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全世界人口老化導致社會福利負擔過重是各國生產成長低迷、企業獲利疲軟的主要原因

基本上政治因素還是比較大的。

強勢國家國債到處發,交叉借貸已經達到難以想像的境界,隨著這幾年全球貨幣串接在一起的狀況看。

只要有一個主要大樑倒下去就整個崩了,除非由某個恐怖組織誘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明明就是 自由化 的關係

鹽水(台灣)+ 淡水(中國/越南 等) 會變鹹,還是變淡
原本 關稅 + 進口限制,可以避免廠商出走
自由化 後
降低關稅 或 免關稅 => 政府稅收沒了 + 工廠外移到低薪資國家,產品再回銷台灣不用關稅; 得利的是企業主
取消進口限制 => 台灣弱勢產業沒保護了; 能跨國的大企業,也不留在台灣了(跑到成本更低的國家); 得利的是企業主

以 WTO 為例
農業 是損失方,工業 是得利方
問題是 2016年還有多少 大企業的工廠 還留在台灣的?? 政府能收到多少稅??
反倒農業要付出一堆 補助/補償金
** 那些出走的企業,還可以因為 成本降低 + 降低關稅(免關稅) + 取消進口限制,產品回銷台灣時,反而賺更多

從這些年來看
自由化 反倒是大企業出走的主因 ( 降低關稅/免關稅+取消進口限制 當然是去生產成本更低的國家)
尤其是 若扣掉灌水的 台灣接單,國外生產 的收益
越自由化 => 經濟越慘
得利的 只是金字塔上層的企業主,中下層的勞工反而受苦
soso895315789 wrote:
明明就是 自由化 的關係

鹽水(台灣)+ 淡水(中國/越南 等) 會變鹹,還是變淡
原本 關稅 + 進口限制,可以避免廠商出走
自由化 後
降低關稅 或 免關稅 => 政府稅收沒了 + 工廠外移到低薪資國家,產品再回銷台灣不用關稅; 得利的是企業主
取消進口限制 => 台灣弱勢產業沒保護了; 能跨國的大企業,也不留在台灣了(跑到成本更低的國家); 得利的是企業主

以 WTO 為例
農業 是損失方,工業 是得利方
問題是 2016年還有多少 大企業的工廠 還留在台灣的?? 政府能收到多少稅??
反倒農業要付出一堆 補助/補償金
** 那些出走的企業,還可以因為 成本降低 + 降低關稅(免關稅) + 取消進口限制,產品回銷台灣時,反而賺更多

從這些年來看
自由化 反倒是大企業出走的主因 ( 降低關稅/免關稅+取消進口限制 當然是去生產成本更低的國家)
尤其是 若扣掉灌水的 台灣接單,國外生產 的收益
越自由化 => 經濟越慘
得利的 只是金字塔上層的企業主,中下層的勞工反而受苦

台灣一直是貿易出超,
假設沒有自由化,各國都搞貿易保護
台灣出口的產品,要付給他國高關稅或被他國禁止進口
請問這種情況下,廠商要不要外移呢?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