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能源局為鼓勵國內太陽光電業者生產高值化產品,提升我國太陽光電產品品質形象與國際競爭力,自102年起辦理「優質太陽光電產品評選活動」,設置「金能獎」。
本活動主要依據IEC國際太陽光電最新、最高標準,並配合產業發展與市場需求,以國際標準中極嚴苛之檢測標準作為評測依據,每年制訂新的評選標準與加嚴測試條件,106年評選項目包含安全、性能、效率及包含鹽霧測試、濕熱測試、熱循環測試、電致衰減測試、複合測試等的可靠度測試,透過高標準的把關及公平公正的審查機制,選出最具代表性的台灣優質太陽光電產品,以提高產業形象與產品價值。
為凸顯金能獎產品高品質與高可靠度之特性,本屆「金能獎」的評選標準,除持續提高模組與電池效率門檻外,在模組可靠度測試,新增濕熱測試DH 3000 (功率衰減≦15 %),電致衰減測試改為 ± 1000 V、300 h,熱循環測試改為TC 600 (功率衰減≦15 %),並維持金能獎獨有之複合測試壓力。
經濟部表示,凡通過金能獎評選標準的模組產品,代表其效能與品質優於一般產業水準,且具備抗強風與抗濕熱等區域耐候性特性。
此外,為鼓勵業者架設高效率模組,本年度金能獎模組類產品評選標準,同時參考標檢局VPC「台灣高效能太陽光電模組技術規範」明(107)年度之要求,本(106)年度獲獎之模組產品,只需透過加測「效能衰減評估」可靠度測項,即可符合標檢局VPC申請要求,使用者享有躉購費率加成6%之優惠,藉此鼓勵國內業者安裝金能獎模組產品。
能源局強調為擴大業者參與意願,及維持金能獎產品的高品質與國際競爭力,未來金能獎的評選標準除持續提高模組與電池效率門檻外,將考慮增加抗強風、水上型等特殊測項選項,以區隔國內太陽光電產品之差異性,並滿足不同氣候環境之需求。(楊喻斐/台北報導 蘋果日報)
政府提倡綠能政策,希望2025年達成太陽能累積裝置量達到20GW,吸引中美晶、新日光、元晶等太陽能廠積極投入布局國內太陽能電廠是廠,從今年開始陸續有案量貢獻。
安集已深耕國內太陽能電廠領域多年,逐步邁入收成期;據安集統計,去年太陽能電廠已貢獻1.66億元營收,佔整體營收比重突破10%大關,達18.6% 水準,並貢獻1.14億元獲利。
不過,安集去年受到太陽能模組業務虧損影響,整體營運由盈轉虧,歸屬母公司稅後虧損5665萬元,每股虧損0.72元。
安集今年來太陽能模組業務雖持續虧損,不過,太陽能電廠業務不斷擴增,上半年太陽能電廠已貢獻1.09 億元營收及6944萬元獲利,帶動安集上半年營運順利轉盈,每股純益0.16元,為國內少數得以獲利的太陽能廠。(楊喻斐╱台北報導)
96年
1.本公司成立,實收資本額52,000仟元,主要生產太陽能電池模組。
2.辦理現金增資新台幣52,000仟元,增資後實收資本額增加為新台幣104,000仟元。
97年
1.辦理現金增資新台幣26,000仟元,增資後實收資本額增加為新台幣130,000仟元。
2.辦理現金增資新台幣70,000仟元,增資後實收資本額增加為新台幣200,000仟元。
3.取得韓國能源局認證,為台灣第一家經韓國政府認證之模組廠。
98年
1.取得TUV驗證IEC61215&IEC61730(多晶矽)。
2.辦理現金增資新台幣62,000仟元,增資後實收資本額增加為新台幣262,000仟元。
3.取得TUV驗證IEC61646&IEC61730(薄膜)。
99年
1.取得CSA驗證UL1703(加拿大)。
2.列名澳洲CEC(Clean Energy Council)認證。
3.辦理現金增資新台幣100,000仟元,增資後實收資本額增加為新台幣362,000仟元。
100年
1.設置完成第一座太陽能發電設備140.4KW。
2.溫室系列模組通過IEC61215/IEC61730測試,取得INTERTEK IEC證書。
3.電廠掛表140.42KW。
101年
1.取得INTERTEK IEC認證。
2.取得TUV氨測試認證。
3.通過PID測試,取得INTERTEK認證。(電勢誘發衰減測試)。
4.辦理現金增資新台幣88,000仟元,增資後實收資本額增加為新台幣450,000仟元。
5.電廠掛表228.6KW。
102年
1.成立電力事業部,從事能源技術服務業。
2.取得日本JET認證。
3.ACPV(Micro-inverter)取得INTERTEK(UL1741)認證。
4.取得嘉義縣政府公有房舍屋頂設置太陽能光電發電設備租賃標案。
5.辦理現金增資新台幣106,800仟元,增資後實收資本額增加為新台幣556,800仟元。
6.完成產品碳足跡查證原則與程序規範。
7.電廠掛表9MW。
103年
1.取得英國MCS認證。
2.通過氨測試、鹽霧測試,取得INTERTEK認證。
3.超薄雙玻太陽能電池模組取得IEC61215、IEC61730認證。
4.取得台南市善化區公有房舍屋頂設置太陽能光電發電設備租賃標案。
5.取得台南市南區公有房舍屋頂設置太陽能光電發電設備租賃標案。
6.取得台南市七區公有房舍屋頂設置太陽能光電發電設備租賃標案。
7.成立安集日本子公司。
8.辦理現金增資新台幣70,000仟元,增資後實收資本額增加為新台幣626,800仟元。
9.辦理股票公開發行。
10.登錄興櫃股票。
11.科工廠五月新建營運大樓,十二月份搬遷完成。
12.電廠掛表15MW。
104年
1.增設50MW太陽能電池模組自動化產線。
2.取得嘉義市政府公有房舍屋頂設置太陽能光電發電設備租賃標案。
3.取得桃園市公有房舍屋頂設置太陽能光電發電設備租賃標案。
4.辦理現金增資新台幣45,000仟元,增資後實收資本額增加為新台幣671,800仟元。
5.取得彰化縣公有房舍屋頂設置太陽能光電發電設備租賃標案。
6.辦理現金增資新台幣65,000仟元,增資後實收資本額增加為新台幣736,800仟元。
7.電廠掛表24MW。
105年
1.於臺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掛牌上市。
2.辦理現金增資新台幣75,580仟元,增資後實收資本額增加為新台幣812,380仟元。
3.辦理盈餘轉增資新台幣12,186仟元,增資後實收資本額增加為新台幣824,566仟元。
4.電廠掛表47MW。
106年
1.標準模組通過台灣標準檢驗局VPC自願性產品認證(高效能模組)
2.雙玻模組通過台灣標準檢驗局VPC自願性產品認證(高效能模組)
從去年第三季開始,營收就恢復強勁的成長動力,去年營收成長41.8%,並轉虧為盈;今年第一季營收成長幅度擴大到237%,三月營收2.29億元更創單月歷史新高紀錄;而去年毛利率、存貨週轉率都有回升,代表公司仍維持競爭力。
營運有利多消息。為了鼓勵綠能發展,經濟部推動太陽能高效能模組躉購電價費率加成,安集受惠國內太陽能高效模組需求成長,加上售電服務入帳,去年營運順利轉盈。另外,為分散單一產業之波動風險,安集成立3D列印事業部,跨入3D列印產品的開發及銷售,結合轉投資公司圓融金屬粉末公司之3D金屬粉末,建構完整的上下游整合供應鏈。
安集股價從2016年上市後就一路走跌,直到去年第三季營運好轉,股價才在去年8月突破壓力,從15.3元漲到28.2元;但短線股價漲多了,加上第三季毛利率意外下滑,讓人頓失信心,去年11月股價開始回檔修正;最近全球發生股災,但主力還在買超,成為安集股價的支撐力量,所以相對抗跌。
觀察月線圖,價量齊揚,又有基本面支撐,感覺股價好像是要進入主升段大漲的樣子。
注意事項:
投資股票具有風險,千萬不要隨便相信別人的觀點盲目投資,一定要理性思考和徹底了解公司的營運狀況,才能降低投資風險。
以上數據皆摘錄自公開資訊,討論內容係屬可受大眾公評之事,文章刊登之目的純粹是交流心得,並無刻意美化或惡意中傷或故意散播不實謠言來誤導社會大眾的不良居心,以上內容完全受到我國憲法對言論自由之保障。
另外,由於個人知識經驗淺薄,很容易誤判情勢,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之用,不做任何投資建議。如有發現文字內容引述錯誤或數據誤植之處,還請大家不吝提出糾正。謝謝指教!
經濟日報提供
經濟日報提供
行政院長賴清德昨日出席元晶太陽能屏東廠啟用典禮,廖國榮以書面呈上五大建言。首先希望農委會能協助儘速開放廢耕與休耕地,以利於推動達成20GW(10億瓦)太陽能建置量目標。依照規劃,其中17GW為地面型太陽能,大約需要2.2萬公頃土地,只占全國農耕地的3%,或是全國休耕、廢耕、不利農作區的15%,政府若釋出這些土地來建置太陽能,可創造更多經濟價值。建議政府可設立太陽能電力專區,或是太陽能農牧混合區,也有助於提升台灣的能源自主率。
另外,建議可採取租稅減免方式,鼓勵工商界用電大戶投資再生能源,發綠電自用,如仿效美國的投資租稅減免(ITC)。
同時,建議政府可穩住再生能源躉購費率,推動再生能源憑證制度。企業的產品銷往歐洲,可能被要求必須使用綠電,相關憑證可供提升企業環保形象,也提高綠電開發商的投資意願,讓企業即使不自行擁有電站,也可購買綠電。
第四點是呼籲政府能解決輸電饋線短缺問題,有部分意見認為饋線短缺的情況不存在,但其實在都會區與工業區之外,由於太陽能或風能往往設在偏遠地區及海邊,饋線仍缺乏,地面型太陽能裝設會因此遭遇挑戰。
最後,廖國榮是希望政府要遏阻海外太陽能電池與模組廠以不公平價格傾銷台灣。目前中國大陸之外第三地的電池與模組產品可進入台灣市場,希望政府要把關其中有不當補貼且低價傾銷者,以免傷害台灣產業。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