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未來沒有退休金的人,要如何想辦法投資自己與理財呢?

luzibin wrote:
新制一樣有三筆,一是公司給的(如年滿55歲且在該家工作超過15年、連續在該家工作25年以上,或年滿60歲,工作10年以上...),二是公司提撥到個人退休專戶的,依薪水公司提撥6%,但個人最多還可從自己薪水增加6%,這帳戶可一直跟到60歲,60歲以後就能申請月領。..(恕刪)


>>>

如果是屬於勞退新制 , 退休時公司不會再額外付退休金給勞工

如果屬於勞退舊制 , 公司不提撥6%退休準備金入個人帳戶

勞工退休時由公司勞退專戶領取 , 帳戶不足由公司補足

所以 , 一般勞工退休時 , 就只有二筆(沒有3筆)

一筆是公司提撥或給的 , 退休金

一筆是勞保退休金


我贊成政府 , 應盡速修改年金制度 , 將軍公教 , 勞工退休時

領取的年金給付 , 所得替代率能盡量接近


未來沒有退休金的人

就是要把身體養好 , 不要生病

要有多且專技之長 , 養成儲蓄習慣

要把子女教育好 , 或許可以防老

...........


escudolin wrote:
>>>如果是屬於勞...(恕刪)



健康最重要~~
依醫學統計~國人上天堂前約6~7年的老年生活無法自理~
安養院一個月至少要3萬~請私人更貴~
但~如果生活能自理~就可省下大筆金錢~

紫微0726 wrote:
社會安全統計專區-...(恕刪)


定期定額投資SP500 ETF / 0050,越早越好
增加除了本職之外收入(兼職)
不合理房價別買房
找位價值觀相同的另一半
靠兒靠女靠政府不如趁早靠自己
自己退休金自己救

最後加上:固定運動習慣

escudolin wrote:
>>>如果是屬於勞...(恕刪)


因為我已經將舊制結清,所以只能領新制,但我看勞動基準法(公司退休金支付)、勞工退休金條例(自提退休金)與勞工保險條例(年金給付),看來看去還是有三筆啊,還是我的看法是錯的?

A.勞基法第55條
勞工退休金之給與標準如下:
一、按其工作年資,每滿一年給與兩個基數。但超過十五年之工作年資,每滿一年給與一個基數,最高總數以四十五個基數為限。未滿半年者以半年計;滿半年者以一年計。
二、依第五十四條第一項第二款規定,強制退休之勞工,其心神喪失或身體殘廢係因執行職務所致者,依前款規定加給百分之二十。
前項第一款退休金基數之標準,係指核准退休時一個月平均工資。
第一項所定退休金,雇主應於勞工退休之日起三十日內給付,如無法一次發給時,得報經主管機關核定後,分期給付。本法施行前,事業單位原定退休標準優於本法者,從其規定。

B.勞工退休金條例 第三十六條 雇主每月負擔之年金保險費,不得低於勞工每月工資百分之六。

C.勞工保險條例 第五十八條之一 老年年金給付,依下列方式擇優發給:
一、 保險年資合計每滿一年,按其平均月投保薪資之百分之零點七七五計算,並加計新臺幣三千元。
二、 保險年資合計每滿一年,按其平均月投保薪資之百分之一點五五計算。

看來 B與C 是不會搞混的,但勞基法的45基數,我知道舊制規定,新制到底要不要受55條規範?

"NIKON D200"+"12-24 F4"+"24-70 F2.8"+ "50mm F1.8"+"70-300G VR" +SB800

luzibin wrote:
因為我已經將舊制結清,所以只能領新制,但我看勞動基準法(公司退休金支付)、勞工退休金條例(自提退休金)與勞工保險條例(年金給付),看來看去還是有三筆啊,還是我的看法是錯的..(恕刪)


>>>

公司部份

如果你只是轉換公司 ,前公司先結舊制年資給你 , 嗣後改為新制

這樣是一筆分二次領 , 你先領舊制結算部份

以後新制重新算+勞退 , 新制部份因為年資重算 , 此部份會領的比較少

但不影響勞退(投保薪資不變情況下)



如果是舊制+勞退都一次結清提領

就無法再保勞退了 , 只是保職災
luzibin wrote:
看來 B與C 是不會搞混的,但勞基法的45基數,我知道舊制規定,新制到底要不要受55條規範?


A是勞退舊制, B是勞退新制, C是勞保

現在因為仍有新制實施前的勞工選擇舊制, 所以55條保留。
二者只能二擇一, 選擇新制時, 舊制年資的退休金已轉換到新制個人退休帳戶中。
但勞工退休金條例開始實施後, 新受聘勞工, 則一律適用新制。
當你選擇新制時, 勞基法55條的退休金規定已經不適用。

勞工退休金條例
第十條 勞工適用本條例之退休金制度後,不得再變更選擇適用勞動基準法之退休金規定。

勞工退休金條例是勞基法的特別法, 所以法條有衝突時, 優先適用。
作者:彭子珊 2015-10-13 天下雜誌583期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1528
單靠年金過活,卻要養兒、養房、養病。日本愈來愈多中產階級,退休後向下流動,愈活愈窮,平均年收入短少20萬台幣,有人因此做好犯罪的打算。

72歲的芝宮忠美,坐在住了30年的老房子裡。一說起退休生活,他就滿肚子委屈。

在外商飯店工作了大半輩子,芝宮忠美的人生幾乎有一半在海外度過。在職涯的顛峰,他闖過倫敦、瑞典、阿布達比,年收入也曾高達700萬日圓(約193萬台幣)。

但退休後,生活卻急轉直下。77歲的妻子生病,芝宮忠美也在兩年前檢查出大腸癌。

每個月,光是太太的日間照護費用就將近3萬,還有伙食費6萬日圓。但兩人加起來,每個月年金收入只有7萬日圓(約1.9萬台幣),加上10萬日圓(約2.8萬台幣)的生病年金給付,收支勉強打平,「生活沒有喘息的餘地,」芝宮忠美對日本雜誌《Aera》說。

在日本,跟芝宮忠美一樣,靠著微薄年金勉強度日銀髮族愈來愈多。2014年,日本總務省調查發現,退休後靠著年金生活的銀髮夫妻,平均每個月收入短缺6萬日圓(約1.7萬台幣)。算起來,每對銀髮夫妻平均每年欠下將近74萬日圓(約20.4萬台幣)的債務。

「下流老人」焦慮求生

養房、養病還要養兒女,錢不夠花,又得扛起自己或配偶的醫療花費。沉重的負擔讓長壽人生,逐漸淪為破產貧困的一場噩夢。只是,日本社會福利網為什麼會失靈?究竟該怎麼照顧這群貧困的銀髮族?

去年開始,NHK製作系列專題報導,探究日本銀髮族瀕臨破產的原因。今年六月,日本暢銷書排行榜上的《下流老人》,再次剖析日本銀髮族的貧窮困境。出版兩個月內,就在日本熱賣超過十萬本,引發熱烈討論。

「下流老人」指的是收入不足、沒有儲蓄,生病了也沒有親友在身邊的長者。
這些曾在退休前享受中產階級生活的銀髮族,卻在老年向下流動,面臨貧苦無依的孤立生活。
----------------------------------------
台灣人也將步上後塵....!!

紫微0726 wrote:
每個月,光是太太的日間照護費用就將近3萬,還有伙食費6萬日圓。


這三萬日圓的日間照護費還蠻便宜的,不知是專屬的,還是和鄰近的病患共用看護?



「下流老人」新名詞,原來下流可以這麼用
這篇可能會在居家版再次讓多多或空空比較誰下流
文中
年輕人薪水不漲,兼職、約聘工作比例增加,加重撫養雙親的重擔,年邁的父母只能想辦法自力更生。
在繳不出房租、醫藥費的壓力下,藤田孝典每年平均接觸到二十位銀髮族坦言,已經做好犯罪坐牢的最壞打算。
《日經》舉例說,許多人退休後還在背負房貸負擔,減輕租屋、購屋的負擔是首要任務。避免退休後「下流」的風險。
怎不來個繳幾年的退休金,日後的月退就只能領幾年就好?每次看到高階政務官(不是事務官),因為政黨輪替,酬庸幹個幾年,就可以比照公務人員,領一輩子的月退俸,就覺得很不爽的人留。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