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請問股市操盤者是誰?

cm_hsu wrote:
1.那個人(不是佛地魔喔...是瓢大哥)從來不回覆任何文章的(恕刪)


果然料到了.....樓主你只能到他發表的主題中發言, 而且要說他好話, 他才會回答你啦!!

股市又何嘗不是如此, 每次的漲跌變盤, 就看你有沒有料到
每一次的變盤都是一群贏家(這一次的贏家)共同操作出來的.....
逆勢而為, 再多的錢也救不了你!! (就像這幾天狂買IC設計的投信)
西司大帝 wrote:
不是我厲害啦,是背後...(恕刪)

最近說太多話了.....會太引人矚目
而且我覺得大家不要聯想太多.....
我真的只是一個股市流浪漢而已.....只是提出一些見解大家互相學習
在投資市場....還是低調比較好

股市之中還是有一些不變的道理
相關的討論文章都還是會留著
而且之前有大大提供了幾個不錯的部落格
我想這些都是大家對股市或投資市場能有更深入了解的地方

所以我大概會沉潛一陣子吧
專心找工作.....大家加油囉
樓主定義的操盤手是指作手的意思嗎?(我姑且暫定樓主指的是作手)
不過看了大家的回覆,好像很多人都認為作手是不存在的,只是投資者,股票節目虛構出來的人物...
但是,咳...作手是真的存在的,不過你也可以說他是公司派,或是超級大戶...
的確,像台積電,友達等大股本的公司,除非是公司派的作手(如財務長,或是外卡...),不然很難以一己之力去拉動它
至於那些股本較小的股票呢?
一檔10億股本以下的個股,你資金有2億就很好拉了(60%橫盤吃貨,30%拉抬,10%洗刷刷放消息出貨)
連股友社有時也當起作手的角色
拉抬不難,放消息不難,難在消息的可靠度,若是公司派作手,消息來源便沒有問題

如果有興趣的話
大家可以去看看xx證卷裡面VIP室坐的是誰,有沒有超級Key單員,超級業務,大家口中的"專業操盤手",以及他們有幾台電腦^^

作手當然存在,這不用說明吧
這年頭沒幾個人會去VIP給人知道自己是VIP啦
以前沒電腦時,還有大戶在家裡弄整面電視牆
現在有網路電腦了,去VIP室幹麻?
看了一下,說的應該是"市場控盤者"吧??


在股票或金融市場中進行投資操作,有個必然會出現的現象就跟賭博的行為一樣,
就是參與者如果能夠當「莊家」來掌控發牌的機會,就可以具有比較大贏面的勝算。
在股市當中如果有足夠的資金,而又玩得夠久,自然有想要當莊家的念頭。
但是想當莊家也必須要具備有足夠的技術與敏銳度;
因此具備足夠的資金實力而試圖運用各種技巧來影響價格波動的人,
稱之為「市場主力」,在中國大陸則直接成為「莊家」。

光是具有龐大的資金,但是不具備操控盤面能力的人,
只是市場中眾多單純的大戶或中實戶之一,甚至可能跟散戶一樣,
都只是屬於市場的跟隨者;真正的市場主力則是「價格的創造者、引導者」。

以同樣式投入一筆資金來說,市場主力可以拉動、影響價格波動的檔數,
可能會數倍於其他的大戶或法人機構。相同的,市場主力賣出一筆大單,
以其操控的能力也有可能讓價格幾乎紋風不動。

這種「短兵戰鬥技巧」的原則,在於利用價格跳動上的強勢與弱勢,
來吸引、誘導他人願意追買高價,或者寧願低價賣出。
這種情形就好像是驅使一大堆人在玩「大風吹」的卡位遊戲。
在漲勢當中,市場主力一個強勢的買進「敲單」動作,可以讓股價快速向上跳動;
這就像是下達一個指令,先誘使一小部分多頭怕趕不及而搶進去買,
同時也進一步推升了股價。此時價格的再度上揚,
又會逼使其他更多的多頭來追逐、向上卡位。

主力就是以如此的基本戰鬥技巧,來推動價格的上漲或下跌。
如果能夠讓價格的波動幅度越大,越足以產生獲利的空間。

在適度的上漲空間出現了之後,市場主力便可伺機進行獲利了結的動作。
要往下作價時,以一筆大單敲出,不明就理的人就會跟隨而賣出,
總有先來後到,屆時便會出現一筆、一筆跟著往下卡位、追殺的情況,
如此一來市場主力就可以將價格壓低,進而在低檔回補在高價時所賣出的籌碼。
市場主力可說是充分的掌握住「人性弱點」與「卡位心理」的藝術。

基本上,市場主力在操控短線盤面的價位時,每動用一筆金額進場買進,
必須要能夠在市場中刺激「更多倍數」金額的買盤來進場追逐,
才能讓自己有全身而退的機會。

類似這種短線作價,最積極的除了「市場主力」之外,就是公司派的「控盤者」。
當一家上市公司股票的流通數量足夠,波動幅度又夠大時,
公司派當局通常就會指派出專人,來負責這檔股票的價格波動,
包括每一天「開盤價、收盤價的作價」。

公司派「控盤者」在每一天交易時間中的工作,就是上下調節籌碼。
當價格相對比較偏高時,「控盤者」就會逢高賣出一些股票籌碼;
反之,當股價相對偏低時,就逢低的買回股票。
這種短線操作,當天所出現的價差有可能不大,但總體的金額卻是可觀。
對於主力來說,發動大漲之前的來回刷洗,
一方面可以讓市場經過充分的換手、洗清浮額,
同時也可藉著差價來降低其總體的持股成本。

當大環境允許的話,而且上檔套牢的浮動籌碼又不多時,
市場主力、控盤者就可能在開盤時,以向上跳空開高的強勢手段來開盤,
用以製造熱烈的氣氛,吸引更多願意在高檔追價的買盤。
反之,當市場的氣氛不佳,就向下跳空開低,刻意製造恐慌的心理,
誘導信心不足的浮額在低價來追殺。

這種控盤者,通常對於近日所成交的每一個價格與總成交的張數記憶得非常清清楚楚;
尤其是更清楚的掌握住這個價格他自己的買賣張數,知道套牢者是何種身分,
如此就非常容易的能夠控制價格上的波動。

世界上各國的中央銀行,就是在匯率市場中擔任類似公司派「控盤者」的角色;
在幣值相對偏高時大量供應貨幣,而相對偏低時買回。
所以幾乎在全世界的金融市場中,都會有這種「市場主力」出現,
差別的只是環境背景不同,影響價格波動的能力有所不同。

這種「控盤者」,或許是在短線上的交易一時遭到套牢。
但是其策略原則就是以時間換取空間,日後只要能夠出現一次比較大的波動,
就有可能將這段時間以來的損失一次的打消。
比如說各國中央銀行的匯率操作,乍看之下似乎是在短線的交易上一再的出現失利,
但是日後只要行情出現一個大的逆轉,就可以把前一時期所產生的虧損統統回收。
在某個角度上,中央銀行也頗類似開賭場的角色。

尤其是公司派或這些中央銀行掌握了各項的資源與訊息,
更是可以充分利用各種「利多、利空」政策或消息來操控市場;
即使沒有成形的政策、訊息,也可以刻意的透過管道來放消息。
此外,市場主力在時間上,也是站在相對的優勢。

只要日子一久,散戶的心理疑慮便會憑空的增加,
難以跟有錢、有股票、有時間的主力來互相抗衡。
雖然具備各項優勢的條件,但是從歷史經驗來看,市場主力也並非永遠都是贏家。
市場的主力有時也會因為大戰略方向的失誤,將畢生心血建立的江山拱手讓人。
最簡單、明顯的案例,就是早年房地產的飆漲造就了不少的富豪;
但是在時不我予之下,房地產價格的泡沫化,也是幾乎埋沒了所有的英雄豪傑。
可以說是:「成也房地產;敗也房地產」,
這種「十年風水輪流轉」的事實是相當的殘酷。

一個市場主力的崩落,也通常不會是其他投資者的勝利,
這只是個「江山代有人才出」的常態更替,換個人來領導風騷另外一段時間。
有些人勇於冒險,死不認錯,好騙難教!聽騙不聽勸.
Reco_F wrote:
看了一下,說的應該是...(恕刪)

嗯嗯~
大大解釋的非常清楚,兼顧淺顯易懂與專業

雖然不能給你加分
但是給你熱情的鼓勵~ 肛溫~(要減0.5度XD)
若是不嫌棄我這個朋友的,到msn聚首吧~ arda.arda@msa.hinet.net
Reco_F wrote:
看了一下,說的應該是...(恕刪)



大大的見解,好精細。
難得的一篇文章!

加分!

cm_hsu wrote:


果然料到了......(恕刪)


我想你是指我吧?
我不知道有什麼問題需要我回覆的?
若不是.....請見諒!
其實這類的文章永遠都有神密的色彩
信者恆信 不信者恆不信

老實講 真的唬爛居多 口水護盤大家都會

但不同的市場 "操盤"的力道就不同
你在外匯市場問這個問題
大家都會跟你說央行就是操盤手 而且沒有異議

但在股市 講真的 
短線配合題材 加點運氣 幾百點"或許"可以

長線 以現在的盤面交易人結構 真的很難 真的很難......



rusty44106 wrote:
但在股市 講真的 
短線配合題材 加點運氣 幾百點"或許"可以
長線 以現在的盤面交易人結構 真的很難 真的很難.........(恕刪)


+1

其實發文者講的是大盤, 不是個股或其他交易市場
台股大盤根本沒有任何操盤者.....
(簡單講大盤就是多空的能量不斷的在對峙, 而大部分的散戶是落後的跟隨者)
會認為有操盤者的人, 都是常常猜錯邊的人, 只好推給不存在的對象, 以支持自己繼續在市場搏鬥

講這麼多, 就是希望網友不要誤信這種言論.

而很多個股是有操盤者的, 請不要碰這種股票

通常市值超過100億, 同時日成交值超過3億的股票, 幾乎都有好幾股勢力在搏鬥, 這種的就很適合去分一杯羹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