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7629 wrote:
世界各地都會有炒房,但是各國政府態度不同。
中國政府打房也打得比台灣用力!
對岸漲的幅度,不會比台灣差吧!
tom7629 wrote:
這個惡毒文化也許才...(恕刪)
r1r2gsrgtr wrote:
怎不先問問自己為啥南部選不出民進黨以外的菊神賴神??難道是台灣人對不起在野黨??...(恕刪)
tom7629 wrote:
這個惡毒文化也許才是低薪源頭
每年政府跟各界人士,都會呼籲企業要多給年輕人機會跟薪水。但是企業往往都會抱怨賺的不夠多,又或者把責任歸在年輕人身上,為什麼年輕人不努力創造自己價值?但是同樣一個社會新鮮人,先進國家起薪就是比台灣高很多。社會各界檢討的時候,我常常覺得有個點是沒被人檢討過的。那就是華人社會裡面的炒房文化。
在先進國家裡面,房子如同陽光跟水或者電跟油一樣,都被視為民生必需品,沒人認為可以哪來炒造,但是華人文化卻認為房地產是可以炒作商品。曾經我周遭有靠房地產賺黑心錢的投資客,聽到我這麼說的時候,急急忙忙的開始扯名牌包跟股票,認為房地產跟奢侈品一樣都可以炒作。如果有學過房地產炒作的人,應該都知道這遊戲怎麼玩。不用管房地產基本面,只要去思考怎麼賣給下個接棒的白老鼠。再者就是藉由低利時代,拉高自己槓桿玩「空手套白狼」的遊戲。
但是一個國家經濟,如果可以靠房地產這種白癡理財法,為何先進國家都要想辦法圍堵房地產炒作?更別說在德國,炒作房地產還會被當作犯罪的刑法處理。曾經台灣有媒體研究過,當一位年輕人把三分之一支出,甚至超過的收入,都花費在租房或房貸上,那整個社會就會完全沒有消費動能。因為沒多餘的收入,很自然不會想消費,也不會想投資任何產業。
其實炒房最經典的例子就屬於「頂新集團」。當初政府以為台商「鮭魚返鄉」,財團回台灣之後會投資工廠、投資各行各業,為經濟注入活水。但是財團卻把錢拿去炒作房地產。從有錢人的腦袋思考,其實這並沒有錯,而且低風險高回報。因為華人文化裡面認為,「房地產」並不是民生必需品,而是可以炒作的「商品」。炒作房地產不會有社會與論壓力,台灣政府更從來不想戳破房地產泡沫。
在官商勾結跟文化包容下,台灣房地產如果沒遇上災難性危機,其實不太可能會往下修正。即使修正也會彈的更高。
而整個遊戲最悲哀的莫過於台灣的多數百姓。傻傻的當房地產接棒的白老鼠,成為一輩子房奴。
企業家有錢也要存在房地產,不願意進行各項投資。年輕人薪水拉不高,就不會上街頭抗議,因為要當窮忙族。
試想,如果今天有錢人去佔據台灣的水源地,進行乾淨水的水價炒作,大家可以容忍嗎?
這時候社會一定會有人提出,公權力要強勢介入。又或者要對有錢人進行鉅額課稅。甚至要求法辦這種惡毒的商業行為。
但是台灣社會從來不會有人去批評房地產炒作是惡毒的商業行為。
常常聽到國外,一個人擁有超過一間以上房地產的時候,課稅會開始用累進方式。台灣沒有。
先進國家政府會大規模蓋只租不賣的社會住宅壓低房價。台灣也沒有。
更別說台灣社會對於投資房地產致富者,會給予稱讚跟好評。
每當聽到有人說,企業跟有錢人要投資產業跟年輕人。
我反而會想,站在有錢人角度,投資房地產不就好了嗎?
tom7629 wrote:
這個惡毒文化也許才...(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