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台灣50「買進-持有」VS「區間操作」大對決

n8362995 wrote:
2.「等跌到50以下加碼」......
要賺股息的話,早已持股滿水位了,哪有多餘的錢加碼?或者說:這些尚未投入、準備加碼的錢在50元以上是賺不到股息的。(恕刪)


其實有很多人的操作策略就是等0050跌到50以下再買進

我相信總有一天會來,為了不要到時持股滿檔的壓力太大

我會留一半現金等到時加碼,你要做比較的話可以忽略

63-50=13

差了13元只要0050每7年來一次50元以下,則這個策略就比買進-持有要好
0050我的研究方式是把它拉到十年區間來看, 然後用很簡單的週或月KD判斷買賣. 而不是管所謂的股價. 這種方式比較像區間操作, 而我個人覺得跟大盤連動的股票比較適合用技術指標機械化操作. 我模擬過我的方法, 過去十年歷經各種起伏, 只有在金融海嘯小賠出脫(指標滿足點到, 砍單), 其餘均是正值. 年化報酬可達5%.這還是沒算股利的, 因為太複雜了我懶得算.我的看法是, 如果台灣是個像大陸一樣正在往上發展的經濟體, 那存0050的確是個好方法. 但台灣目前連持平都有困難, 存股風險就變得很高. 用技術指標去區間操作大盤指數有個最大的好處是, 大盤要倒的風險比較低, 被掏空或倒帳等人為因素就比個股小很多. 比個股更適合機械化操作.
jason_cas wrote:
... 用很簡單的週或月KD判斷買賣. 而不是管所謂的股價 ... (恕刪)

請參考
http://luckylong.pixnet.net/blog/post/61530019-%E4%B8%89%E5%88%86%E9%90%98%E6%8B%86%E8%A7%A3%E5%8F%B0%E7%81%A350(0050)%E6%8A%95%E8%B3%87%E7%A5%9E%E8%A9%B1%EF%BC%8C%E5%8F%83%E8%80%83kd%E6%8C%87%E6%A8%99

確實會好一點,將近 5%
但是
也會壞一點 (端看一開始執行的時間點)
也就是風險與報酬會放大






好了! 現在有
甲:一次買足 buy and hold
乙:2.0區間買賣法 (泛水云操作法)
丙:區間買賣 + 低標區間加速買進法 + 高標區間加速賣出 + 平均區間不動作 (區間M型化操作法)
丁:每月定期定額 buy and hold
戊:區間買賣 + 期貨避險法
己:KD買賣法

兩個價格面兩個傻瓜操作法兩個技術面
未來誰勝出呢?

誰有空能先做個回測比較?


在回測發現
若是2008年開始執行的,績效會輸給定存
若是前兩三年執行的傻瓜績效會比巴菲特的年化績效還好!



丁:每月定期定股 buy and hold 的回測有了
http://hclovenote.blogspot.tw/2014/09/500050etf92-20140910.html 9.2%
目前丁組為最高報酬法
其他的方法 等用功的人補喽
這些都是紙上談兵? 還是有實際操作?
很期待每期開獎結果~~
之前看了一本書...
有再介紹怎麼買台灣50


我基本都是看大盤的KD為主

今年操作下來都還未虧錢過!


來來來


buy and hold


PBR 區間買賣


又有新的方法了
看來 PBR 區間買賣勝出




技術面的:找到老狗 http://0050-option.blogspot.tw/2013/11/0050-covered-call-20131128.html
有記錄的是RUN了一年,大約是4%
我想這是避險的兩面刃





小結
傻瓜型的(只進不出):定期定股為目前所有回測中最高報酬的方法,年化獲利 9.2% (勝)
價格面的(進進出出):PBR 區間買賣勝出,年化獲利 6.12%
技術面的:4%? 範本資料少,你知道有更完整的嗎?

不果可以確認的是,不管哪一種方法,都還未虧錢過
穩賺不賠耶 (五年以上計,短期還是會虧的!)






不管黑貓白貓
結論:可信任的 XIRR 年化獲利落點 近似5% (含配息)
很現實的:定存股操作也就是戰勝銀行定存,但與通膨相當;定存股真正會賺的獲利因子是價差 (例如:麥克風)
等了半年多,0050終於來到了66元的價位,可以開始執行區間操作了,以66元的價位賣出4張0050。

不過,台灣50「區間操作」組的獲利要勝過台灣50「買進-持有」組的話,0050的價位可是要再跌至63以下才行。

話說回來,我已經把投資部位從0050轉至期貨,不想讓元大賺管理費。

stock591 wrote:
請參考http:/...(恕刪)


一樣佛心來的 感恩
n8362995 wrote:
台灣50「買進-持有...(恕刪)

比這個毫無意義,一樣的路不同的人來走絕對有不同的結果,或許有人走太快發生意外永遠到不了目的地,這跟投資一樣,一樣的股票兩檔我研究之後分享給朋友,可是我賺錢朋友卻虧錢,為何?純粹是個性跟努力程度使然,這還是發生在最近兩三個月的事,所以比這個根本一點意義都沒有,重點是自己投資到底有沒有獲利
johnsonu0075 wrote:
n8362995 wrote:
台灣50「買進-持有...(恕刪)

比這個毫無意義,一樣的路不同的人來走絕對有不同的結果,或許有人走太快發生意外永遠到不了目的地,這跟投資一樣,一樣的股票兩檔我研究之後分享給朋友,可是我賺錢朋友卻虧錢,為何?純粹是個性跟努力程度使然,這還是發生在最近兩三個月的事,所以比這個根本一點意義都沒有,重點是自己投資到底有沒有獲利

其實我有在想
因為有聽說過
有一種叫做是〔條件式信託〕?

又,因金融應進入了,機器人(電腦)的時代
也就是說 ...

如果把( 比較的結果 ) ,弄成 AI 自動化,是不是可以避免
我一直在說的「紀律」問題 ... ?

不是「紀律」有問題
是人的惰性不守紀律
是惰性有問題 ... 本樓這三行字一定是打字來罵我自己的

附註︰
只是說,如果全部丟給 AI 電腦
那麼,人,在〔投資與理財〕這件事,要學得是什麼 ... ?
該不會是說,要學的是如何寫程式
或者說,要學的是程式的內容物 ( 比較的結果 ) 到底是怎麼來的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