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子父 wrote:那些不關主題的 就別談了夏天風機不會轉?有空去龍鳳漁港看一下記得帶望眼鏡轉的可漂亮了 god大倒也不是無的放矢,三大不需太生氣(我昨晚看三大的用詞比較強硬,是說過了一晚氣有消一些,所以改的比較緩和嗎?)~根據科技部在科技大觀園的有關風力發電,你一定要知道的十件事這篇文章(科技部補助委託南台科大撰稿),節錄其中的第8點,如下:「8. 風力發電不穩定,也無法控制。在台灣,夏天沒有風的時候,再高再大也沒辦法轉動起來發電,這時候感覺有點英雄無用武之地啊!諷刺的是,反而在東北季風帶來的強勁風勢下,這時候用電量需求相對較小,卻提供了非常多的發電量。很無奈,大自然的風可不是我們可以控制它的,說來就來、說走就走。這是風力發電第一個致命傷。」連人家專業的都有在擔心這一點,想必不是沒有原因的。另外,風機在轉的時候不見得都有在發電,像是為保護風機避免損壞,當風速超過25m/s時就停止發電(葉片還是照轉),低於啟動風速4m/s時也是無法發電的(葉片也是會轉)。不過,離岸風場可能風速會比陸地穩定些吧(我猜的)~老實說,風力發電我是大外行,只是來看熱鬧的,這兩天才稍微看了一點相關資料,關於上面提到的風速不穩定的問題,好像奇異有個技術是以電池來儲存電力做為穩定發電的緩衝,那個電池的壽命以那種操法好像很短,如果台廠電池有機會可以切進風力發電這塊,會不會也有沾光的機會?
三子父 wrote:Teddy0912大...(恕刪) 您好,謝謝您的讚美,小弟不敢跟前輩比美,僅是認為,既然是要討論風力發電股的商機,最好是能從最根本的—風力發電是否有優勢,以及是否能獲利談起,畢竟殺頭生意有人做,賠錢生意沒人做,總不能談到最後才發現,整個就是台灣政府買單,錢全給國外開發商賺走,留給台灣的就只是一些廢棄的大風扇吧前面有提到,離岸風力發電(不談陸上風電是因為早發展有年,但作為替代能源仍不足)若發展順利,以規劃來看確實有可能可以作為替代能源,而政府有決心做,開發商有利潤,那後續就有發展的機會再來,應該談到風機架構上,有關聯到的產業,以及他們是否有優勢,由於小弟目前在機場候機,不方便查詢資料,故就不談個別公司,但就架構來談開發商本身會獲利,這是正常,但經驗越豐富的開發商,越有優勢可以提升獲利,為此,初期由國外開發商取得大部份的額度,這是合理的,但若沒有能將技術、經驗轉移的計劃,那台灣的離岸風力市場永遠只能看人臉色,個人認為,政府最終是希望能扶植本身產業甚至國營企業能獨立運作零件商會增加獲利,這也是正常,但談到零件之前,可能得先提到原料,目前得知的資訊在於大量的鋼鐵,一座5MW的風機就得使用大約1800公噸的鋼鐵,何況台灣規劃的主力是8MW,再者,也會需要大量電纜,以及儲電設備,這也需要鋼鐵及橡膠,故小弟認定鋼鐵業、橡膠業或多或少也可受益剛剛有提到電纜,日後5G的發展也會需要大量的電纜,故電線電纜業,很可能也會因此受惠接下來,該提到海事工程船、運輸船及零件商了,由於離岸風電架構及裝設問題,暨日後維護維修問題,所屬的船隻、零件,都會是特規處理,相對也需要額外打造設備、廠房,儘管我們看到他們都會有獲利,但是這些獲利是否足以快速打消前期建置費用,總不能我一年可以賺1000萬,但前期準備我得先花掉5億,50年後我才能開始有正獲利,50年不變嗎?小弟不保證自己50年後還有口氣在呢,故選擇零件商、船商的部份,就得小心評斷其是否有優勢OK,我們談了這麼多,都需要錢,開發商有這麼多錢,或者願意拿出這麼多錢來開發嗎?如果沒有該怎麼辦?最簡單的方法,跟銀行貸款,在這裡提到一篇文章,小弟覺得他寫的很好,如何讓銀行敢借錢給離岸風電公司https://www.inside.com.tw/2018/01/16/how-to-encourage-banks-to-invest-in-off-shore-wind-power-plant/amp雖然他沒有寫到太深入的東西,但是他有提到銀行該怎麼評斷及降低風險,雖然這是寫給銀行看的,但也是提醒開發商可以從這幾方面去提升自己借得到錢的本錢小弟準備搭機了,回到台灣再寫好了
Teddy0912 wrote:既然三子父大開樓了...(恕刪) 從Teddy您所列的成本,其中建置成本18.01萬元/千瓦,那就是說1 Mega瓦(即一百萬瓦)的建置成本為18.01萬/千瓦*1百萬瓦,亦即一支一Mega瓦的離岸風機的建置成本為一億八千萬元.小弟有看過另一種綠能發電,名為波浪能發電,目前預估一Mega瓦的建置成本為五百萬美元(約等於一億五千萬台幣),比同為一Mega瓦的離岸風機還便宜,而且波浪能發電每年維護成本低於建置成本5%(含保養維修人員薪資),波浪能比風機受到風力的影響較低(因波浪能是以波浪發電,旦風力大小多少還是有些影響波浪的高低).如果一部一Mega瓦的風機能滿載運轉,那一小時的發電就有一千度,每度售價超過5元,即每小時滿載發電收入達5千元,一天就有十二萬元(5000*24),不過,通常不可能滿載,假設打五折,也有六萬元,但也不可能全年365天均能順利發電,假設再打五折的運轉天數為180天,那一Mega瓦的風機一年就有6萬/天*180天=1080萬,再扣除一年的維護費用5844元/千瓦*一百萬瓦=5844*1000=584萬元,所以毛利大概也有500萬元/部,不用多,只要有100Mega瓦(即100部風機,每風機1Mega瓦),就有5億(500萬/部*100部),那也是有利可圖,但風機如因颱風折損重建或維修,則利潤就沒那麼好了,也許可以買保險,但保險費用就增加,獲利就會再減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