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man wrote:看樓主寫到多益分數...(恕刪) 現在多益900 分以上很常見了。800+ 僅是最初階要求。分數還是要再高的。建議樓主培養聽英文新聞或英文報紙的習慣,要每天聽,然後聽四年。英文不好,以後出路很吃虧。現在財金變熱門,出路比較寬廣,工作沒那麼難找,只是實力真的要好,競爭者會很多,因為不像寫軟体的有大量的需求。
qaws94115 wrote:不知道發在這版對不...(恕刪) 強者我同學大學唸的是車輛動力,後來在銀行分行經理退休,老而不休再去另一個銀行當分行經理。他腦袋很聰明靈活很認真! <--- 這才是重點,他年薪有一千我後輩三個唸經濟系的,一個在廉航管財務(我對債券的知識都是這個教我的),一個在公司行號當財務,一個還在唸。
經濟是比較偏理論,學的也比較廣泛,不過經濟跟世界是比較有更多關聯的,如果有相關知識,對於政治、社會或是生活上的消費行為如何影響經濟活動會比較有sense,可以培養思考能力,我覺得在大學四年,讀經濟是比較好的,也可能在大學會改變未來出路的想法。如果之後還是有志走中高階的金融業,那唸研究所是必須的,到時再轉戰財金所也OK,只是要好好讀書,上好一點的學校。你的英文不錯,上大學請持續加強。另外,經濟或財金都需要數學很好,你說你只有英文好,所以這點提醒你一下。
樓上某位已講了,經濟系讀理論的沒錯。你若是去看輔仁大學的經濟系,是規畫在"社會科學院"下面的,與宗教系、心理系、社工系等的系所在一起的。而輔大的其他商學系所,則是規畫在"管理學院"下面的,比較是一般人印象中的商學系所的規畫。
我個人大學讀經濟系 但進入之後才發現太理論 而且要學很多學科 個體 總體 微積分 等等 說真的很枯燥 當時覺得班上應該很多人都念得很不開心...後來得知可以考財金所 我才發憤圖強拼上財金所...所以說 興趣還是很重要 出路是一回事 讀書的時後也要考慮這些課程是否對你有興趣...不然為了出路讀了自己不喜歡的科系 是要痛苦好幾年的...但是如果為了進銀行 只要讀商科應該都可以...財金系會比較靈活 但也要讀經濟學...純經濟系的經濟學太雜了 一堆各式各樣的經濟學 我覺得太多餘 除非是為了當學者...不然個人覺得財金系比較貼近商業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