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適生活 wrote:
"彭總裁,跟你關係可大了,你掌握外匯存底,薪資跟物價漲幅你是有權決定的,騙不懂的愚民嗎?"
外匯存底 ? 薪資 ? 兩者有關?? 出自何處理論呢??
薪資 , 物價漲幅 (通膨) , 兩者因果關係樓主認為是如何 ??
"有權決定" ?? 指的是央行有權決定"薪資"&"通膨" ??
上述三點,願聽詳述.茶
美國的薪資水準、非農就業、失業率、通貨膨脹率往往都可以影響fed的利率決策。
你說說我國的薪資和通膨,應該誰要負責?
venginton01 wrote:
你想知道我就說,但我說了之後會有所改變嗎?不會
房價
奢侈稅是假打房之名、行增加稅收之實,房市的七寸在銀根,央行緊縮銀根才是真正打到了房市的根,有人認為會造成經濟蕭條,我看根本不會,市場因房市壓力大大降低,造就民眾手頭現金更充裕,市場消費力會大增,因此緊縮房市銀根不會造成嚴重經濟蕭條。
物價
弱國不該走自由貿易,自由貿易叫做”強權的船堅利砲打開你國門,貶低你國家商品價格,傾銷強國的產品並高價賣”,小國應該走貿易保護路線,像100年前的美國一樣,知道自己弱,為防止歐洲成品(加工品)大量高價傾銷美國,造成當時的美國多數產品為原物料與零配件的商品只能低價出口,因此美國在英國及西班牙提倡自由貿易之時採用貿易保護造就獨立戰爭,一切都是經濟問題,哪來這麼多榮耀問題。
記得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薪資也是在起飛,當時企業利潤高,所以人民生活相同富裕,這是相對的,那是公司搶人不是人搶公司的年代,薪資在當時可不是社會問題。
經濟要好,要增加薪資必須先強化台灣企業的利潤,不然是不可能的,別認為台灣企業利潤增加後,台灣老闆不會提高薪資,我保證絕對會,問問自己的父母輩就知道。
不改變貿易模式,只能繼續低價出口,台灣人需要花更多時間賣越來越低價的商品,工時不斷增加只會增加產能,賣越多賺越少,難道不是這樣嗎?
你能不能舉幾個例子跟我說彭總裁厲害在哪?偉大在哪?我是真的想不出來。
完全認同樓主.
這兩點也是我認為的.
彭淮南的確該為高房價負大半的責任!!!
2008年, 因為金融海嘯而跟著美國壓低利息可以理解, 但美國早就升息了, 彭淮南還遲遲不肯升息,
導致房價仍然高高在上. 降幅太緩, 當然年輕人不敢隨便組織家庭, 就算有家庭也不太敢生.
hello
環保紅包 wrote:
對於一個競競業業堅守崗位這麼多年,這麼多年不同政黨執政,總統都把央行重任交給他。真的是台灣沒有人才嗎?酸民酸人不留情面,自己對經濟又了解多少?把台灣的低薪高房價推給央行總裁,那經濟成長交給記者跟名嘴就可以了。
為何低利率會造就高房價呢?
簡單地站在投資客的方向來講:
以台北市公寓租金, 月租二萬來算, 一年房租可達24萬.
投資客買房一年要負擔的利息僅1.7%左右.
也就是說 24萬/ 1.7% = 1411萬.
投資客只要買房買在1411萬左右, 房客的租金, 完全負擔1411萬衍生的利息上.
假設投資客的自備款有400萬. 他一年僅需負擔17萬, 還有7萬可以分攤房價.
有房客可以分攤大半房價與利息, 投資客當然敢在低利率買一層1400萬的破公寓.
所以台北市的破公寓大半都在1200~2000萬之間.
如果利率到4%呢?
24萬/ 4% = 600萬.
房貸六百萬的一年利息就到24萬了.
這時投資客要讓房客全額負擔利息, 最合理的房價僅在600萬.
再高, 投資客要流不少血. 如果仍是1400萬房價, 自備款400萬, 投資客每年利息達40萬. 房客僅能負擔24萬.
投資客必須額外拿16萬來補利息. 當然投資客會縮手.
房價的落點大約在 年利息vs房租 在損益兩平之間.
hello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