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ie220 wrote:
書上說除權息就是在降低成本
偶爾幾次投機無妨
但既然要存股還是不要太貪心
人就是嚐到甜頭後
野心大了
災難也來了..
我老公根本我的警惕對象!..(恕刪)
股票主要就是買和賣的價差來賺錢,穩的股票可以收股息
股息哪裡來?主要就是靠公司的營運面,公司今年能賺N元,股價早就提早反應而漲
除權息就是把公司獲利(也可說是部分漲的股價)發還給股東,讓漲價的部分實賺到手
有的股票未來看好,買的人看未來(或炒作)就能超漲
存股也是要看時機,大家想進場的時候往往是漲到高處的時候
相對就必須以較高成本價來接手,一但前面和現在的投資人大量退場而賣股
沒退的人就必須承受可能價格下跌的損失,有時景氣循環是好幾年的
在回到股票賺錢,就是買低賣高、空高買低(放空股票),賺價差
自己要儘量抓得住股價,或降低成本存股,時機很重要...
至於在相對低點買進,無非是在降低公司可能因為某一年因為股票市場波動,股價因此而下跌的風險。但其實只要願意拿個EXCEL表來算過,假使公司的營運配息是穩定的,那其實每年因為複利效應,每一股的投資成本就會不斷的下降。幾年下來,即便不用買在最低點,也足以承擔市場大變動的風險。
真的要考慮的是所得稅的問題,存股後的後遺症,是隨的股利股息的上升,資本利得被課稅的金額就會不斷的提高。如果併以所得課稅,那大約所得稅率大於等於20%的股友們,就要考慮是否要參加除權息。
我的意思不是賺差價就跑。而是在除權息前賣出,再扣掉交易稅手續費後,連同獲利的金額在除權息後買進,這樣就等同讓獲利率持續地進行複利滾動的效果。
存股心法只有幾點:
1.找到一間穩健正派經營的公司
2.把每年的獲利不斷的再加碼該公司的股票。
3.等時間慢慢發酵,獲利不斷的成長。
就像是鴻海一樣,郭董應該不會因為公司今年有賺錢,每一股價值上升,就把股票賣給股東,獲利了結吧!
他會做的,就是持續找會賺錢的標的,買進持有,讓投資的錢滾錢,產生更大的複利效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