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中華電信(2412)499是不是賺很大啊 ? 該梭哈嗎 ?

電信公司餅越玩越小,還利多?
那些以電信股為退休金的人要開始煩惱了!
版大跟我想的一樣

只不過....
本益比偏高(大概20倍)
殖利率大約5趴(台股5趴已上很多)
而且他是牛皮股,動很慢,對於急性子來說可能會受不了
對於定存族來說,這一次下殺,本來就是撿些來放的時機



對於我來說
本益比太高、股性過牛、現金殖利率普普
以上
有100以下再來考慮買進 長期下來很不錯
4G 建設成本已經不太會增加, 接下來當然是搶競爭對手的客戶
只不過這此擦槍走火 搞到自己的老客戶
偷雞不著拾把米..... 電信商只是賺少 並不是賠錢
在各家競爭中,民眾是贏家,至於股東,自己想想好了!
台灣之星開始賺錢了,主要是低價搶市成功,我就是用99方案(1M/s,傳輸在家21M/s, 在公司11M/s),跟地點有關係吧!
也是無限制吃到飽,這月5/5日計費開始已用了5G下載量,沒有慢的問題,可以省coco,幹嘛跟自己過不去,老婆.小孩及自己全都轉到台灣之星99方案,一個月省下2千多元,不好嗎!重點還是終身上網吃到飽,平日又不用打手機電話(line就可打)
大家都用4g代替固網,同一個區域塞車中華並不會增加基地台,只會告訴你用的人太多,要用最後還是要申請固網,中華700個據點7天每天平均1200人(昨天開始限制號碼牌數量)頂多60萬人能申辦,連中華用戶1000萬之後的零頭都不到,但違約金現金倒是收了不少,有人認為消費者胃口養大,更是想太多,以後他不給你,胃口再大也沒用,而且之前699購機吃到飽相當於月租3百多一樣能做,消費者是永遠玩不過的,中華只會越做越大,不會越玩越小的
綁30個月,5G手機好像剛出來了,又要解約賠違約金辦5G手機,剛好又賺一筆~

digo1971 wrote:
看法完全不同。您有...(恕刪)

自來水公司超賺錢,還養一堆混吃等死,你不知道嗎?帳面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
150元太貴了吧,除非他又搞減資,現在好像很流行,不過還是不要,好不容易我才累積11張,


人問為什麼種花店要當定存股,一年配息比一年少,綜合這11年來的情報原因很簡單穩定,
不要期望它大漲,那是不可能:
(1)董監持股高-交通部30%左右
(2)員工持股信託-若估以每人平均8張,那二萬名員工就16萬張,以上是從消息面推估,
如中鋼/ASE的ADR/......,早期更有百張的,所以外資要撼動也不易,光交通部+員工+退休員工,
保守估40%以上跑不掉,還有國外的ADR
(3)土地-全省機房及服務中心是幾百間,去想想其實房上漲其實很好膁,只是不敢做.
(4)四大金雞子公司
(5)關鍵-董事長(這一任不錯,所有的戰役皆有其意義,不像之前的某些董事長像酬庸)
(6)毛利營所利等三利是三雄之冠,至少今年是
(7)大退休潮,就消息面而言,十年內退一萬人,用宏華子公司補,年薪近130W的老人退休,
用年薪近60W的新人來更換,那人事成本省下70億以上,而且效率更佳,小姐更漂,中字輩皆有退休潮,
想去考的人快準備,像中鋼台船中油台水....皆為如此,所以他怎麼可能不用殺價競爭,
把小的先出局,畢竟他就是守住地位,它是穩賺不賠.
(8)另外就是11年前就當定存股,成本就很低60左右起開始定存,故這是穩小賺不賠的生意.

(9)未來就是新董會不會再搞新金雞出來,其實物聯網及5G出現,種花店的TL電信研究所就很重要,
那些就是找台清交成中字輩的研究所及博士班畢業組成的聯盟,當初種花店的ETC出來被阿扁時代徐胖子拿走後,
就轉到高雄港就是現在全省的港務系統自動化,可惜賺的錢不多,但其門檻可以越做越高,
其實物聯網對他們而言不算什麼,就看新董仔會不會玩,其實這一張才是種花店的大老二,
但目前看到沒有一支董仔看出,因為早期有一個Team被紅海挖走,那你就知道那不是省油的燈.

***********************************20180514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底下才是499的目的

2018-05-14 00:16經濟日報 記者黃晶琳/台北報導


中華電信布局創新金融科技(FinTech),從專利累積與行動支付應用雙軌並進。
如今中華電信除已擁有金融科技專利領先的優勢,旗下上千萬的用戶更是最大後盾,
今年行動支付Hami Wallet手機錢包用戶數要衝200萬戶。

過去金融業與電信業都是特許行業,但金融科技的興起及純網銀的開放,
讓電信龍頭中華電信不僅有機會跨入金融領域,更有優勢在金融科技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中華電信是台灣第一家布局金融科技的電信公司,根據統計,自2005年到2015年,
中華電信申請金融科技專利超過113件,核准數超過44件,是國內唯一申請數破百的公司,
專利布局包含雲端系統、安全機制、行動平台、物聯網、大數據等,
除了雲端及大數據應用以外,更重視安全機制。

金融科技是以發展第三方支付、P2P、金融服務等以網路化為主的業務,
可以整合資料庫及大數據分析,搭配多元通路社群操作及行動網路的相關服務。

中華電信旗下中華電信研究院近年積極投入金融科技相關技術,
包含研究區塊鏈行動支付等關鍵技術,同時推動行動管理及維護解決方案(MDMM),
為未來行動化時恐面對的資安危機,先做好預防準備,
日前中華電信已與台灣集保結算所推出台灣第一個整合多家證券商帳戶的「集保e存摺」App。

自古至今:貪小便宜 因小失大⋯⋯
聰明人精算好的事情,一堆搶翻天真好笑。
難怪聰明人座駕兩千萬名車喝紅酒頭等艙,
鉛中毒感恩師父讃讚嘆師父的人充滿社會角落。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