敢講 只能去宣傳外面水深火熱 結果自己人全部跑去水深火熱的地方
養老退休









川普怎麼沒有資格? 他愛談甚麼就談甚麼, he is the king of the world. 不是嗎?
他有核彈、軍隊、學者、土地、以及眾多仰慕者。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