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自動化的迷思?有了機器人、誰還需要代工產業!

自動化設備維修要怎用............生產順利時當然很爽,但耗損時保證哀哀叫
傳產業雜工工作中................

超級賽亞人0588 wrote:
回想愛迪達2016...(恕刪)


老兄, 品牌跟代工廠的分工跟機器人無關, 只是代工廠必須提升它的自動化及管理能力. 倒是很多人會失業是個問題.
dopeboyz wrote:
不好意思,關於自動化產線,小弟剛好有相關的經驗,分享一下~

某電子相關產業大概7年前在台灣砍到剩一個廠,然後擴大中國廠的投資力道,搭配自動化產線,希望可以大幅提升競爭力。

於是乎,買了新設備,佈了新產線,同時,將原本在管工廠的台幹與陸幹們,重新安排所負責的產線,經過不算漫長的調整與磨合,結論是自動化產線大幅提升產能,且精簡50%的直接人力。

舉例來說,原本一個小組2人搭配,每小時產出2K,而自動化後,只剩下1人,每小時產出3K,對於幹部而言,已經沒人想重新回去管理傳統產線,大家都渴望轉到自動化產線,因為需要面對的人變少,相較之下就是問題變少,同時效率明顯提高。

然而真正的問題浮現,是在產線全面自動化後,大約過了兩年時間,設備出現了損耗,造成維護成本的增加,以及產線停擺,因為已經沒有人工的生產線,無法轉回傳統人工生產,導致出貨不順,而被抽單。

更大的挑戰是,後進的新廠(台資或陸資都有),採用更新的設備,用更廉價的方式佈了自動化產線,另外還有死守傳統低效率人工的小廠(陸資)撿食零星小單,讓原本打算靠搶些小單度小月的計畫也難以執行。

最終,在不可能走回頭路的情況下,只能進行新一波的自動化升級,迎戰後進企業,而且面對到的是,產品產出過剩,價格已達紅海的割喉戰。

這讓小弟想到的,就是面板與DRAM,這是幾乎一模一樣的套路與模式,最後總有人會放棄掉(或被打垮),而品牌是否要自己做自動化,還是乾脆"買"自動化(轉投資或入股代工廠),又或是繼續賺EASY MONEY,我想大多數品牌經營者還是習慣選後者吧?

我認為自動化的確是必然也不得不的一條路(尤其看過工人拚死拚活效率仍不如自動化設備後),但是這條路我想不太會是品牌們來走,提出不同意見供各位參考,謝謝~...(恕刪)



謝謝分享.........


我也認為大家「低估」了「全自動化」的成本了........

也是不能忽視它的「副作用」
=> 「降低就業率」&「產出過剩」 ...............
我是自動化下的獲利者

我是專門幫客戶設計自動化改善的,為什麼這麼多傳產找外勞,因為台灣人不要做丫

年輕人沒人想賺3萬多沒冷氣的工作,去22k 7-11也比工廠好,為什麼要用自動化

因為之後就不會有師傅調機,當你成為老闆的時候,你今天要出貨要看你們員工的臉色的時候

就會明白為什麼自動化的重要性,自動化是做給老闆的,而不是做給員工,對員工而言

自動化會讓他們沒工作,不過這個社會還是有很多工作可以做,只是你選擇不做而己


SENDOH0420 wrote:
謝謝分享.........(恕刪)

dopeboyz wrote:
不好意思,關於自動化...(恕刪)




感謝分享經驗
小弟不巧就是待過龍頭製鞋代工廠,偏偏也是推自動化,當時還越,印,中三地跑,鞋界本就是最耗人力的產業之一,不然為何老是一直往落後國家跑,就是因為人工便宜,那些品牌廠哪家不是建築在血汗工廠的剝削利潤之上,別太美化.
分散很多家製造是因為要分散製造風險,怕代工廠壟斷,跟利用幾個下游廠商競爭來壓低價格,台灣製鞋最大敵人是韓國,不過當你看到韓國人海外的工廠你就知道台灣人的管理真的爛.
鞋要自動化不是不可能,但就是因為那些老幹部怕被搶飯碗,所以老是想管一堆人才有威風,不然現在的登山鞋,皮面好了放到TPU灌注機脫模就是一個成品,全圓盤灌注線才三個人就可以操作,只是製鞋的模具都很粗糙,所以常有不良品,德國DESMA的一台1千多~2500萬附近,台灣幾個老闆買得下去,結果買台灣的一條2百五,用一堆人浪費一堆廢料,他們覺得便宜.
總之觀感問題,很慶幸我跑了,不然要跟老的鬥跟新老闆溝通不良,還有海外的鳥事,況且海外沒PM專業人才,都是從現場拉鞋廠主管起來,再好的設備都不會修跟保養,最後就是"那個不好"我決定用更多人來做.
自動化...先解決人在說,況且到現在找人一樣當鞋廠基本工的薪資,你會什麼都是屁.
台積電,群創,友達,鴻海
裡面一堆機器人,還不是做代工~
難道真的大家都為了牛奶養牛嗎?
超級賽亞人0588 wrote:
回想愛迪達2016...(恕刪)
沒蓋新廠的話,員工數已足年減少了

weai wrote:
台積電,群創,友達,...(恕刪)
我公司的生產設備也有自動化系統可選擇
但是電腦設定一次,必需要有一整天相同的料件給他做才會
如果常換料件,你就忙不完,都得再設定一次

最後老闆還是把自動化設備賣掉了.....
你都說出來作業員辛苦但薪資比小7的22K高。
所以未來自動化普及,高薪工作被取代,只剩低薪工作,而且小7現在也在走向無人化,
未來工作除非高階人才,這永遠只讓前10%人受惠,低階工作也漸漸被取代。
張忠謀擔心的剩下的90%人只能做很低很低的薪水。
人生自古誰無死誰上大號不用紙 wrote:
我是自動化下的獲利...(恕刪)


自動化會複製製造業出走,製造業出走1995年早已被世界菁英發現,全球化會讓80%的人被世界遺棄,川普的當選就是美國太多被遺棄的人(「被遺忘」的工人階層),
貧富差距擴大,貿易戰也是這樣來。自動化還要提升到90%。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