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2000年前的前幾年科技股裡各種賺錢賠錢的都跟著話題炒到好幾百元都到了本夢比的地步更早以前的國泰金還給你飆到快2000塊,可是EPS只有7塊多...其實都跟現在蠻像的而國泰金和那些科技股後來怎麼了呢?自己查吧
形而上1006 wrote:這些光學股真的有業...(恕刪) 你要不要先查一下全球有幾家有能力可自行量產非球面模造玻璃?連全球最大車載鏡頭模組廠-大陸舜宇光電都沒投入非球面模造玻璃的生產!舜宇光電都是採外購方式~原因是非球面模造玻璃投資金額相當高,量產不易~而車載高階ADAS鏡頭是由7片以上的非球面模造玻璃組成,屬於全玻璃鏡頭!台灣能自行量產非球面模造玻璃的沒幾家~亞光、今國光、佳凌這三家都同時擁有玻璃鏡片、非球面模造玻璃、塑膠鏡片的技術!而不少台灣光學廠都是世界知名相機鏡頭代工廠,早在7、8年前就開始切入車載鏡頭的市場!而打入車廠認證難度相當高,認證期3~5年不等、因為認證期長,所以汽車產業通常不會隨便更換供應商!這是已取得認證的光學廠的優勢所在~也許5年前大部分人會覺得半自動、全自動駕駛系統及主動防撞、跟車系統、360度環景系統~這些裝置通常是高階車種才有配備,但這是5年前了,隨著智能車的快速普及化,這些裝置很快便會在一般國產車上出現!而這些裝置都需大量使用玻璃鏡頭!光一輛車配置的鏡頭就有10~20顆,依配備不同也許更多!你覺得一支手機最多有幾顆塑膠鏡頭呢?手機塑膠鏡頭在解析度、感光度最後還是會遇到瓶頸,最終還是需使用非球面玻璃鏡頭!AI、智能車、物聯網、機器人、無人商店、智慧安控~這些產業已近在咫尺小弟我也是今年7月才購入亞光、今國光、佳凌、華晶科~看上的就是它們早已深耕這個產業~續抱中~因為就算有波動對我來說也沒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