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理專不告訴你的祕密二十四 墜落台灣 之二

W大一直很認真的PO文,
同意的人拍拍手,
不同意的人要反對也無不可,
但總要講點東西讓人看看您的見解,
空口白話的......
感謝樓主的分享好文,版主加油
wishwind999 wrote:
理專不告訴你的祕密...(恕刪)

raimin_2 wrote:
W大一直很認真的PO...(恕刪)


就如同我前面說的,有些不認同的人是覺得怪怪的,或跟自己得到的經驗不同,沒一定的相關知識能力是找不出錯誤的
以樓主這一篇來說,有些地方是不太正確的
且GDP的上升不一定會讓民眾普遍趕到生活比較好,台灣某年的GDP曾經增長快到兩位數,那一年大家(起碼是大部分的人)有覺得生活比較好,而想確實知道為何會這樣是需要一些適合的相關知識,但這些都是一般人不容易瞭解的東西(即使在歐美國家,比較純經濟的書都賣超差的,而基礎經濟學的書籍才是適合建立相關基本知識的書,但這些真的讓一般人不是那樣容易看懂)
把GDP上升看成經濟變好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誤解,客觀的經濟觀察不是這樣的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樓主的發文我大概都看...(恕刪)


像e大這樣肯提出言之有物的不同看法就很棒啊,
一件事物本就有正反兩面,有不同的看法是很正常的,
能把自己的質疑提出來讓其他人也能參考並增長見識就很好啊,
把不同的看法透過理性的討論與對談交流才能互相刺激求進步,
這才是"討論區"的本意吧,
不然要是大家每次有不同看法都不提出來,卻只是不禮貌的寫幾句話來兔嘲的話,
那何必叫討論區呢?乾脆叫"兔嘲區"不是更符合實際狀況?
說實在的,網路上願意花時間寫一堆東西來分享心得的人已經很少了,
相對於討論區內某些人寫一些沒營養的東西,這種圖文並茂的文章已經是稀有的少數了,
對於稀有動物大家不是更應該鼓勵嗎?
否則要是把這些肯努力付出時間分享觀念的人都罵走,那剩下的就是一些拐瓜劣棗,
這樣好嗎?
economic說的對,和別人合作,除了要利己利人外,更要利大於弊。
謝謝版大提供圖文資訊

別說金融商品
光是一些吃的穿的民生用品
售價就比國外高很多
不知到是稅金重 還是代理商想多賺
一步接著一步!
物價真的差很多

光是汽車、機車來說就差一大半了,

大陸那邊隨便一台,在台灣同款的車子,
他們只賣5千rmb而且是近乎高檔的機車,
這我有深入瞭解所以知道他們的價錢,只可惜台灣不能買他們的車子。

不然的話台灣氣機車行業就倒光光囉,
光那個價格我們就死很慘。
工作獲得工資收入是基礎,儲蓄是累積能量,投資才能致富。

安爾 wrote:
物價真的差很多光是...(恕刪)


但是一些民生用品卻是大陸高很多
例如屈臣氏裡面賣的那些商品

國際品牌的衣服鞋子,像NIKE,H&M
都是大陸貴

連麥當勞,星巴克這些都是大陸貴了


看物價不能只看特定商品
我也就只說了台幣貶到跟韓圜貶的一樣就好,
為什麼韓元敢拼命貶值,
人均收入都快要台灣兩倍了啦?
有人知道嗎?
日圓歐元都貶值超過台幣三倍了呢, 都是比台灣高級的地方呢,

台幣那麼強, 東西有變便宜了嗎?
被操控的媒體, 被操控的聲音..........
台幣那麼強, 民生消費品應該便宜的不便宜?
錢被賺去哪裡了??????????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