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 2/24中午的引述報導,國外原文應該是2/23之前就出了。如果文中所述為真,那麼sharp的淨值基本上接近零,鴻海出多少錢都是多的。這些資訊是財報上就可以得到的。我不相信鴻海的財務沒有讀到這些資料。美國財經媒體網站Barron’s報導,若從財務投資的角度來看,鴻海(2317)出價6500~7000億日圓的高價要入主夏普,一點都不合理,因為照夏普的今天股價來看,市值已達3000億日圓,但公司的淨值應該是零。華爾街券商Jefferies科技業分析師Atul Goyal指出,夏普股價今天在日股盤中最高超越177日圓,累計今年以來至昨天已經飆升43%。若以177日圓計算,夏普的總價值已達1.32兆日圓,包括以普通股價格計算的市值為3000億日圓,外加2250億日圓的優先股,以及8000億日圓的債務。反觀同樣在日股上市的中小面板製造商日本顯示器公司(JDI),財務狀況遠遠應於夏普,不但公司還在賺錢,現金流量也是正向,但今天市值還不到900億日圓。然而,夏普截至2015年底的淨值不過1600億日圓,而且其中已包含2250億日圓的優先股,這表示夏普的帳面價值應該是零。那麼,市場為何今天還會給夏普3000億日圓的市值?Atul Goyal認為,由此來看,夏普接受產業革新機構(INCJ)的投資方案才是對的,因為INCJ希望整併日本家電產業,有助推升所有日本消費電子廠商的股票市值。他在研究報告中寫到:「已經整併過的產業,通常比破碎分散的產業能創造更高的報酬率,所以我們相信,擁有價值的太陽能、印表機與家電事業,將與其他公司經營良好的事業合併,而且INCJ的投資方案將帶動產業整併。」(劉煥彥╱綜合外電報導)
分析師預估總是預估,實際價值不是分析師說了算(也有分析師預估浩鼎4位數股價哩,結果現在是保4字頭)例如現在群創友達,分析師都說被低估,那分析師自己現在不會ALL in?然後變成大富翁?如果SHARP這麼值錢,5年來的股價走勢不會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