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要碰自己不熟悉的工具
-這是最重要的,以後想投資請先念三次
2.利用複利的拉長時間
-存股的好處就是每年配的利息都有5-6%,10年之後是筆可觀的金額,但是要耐得住性子,不要沒事就亂賣
複利的計算公式是:S = P(I + i)^n,其中以符號I代表利息,P代表本金,n代表期數,i代表利率,S代表本利和。
3.別人的時間與長處來幫自己做分析
-現在有很多網站與實況主為你做分析並提供免費資訊,如果自己連別人做好的功課都沒去看,那就太對不起自己了
初心者可以看看"柴鼠兄弟 ZRBros"的"2018存股怎麼選?新手秒懂的-放山雞超殖選股法(概念篇)"
4.要習慣作帳,避免無意義的開銷
-作帳很重要也是存錢的基礎,如果這個沒辦法做到,你可能永遠都存不了錢
LucyHe wrote:
目前收入25000+25000
每月支出(2人)如下:
房租12000 (是三房,原本還有一人跟我們一起合租,但他走了)
管理費1360
電話費1399+1500 (我們打算去降費率或新申辦低費率)
保險1400
交通費2000
伙食...算不出來,兩人吃總是會吃很多
你有沒有看過造景的招財水缸?
那是長得像這樣的東西

理財就像把水慢慢注滿這種水缸,想像一下你每個月薪水進來就像是水從最上面流下
第一層的缸就是你每個月的花費
第二層水缸就是預備金
第三層水缸才是可以用來投資的部位
先說第一層,你每個月固定花費有多少,細項其實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你總共花掉多少
如果你說總是會吃很多卻算不出來,那計算其他的其實沒多大意義
如果你目標是一個月要各存1萬,那就是只能花三萬,扣掉你已經列出的19659,你們一個月最多只能吃10341
做不做得到自己評估看看吧
真能做到每個月結餘2萬,下一步應該要做的是填滿預備金這個水缸
預備金是給自己生活上緩衝用的,比如交通意外、生病、失業等等
要多少看個人,但一般來說會抓3-6個月薪資,以你的例子也就是15-30萬
預備金可以分放定存或活存,重點是緊急要用錢的時候可以拿出來用
等到你填滿這各水缸之後再來問要不要買0050吧,這已經是第三層水缸的問題了
弄清楚不同層級的差別,你以後資產才會慢慢增加
LucyHe wrote:
各位大哥大姊,新年快...(恕刪)
1. 男女朋友的錢最好分開存,為錢吵架已經不是新聞了。
2. 存錢的確有短中長期的規劃方式,但你規劃的內容卻是花錢!!!而不是存錢。以你的短期目標為例,去日本是把錢用掉。
3. 以長期持有的角度來說(十年以上),零股非常不划算。變現也比整張的麻煩。
4. 0050 現在的價位已經是風險了。除非你認為台股會上兩萬,否則 0050 不會是好選擇。
簡單的看了一下你的敘述,全篇都在談你想花錢買的東西,
像是你們想去日本、喜歡吃東西、想買車、想買房,
這些都沒有什麼不對,但都是花錢。而不是存錢。
而且你們的目標和你們的薪水看起來有點硬
50000(兩個人的薪水)-12000(房租)-1360(管理費)-2899(電信費)-1400(保險)-2000(交通費)-20000(兩人每個月存一萬)=剩 10341 元
10341 是兩個人一個月的伙食費上限,
在這種情況下你還要出國、買車、買房、投資...
什麼叫存錢?
假設你們兩人每個月留一萬,三個月後,兩個人共存六萬,而你們決定把這六萬留下來不去日本,並把它放在銀行、或買股票、或買儲蓄險,這才叫真的存錢。同理,車子、房子、美食也是一樣。花掉的都是別人的錢,留下來的才是存錢。
從你的敘述看來,你們的各項生活費用太高,像是手機兩個人一個月要 2899,一年就 34788。如果你把它換成台灣之星 388 吃到飽,兩個人一年只要 9312,34788-9312=25476,光電信費用一年就省下 25476 元,每年光從電信費用省下的錢就已經可以買一張兆豐金或中信金的股票還有剩。
存錢需要的是紀律,什麼叫紀律
以你想買房子為例,雙北再差兩房的房子現在也要一千萬左右
以頭期款兩成來說,你需要存兩百萬
兩百萬假設要分十年存
一年要存二十萬,等於一個月約存一萬七
十年後,你們真的存到兩百萬,這就叫紀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