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台灣為何要一直炒作AI還有大數據?

ghoti wrote:
你把IOT物連網的炒...(恕刪)


现在已经在互联网初期了 从体重秤到灯泡在到自行车再到停车场自动闸门再到智能家居
舉例股市有好的算法來做買賣,可以克服人性弱點,更有效率操作。從公開數據中,事前分析股票上漲模式,挑選標的..

其他看什麼產業吧,例如加工製造業,分析檢驗數據自動做 CPK,PPK 來提醒甚至自動處置,就能提升品質及降低成本。AI應用可能需要些想像力,及各領域的專業。做裝修工程,只需要3秒鐘掃描現場,就能分析出需要多少材料做天花板,地板,油漆。並做好估價。做設計只要給外殼形狀,相對配件、強度、需要材質,就能自動設計好內部結構,rip/boss/拔模角。隨便都能想到一大堆應用。但是目前實際應用還是以大型的 Data center 為主,國家級的數據分析,如智慧城市、菱鏡計劃之類

最近很火的智慧音箱也算消費性領域的AI,畢竟理解人類到底是說什麼也是得要些智慧(更重要的能提供使用者數據供分析,讓他們賣你想要的商品及廣告),至於是不是趨勢,可由今年CES,Google砸下巨資,鋪天蓋地的推廣 Hey GOOGLE ,對智慧音箱的重視急於想和 Amazon echo 一較高下,可見重視程度及未來趨勢。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7791/hey-google-voice-assistant-demo-their-ecosystem-by-playground


智能家居自己也有用,例如亮度低且房間有人開燈,溫度高於幾度開冷氣,外出自動打掃,每週2.4.6早上八點澆菜。溫度高於30度下午三點澆菜..但覺得雖然好用,只是條件執行并算不上AI。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而股價的上漲, 始終來自於人性的弱點

什麼是人性的弱點? 懶惰就是一個很大的弱點

光是懶惰兩個字, 就足夠讓某些人賺到很多錢

你知道人有多懶嗎? 以前郭台銘起家是靠著電視機的轉台器, 那個年代電視機要選台, 你必須要站起來, 走到電視機, 伸出手, 轉動旋鈕, 切換電視台

年輕一輩的可能沒有看過這種事, 以為轉台就是拿起搖控器來按, 但是當年還沒有發明搖控器之前, 電視機就是要手動切換台的

現在誰願意爬起來, 到電視機那裏去選台?

不要說電視機了, 連電風扇, 冷氣都要用搖控了

搖控還要動手指去壓搖控器, 現在AI的技術是出一張嘴來取代搖控器. 美國的Amazon Echo賣得超好

Alexa 打開電視機, Alexa 設定空調在23度, Alexa 播放歌曲 Call me maybe, Alexa 打電話給我老爸, Alexa 設定鬧鐘在早上八點, Alexa 十分鐘後叫我一下, Alexa 下午五點提醒我要去接小孩, Alexa幫我買兩瓶牛奶, Alexa 我的車鑰匙在哪裡? Alexa幫我訂兩個美式臘腸披薩, Alexa 幫我叫計程車


沒有Alexa可以叫的我們, 日子當然可以過, 但是美國人這些事全都要依靠AI

以前沒有衛星導航的時候, 常常有人在路上要停下來問路, 現在還有誰要問路? 就說聲 "Siri 導航到台北市永康街XX號"

你說這些事情叫作炒作?
AI 分為兩類,一個是「人工智能」另一個是「人工增能」,目前發展比較多的,是人工增能。
不是都大陸在那邊一直講嗎?
很多都陸資在那邊宣傳的
老實說大數據有時候蠻頭疼的
不小心點到某個頁面 然後之後都跑出那類的廣告
只能說這 真的無所遁形呢
查了一首動畫內的歌曲...結果全部都跑出來了

tieniu wrote:
BT跟edonky...(恕刪)


區塊鏈的概念跟BT不太一樣,應用領域也完全不一樣。
滿推薦稍微了解一下,這個路邊拿著手機的小孩都能做為可信賴第三方的技術。
AI和機器人並不是炒作,未來5到20年內世界將會有很大的變化!
就像 Internet 一樣,第一波雖然吹了一個泡泡,現在的世界很難想像如果突然網路全不通了會如何?
台機電的產線上是一堆機器(人)自動的跑來跑去,物流倉庫裡的貨物越來越多是自動機器在搬運!
AI發展下去,FAB廠連每天抄數據分析的工程師都不用了,自駕車會自動送人送貨,
更可怕的是AI終將取代硬體和軟體工程師的工作,它不用休息,而且不會衰分析老、死亡,經驗不斷累積,天才也比不上它!
生化公司也開始用AI自動做實驗,24小時不停!
Alpha Go 已經讓我們看到 AI進化的可怕,如果不先跑,很可能就追不上了!將來台灣不能靠勞力,也不能靠腦力賺錢,那要靠什麼?

cche1079 wrote:
看到這篇發文,深有同...(恕刪)


其實最近很多同業都搶到大陸的ai代工單

大陸那邊搞得蠻火的
回到正題
AI
需要靠大量的機器(GPU)去做運算以及深度學習


我自己是投資顯卡啦
現在在區塊鍊略有收益

以後區塊鍊不行的話可能還可以賣給AI運算能力

未來不在需要人類工作那人類靠什麼賺錢?
再多我就不說了
聰明的大概就知道

NVIDIA揪廣達 打造AI超級電腦

繪圖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昨(21)日表示,人工智慧(AI)運算是新的時代,新的運算時代需要有新的運算平台,繪圖處理器(GPU)可說是最理想的運算工具。

NVIDIA將與台灣夥伴一起創造人工智慧新時代,並且與廣達合作打造人工智慧超級電腦,這也是全球第一款專為深度學習打造的運算系統。

黃仁勳表示,台灣過去30年在工業革命扮演重要角色,過去20年帶領PC及智慧型手機的革命,現在則看到了人工智慧運算的革命。過去電腦運算架構的重心在中央處理器,但進入人工智慧運算平台的時代後,處理器之外還要包括系統、軟體、演算法等技術在內,GPU是最理想的人工智慧運算工具。

黃仁勳特別提及與廣達的合作。黃仁勳表示,廣達是NVIDIA在GPU深度學習伺服器上特別的合作夥伴,並為每個資料中心設計GPU伺服器,事實上,廣達是NVIDIA的GPU早期使用者,並設計出全系統的GPU深度學習伺服器,同時也是設計NVIDIA革命性人工智慧超級電腦DGX-1的重要策略夥伴。

黃仁勳十分看好超級電腦DGX-1的成長。他強調,DGX-1不單單只是台伺服器,而是整合了所有軟體的超級電腦,客戶若不想自設資料中心,但又想要創造深度學習,DGX-1就提供了很好的人工智慧運算平台。同時,若客戶要訓練及推論出很大的運算模式,如建立自駕車系統,或建立數據點來提供商業建議,DGX-1十分適合。 黃仁勳說明,要做到自駕車系統,當然要有超級電腦平台提供運算,而且要有很多感測器,並具備融合所有科技的技術,以及採用人工智慧演算法。此外,近年來當紅的工業4.0的基礎,不是鋼鐵也不是電力,而是人工智慧的運算,台灣擁有很好的科技生態系統,在電腦科學有很好的研發能力,若可以在人工智慧上多作投資,將可在工業4.0擁有領先地位。

黃仁勳表示,深度學習是個新的運算模式,會改變軟體開發的方式、開發地點、和運行方式,深度學習會由基本上改變伺服器架構,資料中心及智慧裝置,而未來的電腦將會由經驗中學習,這也就是人工智慧的精髓。NVIDIA已經推出專為深度學習設計的Pascal架構GPU,採用台積電16奈米製程及CoWoS封裝技術,也會與廣達、緯創、鴻海、英業達等合作開發人工智慧運算伺服器。

NVIDIA昨日在台灣召開繪圖處理器技術大會(GTC),以深度學習及人工智慧為主軸,揭曉GPU技術將如何引領未來科技發展並帶領台灣科技業界掀起另一波創新浪潮。GTC規模年年擴大,今年報名人數再創新高,吸引逾2,000人參加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