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分股票是不好的,那請問外國為什麼還是在分股票,蘋果 谷歌都有啊,人家競爭力有變不好嗎?想想看台積電如果不是用高分紅制度,平均18個月獎金,誰願意留下來阿,大立光一直找不到人就是這樣,我看來就是跟現在年金一樣,轉型正的口號罷了,為什麼在科技業爆肝的員工不能拿到高薪,不能股票分紅,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工作態度才對,有人喜歡努力工作爆肝,換來開名車住豪宅,這樣有什麼不對,有人喜歡準時上下班,去傳產上班,開國產車,這樣很合理阿
滿好笑的文章!原來工程師的想法這麼單純,還扯到總統與立法院!留言贊同也滿好笑!再說下去,不雅的字眼都出現了!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一開始就是錯的制度,改正後, 卻被認為是錯的!chiameiHuang wrote:台灣的好出路應該在工...(恕刪)
千萬不要開除我 wrote:.說真的, 就算沒有費用分紅,拿到大筆獲利的也是公司高層 + 董事們,基層員工根本分不到多少...這樣貧富差距只會越來越大.(恕刪) 非也非也以前是將公司股票取代現金給員工對公司來說發股票成本是低過現金的,發股票稀釋了股本掩蓋了利潤流失比發現金好很多所以08年開始各公司改成將分紅改成發現金之後員工們都明顯發現收入變少了,因為要公司掏現金馬上就不甘願了當年真的是肥了員工瘦了股東現在分紅費用化之後一切開誠布公,分紅分太多財報就老實反應了
公司要拿8成盈餘給員工,我都沒意見,還樂觀其成,畢竟我也是打工仔。但重點是必須費用化,真實反應在財報上;股東願不願意買單,自然會忠實反應在股價上。早期的員工股票分紅,完全是慷股東之慨,幸好還有清醒的人,早早革除這弊病。
stephen yen wrote: 非也非也以前是將公司股票取代現金給員工對公司來說發股票成本是低過現金的,發股票稀釋了股本掩蓋了利潤流失比發現金好很多 沒錯其實分紅費用化的前後高階主管的收入其實沒差多少越底層減少的比例越高沒辦法底層人多高層人少錢不夠分的時候總是下層的人倒楣一來沒有決定權二來下面人多每個人少分個五千一萬沒太大差別但高層就可以多分個幾百幾千萬
jeremy05192018-06-21 00:15 #23回文私訊連結引言收藏評分回報iOS如果分股票是不好的,那請問外國為什麼還是在分股票,蘋果 谷歌都有啊,人家競爭力有變不好嗎?想想看台積電如果不是用高分紅制度,平均18個月獎金,誰願意留下來阿,大立光一直找不到人就是這樣,我看來就是跟現在年金一樣,轉型正的口號罷了,為什麼在科技業爆肝的員工不能拿到高薪,不能股票分紅,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工作態度才對,有人喜歡努力工作爆肝,換來開名車住豪宅,這樣有什麼不對,有人喜歡準時上下班,去傳產上班,開國產車,這樣很合理阿-------------國外分股票常以選擇權方式就是假設友達股票現在是 13.5元 公司依工作貢獻程度留才 給200 張股票分5年給也就是現在員工不用出錢買公司股票,但是把友達經由大家努力把友達股價拉到 40 元你不用拿出錢賣掉 一張可以拿回 2.65萬, 如果你看好友達未來走勢可到80 元,你可以用13.5 元買回 40元股票,等待未來漲到60元以上再賣出....也就是鼓勵員工未來為公司打拼.....股東股價漲有賺到, 員工也無風險賺到股票價差蘋果與GOOGLE 都以方式為之....所以外資才要公司出兩種帳本(有無分紅費用化)做投資參考...如台積電200元有分紅費用化股價可能只有120 元價值..幹嘛要200元買台積,而付 80 元薪資給員工...也就是一半賺的錢都付給員工,所以外資也不願意投資台灣資本市場...這是兩難....所以台積才會再公司成立薪酬委員會....評估公司賺的錢假設現金3000億, 那要發給員工紅利15%也就是450億, 再根據績效分層發下去...如分到300萬也可以自己買10 張台積.還是可以的重點再公司有大賺錢....台灣以前領股方式常常領完去年紅利股票就跳巢....但賠錢要股東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