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要放的住,跟有沒有耐性其實沒太大關係,
是不是好股,跟要不要放久也沒有絕對關連。
投資要長久,還是要盡量簡單一點才好,
投資目的簡單一點,
選股策略簡單一點,
進出策略簡單一點,
畢竟一個人精力有限。
我在股市打滾20幾年了,
前面10幾年就跟一般散戶一樣,浮浮沈沈,
看股市節目、看投資報紙雜誌、
找明牌、住套房、攤平、等解套,
後來算算,10幾年的股市進出,大概就是打平吧。
賺賠事小,虛度青春才是讓我很難接受,
一件事情做久了總是要熟練才對吧,
怎麼10幾年下來,感覺是一無所得呢?
後來有機會看到一本暢銷書,
富爸爸與窮爸爸,很多人都看過覺得沒什麼,
也許是當時在股市投資的困境,
這本書對我有很大的啟發,
讓我對資產、負債與投資建立更核心的認識,
後來又讀巴菲特的價值投資,
終於對股票投資這件是有點心得,
就是,喔原來是這樣,這種感覺。
這10年下來,我的體悟是,投資的本質就是"估價"。
估價估的不是現在,而是估"未來"的價格。
你估的出價的標的就可以投資,估不出價的就留給別人賺,
這是我前面提到的,選股策略簡單一點,
像我手上沒有金融股,因為對我來說,金融產業很複雜,
我沒辦法估出讓我自己信服的價格,所以就算了,
巴菲特說他不碰科技股,也是類似的道理。
台光電為什麼我能從28塊放到現在?
最簡單的理由就是,目前的價格還在我的估價範圍內,
估價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財報、隨著公司營運要做調整,
這樣我的進出策略是不是很簡單?
管他什麼KD、什麼融資卷、什麼外資法人買超賣超,
都跟我無關,每個月、每一季再來調整就好。
以前有本暢銷經營管理書,
"從A到A+"
10年後這個作者又出了一本,
"為什麼A+巨人也會倒下"
企業的經營一直在變,
外在環境也一直在變,
沒什麼長久的好公司的,
有時候放掉也沒什麼,留點給別人賺就是了。
像我中華電80幾塊就出清了,
現在漲到120了,不過我一點也不留戀,
像我前面提到的,進出策略要簡單一點,
對我來說中華電over-rated了,該出就是要出,
換到其它under-rated的標的,
結果會怎樣,沒人知道,
但是守住原則才是提高長期勝率的方式。
ejan1969 wrote:
這10年下來,我的體悟是,投資的本質就是"估價"。
估價估的不是現在,而是估"未來"的價格。
你估的出價的標的就可以投資,估不出價的就留給別人賺,
這是我前面提到的,選股策略簡單一點,
像我手上沒有金融股,因為對我來說,金融產業很複雜,
我沒辦法估出讓我自己信服的價格,所以就算了,..(恕刪)
>>>
ejan1969 大 , 常常拜讀 你的文章學習 , 並深感讚同
我想請教金融股 , 如果預估某一金控股明年可以配發1元股息
請問大約多少股價是可以投資(買入7.89)? 合理賣出的價格要抓多少?
又傳統產業如1319 東陽 , 我原預估他今年可以賺5元 , 明年配息3元
所以我在今年3月股價來到我預估的50元 , 陸續予以出售
但出售後股價除權1.4元後 , 差點來到60元
等於沒有賺到這段
50元的估價 , 是那兒出了問題?
先感謝賜覆
escudolin wrote:首先你要先體認幾點:
我想請教金融股 , 如果預估某一金控股明年可以配發1元股息
請問大約多少股價是可以投資(買入7.89)? 合理賣出的價格要抓多少?
又傳統產業如1319 東陽 , 我原預估他今年可以賺5元 , 明年配息3元
所以我在今年3月股價來到我預估的50元 , 陸續予以出售
但出售後股價除權1.4元後 , 差點來到60元
等於沒有賺到這段
50元的估價 , 是那兒出了問題?
1. 公司未來的營運是無法預測的
2. 市場價格是買賣拉鋸後的結果,跟營運本身不見得有正相關
公司今年可以賺多少不是重點,
因為今年已經過一半了,
你在去年12月評估,跟現在8月去估,
意義是完全不同的,
重點是明年的營運會如何?
今天早上剛好在投資版看到一個問8086宏捷科的,
你看一下他去年的營收多麼的亮麗,
結果誰知道今年急轉直下,
這要如何評估得出來?
我想連老闆自己都沒辦法。
所以我們投資人看待營收不能只看數字,
還要看看營收的組成來源跟毛利率的變化,
營收來源太集中在單一產品或單一客戶,
這樣容易大起大落,這個也該列入估價參考,
在追價的時候要有心裡準備,
一旦營收出現雜音就該先跑再說,
看錯沒關係,有時候會錯過飆股,
但是安全下莊是更重要的,
畢竟營運直直上的飆股真的是百中無一,
賺得到是命,賺不到是正常,
分析營運、找到低本益比的公司,
買入、持有、等待過程賺股利、合理本益比賣出,
這樣賺的是專業財,是正財,才是長久之道。
合理的賣出價格是變動的,
因為營運是變動的,
譬如你預估明年可配發1元,
結果到時只配0.7元,
或是配更多1.2元,
那你的合理價位是否也要跟著調整?
你原估他今年可以賺5元,
到年底你再來看是否如你所預測,
假如賺了6元,或是只賺4元,
這才是你需要去檢討的,
至於市場價格,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估價是掌握在自己手上,但價格不是,
投資就先專注在自己可以掌握的部分即可,
行有餘力再去研究市場。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