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要買房子你的收入在台灣很好用了
不要去想東想西尤其是投資類的千千萬萬不要碰
想買車就去買(前提是你要有實際用途
如上班通勤一個禮拜開至少五天,住市區有捷運公車就不需要了)
然後找一個專業又有經驗的業務買個基本的保險
不買保險就好好另外存一筆看重病要用的錢建議至少50萬
其他就順其自然吃好用好玩好~不要奢侈你未來就很好過了
因為少了房子這條輕鬆超多的~台灣人普遍喜歡用房子來證明並安慰自己很成功
但實際上...壓力超大~東算西算~然後說自己年薪百萬都不敢怎樣怎樣~很可悲的人生
只要你認真工作,不要奢侈也不用特別節儉~好好守住一定存款~這輩子安穩過也不錯了
人生五十年,與天地長久相較,如夢又似幻;一度得生者,豈有不滅者乎?
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句話和你分享,源自日本詩歌平敦盛,有興趣可以去谷歌一下
看完各位的留言後,我想說說我的想法
一.以我買車的理由有三個
1.家中用車需求,舊車快報銷報還折5萬。
2.頭期款外全額親戚代墊。(另談分期)
3.追求好條件的另一伴能提升一點競爭力。
(期望能是雙薪勤儉的家庭為目標做卡位)
二.投資的部分
對於股票不熟悉,還在探究,但投資一定有風險,須審慎評估。
目前錢54萬存定存
20萬放外幣帳戶摸索中
目前對於自己的投資應該是在這間公司上班
因為自己在的廠是新廠,投進的機台也是最新型的
加上設備剛落地,廠商一直都會來我就一直學
我想過保固後我就有身價了吧
三.未來的門檻
評估下來我預估一年92萬支撐家庭
這樣評估我需52K加上妻子28K才能滿足條件
也就是說 我未來至少須滿足每個月12K的差額
感謝板上的各位指教
貓僧 wrote:
感謝各位板友寶貴的...(恕刪)
結不結婚買不買車什麼都是其次,
先問自己你要做自己決定自己薪水的人、
還是要別人決定你的薪水的人。
要知道做老闆就是先拿到薪水才繳稅、
作"幫老闆忙的人"是先繳完稅剩下的
才是分給你的薪水。
先選完這條路,
也別太擔心走錯了,
確保健康、活著,以後都能改。
基本上就先問自己
現在選哪條路你的抱怨比較少?
選老闆,
那種不安的感覺、
所有責任都要自己扛的不安感
假設分數是x,
選擇"幫助老闆忙的人",
那種遺憾感、
沒有闖過一遭得可惜的感覺
分數可能是y,
那你就比較一下,
x>y就幫助老闆去、
x<y就老闆,
阿如果都不知道,
就先維持現在這樣,
東看看西看看多想想、
有工作就都做一做、
自然知道自己是誰。
然後如果要當老闆或是當幫助老闆的人,
那又是其他的了,
像你現在是當助人為快樂之本的人,
星巴克是喜歡說"夥伴"啦,
那就有對工作的喜好排第一、
同事間的相處排第二、
對薪水不能太要求排第三
這些東西要討論...等
最後還是給你一句國小教的:
天助自助者,
世界上最靠得住的人是自己,
幫幫自己、靠得住的人才會靠過來幫你,
就是這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