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去查一下
陽春麵的歷史價格
雞排的歷史價格
蚵仔煎的歷史價格
吐司的歷史價格
泡麵的歷史價格
家庭平均支出的歷史價格
所有的數據都會告訴你
台灣物價每年都在上升中
國小時一塊雞排才25元
現在一塊雞排要55元
國小時科學麵1包才4元
現在一包科學麵要10元
價格變貴但體積還縮水了
國小時買吐司一條台幣35元
現在吐司一條要台幣60元
而且體積還縮水了
國小時我爸帶我去吃牛肉麵一碗65元
同一家牛肉麵店 現在牛肉麵一碗要115元了
我媽常說以前去菜市場買菜買肉
一千元還能剩下2~3百元
說那時候菜市場一把菜才5元而且買兩把菜就會送蔥
現在買菜買肉常常一千元不夠買
一把菜要10元以上而且蔥還要另外購賣
現在買菜是不可能送蔥了
以前買魚
200元買到的魚肉可以讓全家人吃兩餐都還有剩下
現在買魚
200元只能買到小魚
吃一餐就沒了
super01tw wrote:
在錯誤認知的前提引申下 結論的正確性就不用看了
什麼時候產生 歐美日先進國家物價高的幻覺了?
是啊,錯誤認知才會引伸出錯誤結論。
什麼樣的想法才會產生歐美日物價指數不高的幻覺呢?
任何物價都不是單方面評感覺來看,要用一籃子物件的物價指數來恆量。
台灣別說北歐或瑞士,光是跟韓國日本新加坡香港比,台灣物價被不知道被甩到那裡去。現在連大陸主要城市都要超過台灣了,當然薪水也是爆漲,台灣物價算高?建議有空可以多出去走走。
光是舉韓國例子好了,韓國大學畢業生起薪是台灣的2~3倍,但是他們的物價指數也是台灣2~3倍。韓國之前薪資在飆高時,物價指數年增率也同時放到4~5%。
毫無疑問,未來如果人民所得如果調整到跟亞洲主要各國差不多水準時,物價也一定是大漲。只是人民能接受嗎?
t100390101 wrote:
我一直強調不要看單一品項,一台車日本賣50萬,台灣買55萬,就說台灣物價比日本高,但這台車台灣一年賣1萬台也不過價差5億 ; 石油日本一公升折合台幣35元,台灣25元,但一年賣254億公升,價差2540億,不論是用車還是油都是有偏差的。
燃料費部分,日本是隨油徵收的,所以油價才高,台灣如果也隨油徵收,油價不會差到哪裡去的。
老實說看車價不準確的,車價部分台灣有貨物稅25%,進口車還要有關稅17.5%,即使同樣成本在台灣車價一定比別國高,如果看食材就知道了,日本的超市非常容易買到品質比台灣好,價格比台灣產品低廉的食材。歐美日等國貴的是工資,更何況很多歐美日平價的東西在台灣搞得比他們國家還貴,像是吉野家、星巴克這類跨國品牌,星巴克現在一杯比日本還貴,完全沒有道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