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賽亞人0588 wrote:HBO 播放著喬治...(恕刪) 聽你在吹....台灣薪水低主要是產業結構及發展的問題~~台灣的自動化無人化發展還是很低的!! 論自動化工廠, 我只看過台積電是成功的!!鴻海的熄燈工廠, 還是無法普及, 問題太多了!!一個產業落末就會有新興產業起來~怕的是台灣這訊息封閉的島國還是關起門來小確幸! 最後大家一起掛
看了大家的發言,老實說我是比較悲觀的一方....的確,現階段很多的工作是沒有辦法用機械人、AI所取代的,甚至可能永遠也不會被取代...現階段,也大多是大型產業、製造業會用到大量的機械人,像是台灣的電子半導體業等...以往的產業革命,往往會創造下游消費端方面新的需求,也因此成長的人口有新的產業和工作可找...但這次機械人和AI化,而到現在還不清楚會有多少工作增加,但卻已經看到有不少工作被取代了...也許有能力和競爭力的人可以不去想被解雇或降薪的問題...但是,你需要去想想那些未來沒有工作的人會去哪......最有可能的應該是跑來和你搶工作吧,就算不是直接至少也會間接影響到你的未來待遇.....而你的消費者,是否還有足夠的收入來購賣你服務和商品......真誠的希望這些問題能到我死後才發生........
機器手臂會故障沒錯, 但現在已經很便宜了扣掉日系德系品牌, 台灣品牌的已經有不到100萬但怎麼用才是重點, 所以你說的沒錯 "不一定適用所有產業"但絕對不會是一般中小企業玩不起的bbchen07 wrote:機器手臂也是會故障,需要維修。需要保養。而且一台都是幾百萬上千萬起跳。工廠要擺幾台才能取代所有人力?前期要購置設備就要燒上千萬或上億。不知幾年才能回收。每維修一次就被廠商砍一刀。長期成本來看是有比人力便宜。但它不是free的。自動化不是一般中小企業玩的起的,也不一定適用於所有產業。
AI、大數據開始衝擊金融業!外媒:美國銀行低調裁員2017/06/15 14:49...美系外資去年3月發表報告指出,歐洲、美國銀行業從業人數已較巔峰時期縮減73萬,預估未來10年將因金融科技(Fintech)公司的崛起再減170萬人、佔目前員工總數逾30%比重。...一年前MoneyDJ的新聞眼光不要拘限於製造業不要只想 Robot 手臂 才叫自動化
Alxe L wrote:一消滅人類減少人數...(恕刪) 看了大家的發言,至少這20-30年看似安全,到時侯我應該早就退休養老了.之前看新聞,機器人取代了 某家 飯店服務台的工作,只要1個機器人就取代了3班的服務員,通多國語言,又不會請假缺勤,對老闆而言,真是模範勞工.就想到之前學英語的年代,付出了很多的時間與努力,結果機器只要一個安裝程式就搞定了....突然覺得蒼桑了起來.
s2474 wrote:18世紀蒸汽機革命19世紀電力革命20世紀半導體革命21世紀AI 自動生產失業率呢 好像都沒增加太多我覺得是一個過程 消滅一個舊產業,創造一個新的產業,重點在於你能否過渡到新的產業超級賽亞人0588 wrote:一位電腦設計師、可以藉由撰寫自動化程式交易、輕而易舉的取代四位以上的華頓金童 那你要花多少錢確保 程式正確 ?s2474 wrote:自動化製造>自動化設計>自動化研發我也覺得不可能 但就是可能 把馬思克搞的 西累累 就是機器人太多,人太少站在企業主的角度當然希望減少人力,現實是 人還是比機器靈活,
超級賽亞人0588 wrote:自動化的迷思之銀行...(恕刪) 1.銀行確實是會縮減人力,那是因為金融業有太多的業務都是電腦上就能程式化完成,跟生產不一樣的.兩者不能相提並論,因為產業不一樣,運作也不一樣2.對央行而言銀行是親兒子,其他的非傳統金融業比如支付保跟微信支付,它們最終都會受到打壓的,比如2019年一月起所有非銀行存款如支付寶微信的所有存戶金額都必須上繳央行,目前為止才只有5000億人民幣收繳,到明年初全部繳清,而且央行不支付利息,支付寶,微信賺的大頭就是拿了這些存戶的錢,跑去投資,她就算不投資放在銀行或放貸收利息都很可觀,但這一真正賺錢的活路被收繳了,存戶在裡面放的錢沒收益還有誰會放,他以前所有服務都免費,明年後他不收取費用又沒了活水它還能維持現在的免費服務????支付寶/微信是金融創新,但真的打到了銀行,那央行還是會出手教訓的,所以銀行還是會活下去,那是用來控制貨幣流通的渠道,這可不是支付寶等能提供,當然銀行還是持續縮減人力,因為不在需要這麼多分行跟人員.但這只會讓銀行支出減少,獲利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