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辦現增,很多半桶水的鍵盤"長期投資"人就會開始慌,這個時候就是考驗個人信念跟資料收集功力的時候了,之前漲很爽的時候,大家都說"我要長期持有","我要利用複利的威力賺錢",現在增個資,就嚇的全部賣掉,說"我先落袋為安,頂多賠掉手續費"持有部位少的小咖,全賣掉的手續費也沒有多少,持有數十到百張以上的投資人,看的就不是這麼簡單了,電視節目說外資有36萬張要賣掉套利,你真信36這數字??這次現增70萬張,原股東只能認其中的75%,照外資的持股算起來,能認購不超過29萬張,要賣舊買新,最多就賣29萬張,外資這一波已經賣了16多萬張,賣到現在18.1,再賣下去能賣到多低??如果我是部位大的投資人,帳面成本是17以下的,有必要為了這個小波動,把大部位砍掉重建??再來,認購基準日是要除權息基準日以前,還是會排到除權息基準日以後??(認購股份來不來的及參與除權息??)上述的這些考量都還要再考慮到這公司大手筆投資計劃的方向,有沒有前景,身為投資人的你認不認同??外資大賣的時候,去接手的這些人,是散戶,是投信,是基金??? 動機是什麼??太多太多可以去找資料來推敲了,要賣掉很簡單,按幾個按鈕就結束,賺多賺少而已,要繼續持有等認購或是加碼持股提高認購額度,等待柳暗花明又一村,就看個人功力了~~~
Phelan_PVC wrote:這個時候就是考驗個人信念跟資料收集功力的時候了,...(恕刪) 哪來啥信念?重點只在成本!今天你持有成本低,當然是爽爽的不擔心,問題是有人剛買就被倒貨!買在低點當然爽,被倒貨自然不爽,這不是很正常的嗎?不管我只有一張還是五百張,只要被倒貨我都會很不爽!這是人性。
陳小罐 wrote:除權前破17慢慢買進 除權後15慢慢買進...(恕刪) 倘若除權前來到16.5~17之間,扣除配發的80股+530元…在不計較所得稅狀態下似乎跟除權後買15元差不多…去年賺1.43元,今年增資太多,今年想賺1.4元恐怕很拼…
那天我也低接不少張,事後才看到新聞原來是要增資,我比較樂觀啦!等到他跌到不能在跌的時候,在買幾張來平均成本,請大家想想看,這樣棒的玉山金竟然可以這麼便宜就買到,而且他跌越低,殖利率就越高哦!現在我打死不要賣,因為你不知道他要跌到哪裡去,而且美國利率要漲了,對銀行股是大利多,最好的方法是要準備多一點錢,跌破17,我就全壓了。
鼴鼠 wrote:小弟我也是.....鬱悶到晚上都睡不著..... 鬱悶歸鬱悶,還不至於失眠啦 只是覺得股票在市場上有人願意用18.5元以上的價格去買,董事會竟然開出個15元的現增價,感覺像在賤賣公司一樣,令人鬱悶。a9940597 wrote:最好的方法是要準備多一點錢,跌破17,我就全壓了。 我不會賣手中的股票,也想要在低價加碼。不過,跌破17就全壓?你真的對它的股價很樂觀。 現增後得到的現金如果沒好好利用,EPS就會被稀釋,殖利率也會往下掉。
除權前17塊買100張 可分到8張 5萬3000元參加現金增資可買6張 9萬元 在從自己口袋拿3萬7000元總共有114張 花了173萬7000元 以不算稅金為主除權後買15元 173萬7000元 可買115.8張除權前破17或除權後買15附近 都很划算
目前空手的人情況一:以往現增模式,增資股不參與除權息方式評估(股票配0.8元,現金0.53元)假設17.8買進4張,17.6買進4張,共買進8張,花費71200+70400=141600元。八張現增每仟股認59.894股,每股15元,可認購479股,認購金額花費7185元。總金額花費148785元,8張除權配640股,合計股票累計:9119股,現金股利:4240元(141600+7185-4240)/9119=15.85元每股成本降低至15.85元情況二:現增參與除息不參與除權(股票配0.8元,現金0.53元)假設17.8買進4張,17.6買進4張,共買進8張,花費71200+70400=141600元。八張現增每仟股認59.894股,每股15元,可認購479股,認購金額花費7185元。總金額花費148785元,除權:8張除權配640股,合計股票累計:9119股除息:現金股利因參於除息增加至:4493元(141600+7185-4493)/9119=15.82元每股成本降低至15.82元情況三:假設不參與除權息與現金增資,以上述平均股價17.7除權息(股票配0.8元,現金0.53元),除權後開盤價為15.89元!!若開盤後小跌一下,很有機會買在15.8以下!!以上不同情況供各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