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ikis wrote:
6月營收28.1億月...(恕刪)
有些人傳訊問,
目前雄獅幾乎無量,
每天不到百張的交易量,
進出不容易,
真的適合存股嗎?
我的看法是這樣,
存股是存時間價值,
等待的時間價值能換回多少收益才是重點,
所以穩定配息跟價位換算的殖利率才是主要考量點,
存股期間的交易量倒不是重點。
外資停損完後量再更縮也正常,
反正存股期間只進不出,
進也是分批進,
所以沒啥差,
也不用太去耵,
設定的定期時間到就買著擺著。
反而是價格開始往上,
越過設定的存股價格上緣時,
才需要特別去注意價量變化,
如果量有特別放大,
或設定出場事件發生時,
就要去注意一次收成的時間點是不是要來了,
而且通常那個時候,
根本也不會有量太小不好出場的問題。
例如三陽,
20元附近存股時量也小,
但脫離設定存股上緣22元時,
量就開始放大,
但量算溫和,
也沒發生設定的出場事件(例如賣樓了),
所以就不再加碼多存也不用急著賣,
看人表演,
等量異常放大或事件發生時再出場一次收割即可。
gnikis wrote:
7/1日每股配息3....(恕刪)
今天因為是特別狀況,
破例沒按定期定額來買,
有多買了一些,
對願意長線持有的人來說,
只能說謝謝習大大了,
製造這樣一個氣氛機會。

陸客來台,
自由行禁了,
就算之後團客也全禁,
知道最多會影響雄獅多少營收嗎?
答案是不到2%營收。
雄獅9成以上的營收是來自臺灣人的出境旅遊,
跟大陸人來臺灣根本沒啥干係。
其中臺灣人出境到中港澳線的營收佔約12.7%,
就算之後更慘,
大陸狠到禁止臺灣人到中港澳旅遊好了,
營收影響就是那樣而已。
至於雄獅投資在大陸的那些旅行社,
短期內不能安排大陸人來臺灣的業務,
一樣能安排大陸人去別的國家旅遊的業務,
事實上沒啥影響,
本來大陸這幾家子孫旅行社也是財報拖油瓶,
還在虧損沒轉盈的狀態,
今年第一季還拖累了3600多萬獲利,
影響第一季大約每股0.5元
乾脆順勢關一關,
這樣更有利之後整體財報表現吧。
另一方面
最好這次自由行禁久一點,
團客也全禁,
淘汰掉多一點只會殺價競爭陸客比重太高的雜牌旅行社,
加速旅行社產業的優劣生存淘汰速度,
長線來看,
這樣還有助於整體旅遊產業的復甦跟競爭力提升。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