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2412《 中華電信 》重拾務實投資記錄


重磅!共和黨稅改「最終版」獲參院通過 劃下歷史性里程碑

鉅亨網編譯許光吟 綜合外電2017/12/20 15:38

台北時間週三 (20 日) 午間重磅消息,共和黨所推出的川普稅改案,在參議院以 51 票支持票對 48 票反對票,正式確定通過,將本次美國財政史上 30 年來最大的稅改案更推進一大步。

目前川普稅改在經過了參院投票通過之後,因有 3 個條款違反了參院規範,故仍需回到眾議院進行「最後表決」,這 3 個條款包括了:使用教育儲蓄帳戶、在家自學、私立學校捐款等項目有關。

熟悉參院議程規矩的政界人士透露,因這 3 個條款違反勃德法條 (Byrd Rule),故需回到眾院重審,勃德法條明訂,與主議案無關的項目是不能列入預算法案的審批當中。

但川普稅改重新回到眾院進行「最後表決」,並無礙市場樂觀預期川普稅改即將宣告通過,因目前眾議院是以共和黨為多數黨;此前眾議院在審批川普稅改議案時,即以 227 支持對 203 反對票通過。

當時民主黨議員一致反對,部分共和黨議員亦反對,但仍無礙眾院通過稅改案,故本次市場亦樂觀看好,川普稅改案即使重回眾院重新表決,仍會在眾院獲得支持。

白宮發言人桑德斯 (Sarah Sanders) 在台北時間週三 (20 日) 午間稅改案於參院通過時表示,參院確定通過本次稅改,是一次歷史性的里程碑。
本次共和黨稅改案的最終版本,重點包括:

1. 提高個人、家庭所得稅起徵點,但降低所得稅稅率。

2. 取消企業替代性最低稅。

3. 企業所得稅稅率從 35% 一次性下調至 21%。

4. 遺產稅維持不變,但豁免額向上翻倍。
cafm wrote:
股名:2412 中華...(恕刪)


花兒 還是妳 最 ...................... 穩 
cafm wrote:
股名:2412 中華...(恕刪)

100 &2317 80 那真的是 國安雞金 ……也會 參一咖 ^^
《台北股市》台股黑色一星期,元宵節有望反彈

2018/02/12 07:51 時報資訊

【時報-台北電】黑色星期一,變身黑色一星期!美股道瓊指數持續重挫,全球股市慘遭池魚之殃。富邦投顧總經理蕭乾祥及元大投顧資深副總杜富蓉指出,封關前台股萬點應該有守,但這波段雪崩式下跌,籌碼混亂,台股將退守到元宵節等待反彈機會。

 根據統計,以往農曆年關前股價表現越不佳,元宵節反彈機會越大。法人指出,只不過這波修正是7年的大多頭首次出現技術性回檔,預估未來盤整時間會拉長,反彈幅度也可能受到限制。

 由於狗年開紅盤至元宵節僅有6個營業日,根據近15年元宵節前後的表現來看,元宵節前20個交易日跌幅越多,節後止跌回穩的機會越大;其中,2003年元宵節前後就是指標,當年元宵節前20日重挫約6.6%,之後就醞釀台股反彈的契機。

 杜富蓉表示,市場擔心通膨升溫導致快速升息的賣壓再起,8日道瓊指再現千點崩跌,亞股全面重挫,尤其陸、港股分別出現3~5%的跌幅,台股周線拉出754點的長黑;經過全球股市崩跌的洗禮下,價值型個股逐漸浮現,選股不選市,避開股市系統性風險,以業績不俗及高殖利率股為主流。

 杜富蓉說,產業表現不俗的銅箔、玻纖布等原料價格上漲,銅箔基板廠商在淡季成功漲價,相關廠商1月營收皆交出亮麗成績單;此外股價回到低檔、高現金殖利率的個股及法人布局的金融等大型權值股,都是封關前可以留意追蹤的投資方向。

 蕭乾祥說,受到美股重挫的衝擊,台股走黑一星期,這種多頭修正後的的拉回行情,來得又急又凶,然全球經濟持續復甦,預估全年的指數波動仍不脫9,000~10,000點的箱形格局;年關在即,若全球股市解除了系統性的風險,台股以盤代跌的機率居多,而5年線9,137點將是非常厚實的支撐,短線再重挫的風險將逐步降低。(新聞來源:工商時報─劉家熙/台北報導)
不知道還是不是搖滾區

佔個位置先,謝謝前輩
cafm wrote:
《台北股市》台股黑色...(恕刪)

坐好 坐穩 暴風雨將至 備糧 備糧
中華電是老人家的最愛. 記得當年中華電減資前, 被外資看衰, 股價被壓的超低(NT$5x ~ NT$6X)的, 當時就乘機買入不少, 一張都沒賣. 單單股息就爽爆了, 更不用說差價了, 謝謝外資.

有趣的是, 中華電的營運每隔一陣子就會被看衰. 例如有人說 5G 來了, 中華電就會完蛋... 等等.

另外, 這幾年 MOD 長期被第四台打壓, 許多電視台被恐嚇不敢上 MOD. 直到最近才開始突破.

慢慢看吧!
按巴菲特理論 台股過熱了

2018-03-12 02:19聯合報 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股神巴菲特多年前發表過一篇專論,他主張用「股市總市值除以GDP(市值/GDP)」,判斷一個股市是否過熱或被低估,若「市值/GDP」為75%到90%,算在合理區間,超過120%,股市即被高估可能過熱,風險跟著提高。若只看上市股票,台股的「市值/GDP」已經超過180%。

台灣董事學會發起人蔡鴻青指出,其實觀察一個市場的「證券化程度」,除股票市值之外,還須考量債券、不動產信託基金(Reits)等商品,但台灣只用「股票市值/GDP」比重就很高,代表台灣證券化程度已相當高。

金管會證期局發布的台股「市值/GDP」數據,2016年底,台股市值占GDP比率已達158.86%,超過同時期的美股道瓊、那斯達克、日股、倫敦、南韓及上海股市,僅低於香港和新加坡股市。去台灣GDP總數值還未出爐,但若以主計總處的預估值,證期局表示,光計算上市台股市值占GDP比重,去年底已升高到182.85%。

分析師指出,根據巴菲特指標,市值/GDP比重高於120%代表股市已過熱;這是因為股票市值可反映出企業的獲利,企業獲利不太可能長期高過一國的經濟產出,當企業獲利上升超過GDP成長時,投資人就應該小心,而台灣該指標比重偏高,問題也在於台灣經濟一直是低成長,導致GDP無法擴大。

但證期局官員表示,股票市值反映的應是企業未來獲利,但GDP是過去一年的經濟產出數值,屬落後指標,用這個指標來看一國股市風險高不高,只能做參考,不應該具絕對性。
cafm wrote:
按巴菲特理論 台股過...(恕刪)

市值計算應該考慮流通係數,把打死不退的市值扣除之後再來計算「市值」/「GDP」,或許會比較貼近現實。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